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今年大暑有啥不一般呢?老話「大暑有三怕」,分別指哪3怕?

2024-07-18國風

「盛暑當頭,大暑到。」這句話出自【紅樓夢】,形象地描繪了大暑節氣的特點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季的中期,也正是氣溫最高的時候。

大暑是夏季裏氣溫最高的時期,也是人們生活中要註意防暑降溫的重要時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者,暑氣之至也。」提醒人們要註意防暑避暑,尤其是老人、兒童和體質較弱者更要加倍註意保暑。

在古代文獻中,對於大暑這個節氣也有著豐富的記載。【歲時百問】中提到:「大暑者,露既下矣,土氣乃肅,故曰大暑。」這說明了大暑時節氣候逐漸轉涼,夏季進入尾聲。

另外,在【淮南子】中也有關於大暑的描述:「大暑,暑氣將畬,田堅乃斷。」這句話強調了大暑時節氣溫高,農作物要特別註意灌溉保證生長。

大暑有啥講究?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大暑也有著許多與之相關的習俗和民俗活動。比如一些地方會舉行比賽、爬山祭祖等慶祝活動,人們也會在大暑這一天吃香瓜、喝麥冬湯等清熱解暑的食物,以祈求健康平安。

根據氣象數據統計,大暑時節是全國多地氣溫持續攀升的時期,高溫天氣持續時間較長,高溫強度明顯,人們在生活中除了註意避暑外,還要註意補水、防曬等工作。

此外,民間還有「大暑不通風,渾家會生病」的說法,提醒人們要註意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因為悶熱而引發健康問題。

今年大暑有啥不一般呢?

今年的大暑是在7月22日,而中伏是在7月25日。所以今年大暑是在中伏之前。

大暑在中伏前,天氣通常會變得非常炎熱。白天的溫度可能會持續上升,達到高峰,使人感覺非常悶熱。太陽也會變得更加熾熱,需要特別註意防曬。此時,氣溫高、濕度大,人們容易出現中暑等相關健康問題,需要註意保持清涼並多喝水以保持身體健康。

其次農諺還有「大暑中伏前,必定是災年」的說法!通俗來說就是如果大暑的日子在中伏之前,那麽今年很可能出現幹旱等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減產。同時 在中國傳統農歷中的七月至八月期間的天氣炎熱幹燥,容易引發自然災害,如旱災、水災、火災等。因此,人們相信在這段時間內,災難會比較頻繁發生。

老話「大暑有三怕」,分別指哪3怕?

古人雲:「大暑至,萬物榮華。」大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標誌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已經到來。古人雲「大暑有三怕」,這不僅僅是農諺中的智慧結晶,更是千百年來人們對自然規律深刻觀察與總結的結晶。

一、怕出現打大雷

大暑時節,本是雷雨頻發的季節,適量的降雨對農作物生長至關重要。然而,老話中的「大暑怕打雷」並非指所有雷聲都令人擔憂,而是特指「光打雷不下雨」的現象。據老農諺語「大暑聞雷有秋旱」所述,如果大暑時節雷聲隆隆卻不見雨滴,往往預示著接下來的秋季可能會出現幹旱。

大暑時節的光打雷現象,往往伴隨著雲層中電荷的累積與釋放,但缺乏足夠的水汽凝結成雨滴。這種天氣狀況不僅無法緩解高溫幹旱,還可能加劇土壤水分的蒸發,對農作物生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農民們對大暑時節的雷聲格外敏感,生怕它成為秋旱的前兆。

二、怕出現大晴天

大暑本應是炎熱難耐、陽光熾烈的時節,但老話中的「怕大晴天」卻揭示了另一種隱憂。大暑若持續大晴天,不僅意味著高溫難耐,更預示著後續降雨的稀缺,可能導致嚴重的幹旱問題。

大暑時節的大晴天雖然帶來了充足的光照,有利於作物的光合作用,但持續的高溫幹旱卻會打破這一平衡。高溫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發和作物的蒸散作用,導致作物體內水分失衡,進而影響其正常生長和發育。因此,農民們在大暑時節既盼望陽光又懼怕幹旱的雙重矛盾心理,正是對自然規律深刻理解的體現。

三、大暑怕出現紅霞

紅霞作為天空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往往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大暑時節若出現紅霞,往往預示著台風等極端天氣的到來,對農作物生長和人們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大暑時節的紅霞現象,往往與大氣中水汽的積聚和能量的釋放有關。當水汽在雲層中凝結成冰晶並散射陽光時,就會形成紅霞。而這種現象往往伴隨著不穩定的大氣環境和能量的積累,為台風等極端天氣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農民們對大暑時節的紅霞格外警惕,生怕它成為台風等災害的前兆。

總結:

大暑雖然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之一,但也象征著夏季的過半,預示著秋天的臨近。在這個時節,我們要註意防暑降溫,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希望大家在夏日裏能夠健康快樂度過,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勤能補拙,天時地利人和。」願我們在大暑這個節氣裏,能夠充分利用好時間地利,與天和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