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初探-助馬堡杏花節感懷

2024-01-10國風

4月14日,有幸能與60多位群友結伴一起去參加助馬村的民俗文化暨杏花節,一路上免不了些許期待,暗忖著,且不說能不能看那漫山遍野的杏花,僅就助馬堡這個已有478年歷史古村,就已令人十分向往。

這裏曾是明王朝最北端的拱衛京城的邊關,也曾是左雲縣址所在地。城中古廟,寺院,官衙,邊關,城碟,遺跡依然存在。盡管歲月悠悠,但怎麽也淹沒不了它曾經的輝煌…

還未進村口,已聞鑼鼓喧天,村姑,村夫穿紅戴綠,用載歌載舞熱情歡迎著來自四方的客人,雖然她們的舞姿略顯稚拙,但臉龐上洋溢位的燦爛笑容卻透露出她們發自內心對我們歡迎…

漫步古村,一塊鐫刻著「助馬村」的巨石儼然成了遊客們留影的好地方,它不僅是古村新的標誌性建築,此時它更彰顯著有478年歷史特有的那份驕傲與自豪。

一亙長城橫在眼前,城墻,門洞,石子道,北方特有的土黃色讓人一下觸景生起,「大漠孤煙直,江河落日圓」。

古城墻歷經478年的歲月,風吹雨打早已摧毀了它身上的箭樓和城垛,但它殘存的身軀卻告訴我們它也曾經過的年輕模樣,你盡可展開思維的翅膀,眼前可能會浮現出它當年城墻上紅旗獵獵,戎邊將士執戈仗劍的畫面。

穿過東門城門門洞,我們仿佛一下子穿過了時空隧道,從現代來到了古代。

只見街道二旁店鋪林立,似乎還有叫賣聲不絕於耳,道邊的房屋雖已破敗不堪,但一磚一瓦,一檁一椽都是民清風格,盡顯歲月蒼桑,讓人不敢忽視它當年商賈雲集的盛況。

邊走邊看,一座古戲台就在古城中心的街邊,時下它已寂然無聲,但我相信你或許能想象出當年它台上和台下是多麽的歡樂!而今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看到它今日的孤獨,只能令人輕輕一嘆,彈指又逝478年…

城隍廟,已成一片廢墟,但門前高高的石旗桿卻依然昂著高貴的頭,俯視著眼下來來往往行色匆匆的後輩的子孫,看著他們如何沿續歷史。

登上北城城墻頂,放眼北方,一片蒼茫,廣漠大地已漸現綠色,想當年這裏作為邊關重鎮,大明將士與韃子捉對廝殺,一定是金戈鐵馬,殺聲震天,關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而今,廖廓大地靜寂無聲,悄然掩埋著無數將士的英靈。

尋訪到一位老人,他告訴我們他和大多數村民都是當年守邊關將士的後裔,從明朝至今,祖祖孫孫已在此生活了478年了,一輩又輩,守望著這片並不富庶的家園。看著他布滿皺紋的臉,感知他對這方土地的深深依戀,讓我們對他和他的先祖肅然起敬。

古村落四周,到處可見殘垣斷壁,到處可見明磚青瓦,倘徉街中,踏著咯腳的石子路,被卷著沙塵的春風著力吹拂,你可能覺得此行沒什麽意義,甚至會生出早知如此,不如在家清閑?但你也可能會沈溺於這已塵封的歲月之中,滿懷思古之幽情,穿行在這條不大也不寬歷史的河流中,找到靈魂的故鄉,覺得不虛此行。

不同的審美和情趣會產生不同的感想,個中滋味,任你咀嚼,品味。

其實,我們都只是匆匆過客,來到此地一遊,宛若浮光掠影。真想要讀懂助馬村的歷史,且需要我們懷著虔誠的心,虛心向民俗專家請教,與老人圍爐夜話,相信那時一定會有震撼你心靈的發現…。

歸程中,古村村民熱情的笑臉,那原始得如同478年前烹飪的飯菜,還有那慷慨免費食用的油糕,讓我感觸頗多,古村落的村民們樸實無華,他(她)們無一不透著與古村落同樣的淳樸與善良。

車漸行漸遠,古村落在西斜的陽光下漸漸隱去在我們的身後,我們又回到了現代,而它卻似乎又輕輕蒙上了一層歷史的面紗,靜靜的躺臥在古老的塞北邊關。

我期待能在來年再訪助馬堡,但願是在仲春時分,倘若那時有千萬株杏花綻放,那杏花花枝在春風中搖擺,花團錦簇地掩映著古村落,助馬堡定會展現出既古老,又美麗的模樣。

祈願古村落的村民利用好先祖留下厚重的歷史遺產,生活的更加富足,幸福。

文字:張宏林 加拿大溫哥華音才音樂學院教授

照片:劉貴倉

編輯:劉月琴

稽核:袁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