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這五首千古名詩,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2024-08-06國風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是一位長壽的詩人。他八十多歲的時候,在一家酒肆裏遇見了四十多歲的李白。當時賀知章是朝廷裏的大官,李白沒有任何的官職,就是一名普通的詩人。

李白拿出自己的詩作【烏棲曲】給賀知章看。賀知章捋著胡子,一邊看一邊點頭,十分贊賞。李白又遞過他寫的【蜀道難】,賀知章還沒看完,就興奮地拍案而起,連聲驚嘆「好詩!好詩!」,並稱贊李白是「謫仙人」。「謫仙人」就是下凡的仙人。

賀知章是個才子,也格外愛才和惜才,於是他和李白開懷暢飲,一邊喝酒一邊談詩,越喝越高興,越談越投緣。從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兩個人都盡了興,才站起身打算告別。結賬時,賀知章發現,自己出來時居然忘了帶錢。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解下腰間系的金龜交給店主,充當了酒錢。

唐代的金龜並不是一般的佩飾,而是象征官員品級的標誌性飾物,當時三品以上的高官才能佩戴。可是,賀知章出手大方,居然一點兒也沒猶豫,用金龜來換酒吃,可見他對李白詩歌的喜愛。李白自己也是一個看重義氣、不計較錢財的人,曾寫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說起來,他們二人還真是意氣相投的忘年交。

從那以後,賀知章和李白就成了好朋友,經常一起喝酒談詩。沒過不久,賀知章把才學出眾的李白推薦給了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相談甚歡。之後,賀知章就辭職回到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老家。賀知章一到家就受到了鄉親們的熱烈歡迎,當天就寫了兩首【回鄉偶書】,其中的第一首最為著名: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的意思是說:年少離開家鄉,年老才回來,鄉音沒有改變,鬢發已蒼白。小孩子們看見了都不認識我,反而笑著問我從哪裏來。

賀知章寫這首詩時已經八十六歲,距他離開故鄉的時間已有五十多年了。詩人非常細膩地描繪了兒童們的天真和好奇,表達了心中的感嘆和喜悅。一二句是充滿感慨的自畫像,三四句表現了幽默生動的兒童笑問的場面。全詩感情深沈,語言樸實,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到感動。

詩的最後一句「笑問客從何處來」為什麽有問無答呢?兒童這一句天真的問話,引起詩人心中的很多感慨,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所以詩人在這有問無答中悄然結束了全詩。這樣寫更凝練,更生動,也讓讀者產生更多的思考和回味。

不幸的是,賀知章回到老家沒多久,就突然去世了。聽到這個噩耗,李白悲痛地寫了一首詩懷念他,其中專門提到:「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意思是:李白回憶起賀知章用金龜換酒和大力推薦自己的事,忍不住流下了很多眼淚。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詩人王翰是並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家庭豪富,性格豪放,喜遊樂飲酒。他二十多歲從家鄉來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沒想到一出手就大獲成功,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

相傳,在等待考試結果公布的日子裏,王翰不肯閑著,他費盡心思,列出了一張「國內詩人排行榜」,專等考試結果公布的那天張貼出來,頗有點兒打擂台的意味。

王翰這個排行榜一貼出來,就立刻轟動京城,每天有成百上千人圍觀,把道路都堵塞住了。在他的排行榜中,把當時數得著的一百多位文人,按才氣劃分成九等,第一等裏有三個人:張說、李邕和他自己。張說是當朝宰相,李邕是有名的大才子,把他倆歸入第一等,人們心服口服,沒有什麽爭議。可是,人們看到王翰這個陌生的名字出現在第一等裏,很不服氣,有諷刺的,有挖苦的,一時間,王翰成了人們的笑柄。只要他在某個場合出現,就會被人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這是王翰始料未及的。他沒法在京城再待下去,就打道回府,回了老家。

盡管王翰在京城受了挫折,但他這種勇敢發言的精神也受到很多人的贊揚。當時王翰老家的官員並州長史張嘉貞,就很賞識王翰,和王翰走得很近。後來張說被派來接替張嘉貞,他被王翰列在排行榜第一等,對王翰也比較了解,實在不忍心看王翰的才華被埋沒,就推薦王翰擔任了一個小官。後來張說升官,也逐漸提拔王翰,讓他做了駕部員外郎。駕部是主管往前線輸送馬匹與糧草等軍需物資的機構,這樣一來,王翰就有機會來到邊塞,他因此寫出唐代較早的邊塞詩,最有名的就是【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涼州」在今甘肅省武威地區。「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了不少新詞,所以唐代有許多首【涼州詞】。

王翰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葡萄酒多麽香醇啊,白玉杯多麽晶瑩,剛要開懷痛飲,馬上的琵琶卻在催征。即使喝醉臥倒在戰場,您也不要嘲笑,自古出征的將士有幾個人踏上回程?

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邁、奔放的感情,而且還有視死如歸、以身報國的勇氣和壯誌。明快流暢的語言、瀟灑蒼涼的動作描寫,給讀者帶來極其強烈的心靈震撼。

透過這首詩可以看出,王翰確實是一位很有才氣的詩人。當時的學者徐堅請張說評論年輕作家「文詞孰賢」,張說就特意說道:「王翰之文有如瓊林玉斝(jiǎ),雖爛然可珍,而多有玷缺,若能箴其所闕,濟其所長,亦一時之秀也。」可惜現在王翰的詩文作品大多散失了,僅有十幾首傳世,而真正家喻戶曉的也只有這首【涼州詞】。

王翰的作品在唐代很有名,同時代詩人杜華的母親崔氏很欣賞王翰。她多次表示,願意讓自己的兒子杜華追隨王翰,向王翰學習。崔氏對杜華說:「吾聞孟母三遷。吾今欲蔔居,使汝與王翰為鄰,足矣!」意思是說:從前有個「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就是為了給孟子找個好鄰居多次搬家,我現在也想搬家,讓兒子你跟王翰做鄰居啊!崔氏的這段話,後來還流傳成「王翰蔔鄰」的典故,詩人杜甫就曾寫過「王翰願蔔鄰」的名句。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唐代詩人王灣名氣不太大。不過他的一首詩,卻是所有唐詩選本都少不了的,至今還是語文課本中的必學古詩。便是這首【次北固山下】。

詩中的「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面,三面被長江環繞。作者描寫了山清水秀的美好春天,溫暖而又帶著淡淡的憂傷。因為春雪融化,春水漲岸,所以江潮看起來與兩岸相平,此時一帆高掛,順風而下,顯得江面更加寬闊。旭日從江海相匯處升起,春天以激越的節奏走進過去的時光。詩人觸景生情,想把這份美好的心情寫入家信,寄到故鄉親人的身邊。全詩色彩鮮明,形象鮮活,意境優美。

明代詩評家胡應麟認為:「盛唐句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唐句如‘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晚唐句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斬然。故知文章關氣運,非人力。」他認為王灣這兩句詩和出自中唐於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贊府】中的「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晚唐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分別是各自年代的代表詩句。

王灣這兩句詩因為太精彩,很快就驚動了一位文壇的大人物——張說。張說是唐代燕國公,與另一位許國公合稱為「燕許大手筆」,是被唐玄宗稱為「當朝師表,一代文宗」的文壇領袖。張說在文壇有著一言九鼎的分量,他不僅極力稱贊王灣這兩句詩,還親手書寫成了書法作品,張掛在政事堂中,「每示能文,令為楷式」,也就是讓大家當作範詩來學習。

這麽成功的一首詩,還留下來一個千古之謎。人們在唐代人編輯的詩選中,發現王灣這首詩還有另外的樣子,題目也不是【次北固山下】,而是【江南意】,文字是這樣的: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這首詩中間兩聯與現在的通行版本差不多,開頭和結尾則迥然不同。究竟哪一個版本才是王灣的原作,因為年代久遠,資料缺失,一直也沒有定論。不過,這首【江南意】無論是意境還是氣象,都比不上【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個少年才子,不到二十歲就考中了進士,後來擔任過滎陽主簿、洛陽尉等官職,還參與過【群書四部錄】的編撰工作。再後來,歷史上對他就沒有什麽記載了。王灣流傳下來的詩僅有十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中唐詩人劉長卿性格豪爽,特別正直,有時遇到比他官大的人做了錯事,也敢於挺身而出,大膽說話。在他擔任轉運使判官這個小官的時候,得罪了一個叫吳仲孺的大官。

吳仲孺偶爾寫幾句詩,不過寫得並不好,但因為他是功臣郭子儀的女婿,是個權勢很大的人物,所以好多人不敢當面說他的詩不好,反而拍他馬屁,說他寫得非常優秀。這使他更覺得自己了不起,動不動就賣弄一番自己的「詩才」。

有一次,他又搖頭晃腦地吟了兩句似通不通的詩,立刻就有人鼓掌叫好,他高興地哈哈大笑起來。

劉長卿當時也在旁邊,覺得吳仲孺的詩吟得太糟糕了,騰地就站了起來,說:「這哪裏算詩啊,一點兒詩味都沒有嘛!」

還沒等吳仲孺說話,拍馬屁的那些人就替他反駁劉長卿:「這詩多好啊。你寫的那些‘風雪夜歸人’什麽的,才沒有詩味呢!」

拍馬屁的人提到的「風雪夜歸人」,是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最後一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詩的意思是說:傍晚時分山路顯得更漫長,寒冷天氣茅屋顯得這戶人家更貧困。柴門內忽然傳出聲聲狗叫,風雪之夜來了投宿的旅人。

這首詩按時間順序描繪了詩人冒雪投宿到一戶山村貧苦人家時的情景。前兩句寫傍晚所見,距離「白屋」還遠;後兩句寫雪夜所聞,此時詩人已到「白屋」近前。前兩句是大景致,後兩句是小細節。全詩生動地表現了山中人家的簡樸生活,也表達了詩人對貧苦人民的同情。每句詩都構成一幅形象具體的單獨畫面,連起來看又像是一幅幅連環畫。

對於「風雪夜歸人」的「歸」字,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說法認為,「歸」字是指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另一種說法認為,「歸」字指的是詩人自己。如果「歸」字指詩人自己,該怎麽理解呢?設想一下,詩人在風雪旅途中找到投宿的地方,受到熱情的招待,好像回到自己的家裏,有了歸家的感覺。這從側面描寫了芙蓉山主人的熱情好客和純樸善良。

這首詩意境深遠,但那些拍馬屁的人沒有能力感受到其中的妙處,就敢當著劉長卿的面胡亂評價一番。劉長卿是個很驕傲的人,聽那些人楞把吳仲孺不好的詩說成好詩,並轉而批評他的詩,他很不高興,胸脯一挺,說:「我寫的‘風雪夜歸人’,比吳大人的詩好多了。你們卻說沒詩味,這是因為你們不懂詩。要說寫這種五言詩,我可是‘五言長城’哩。」「五言長城」的意思是說:自己的五言詩寫得最棒,在世上根本就沒有人能夠超過他。

他這樣一說,弄得吳仲孺下不來台。後來,吳仲孺再也不當眾賣弄自己的「詩才」了,可是,他對劉長卿也懷恨在心。為了報復劉長卿,吳仲孺找了個機會,誣告劉長卿貪汙公款,結果,劉長卿連這個小官也當不成了。

不過,劉長卿自稱「五言長城」的故事也流傳開來。宋代張戒在【歲寒堂詩話】裏談到劉長卿時,稱贊說:「他的詩風豪放,筆力簡練清秀,真不愧‘五言長城’的稱號。」

別董大

【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一年冬天,五十多歲的詩人高適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附近)遇到了著名琴師董庭蘭。董庭蘭此時已經六十多歲了,因為在自家弟兄中排行老大,所以人稱「董大」。高適這時候因仕途受挫,有些心灰意冷,而董大因為欣賞他的宰相房琯被貶了官,也被迫離開長安,四處流浪,依靠演奏胡笳和篳篥,賣藝謀生。

董大青年時期師從鳳州琴師陳懷古,會彈「沈家聲」「祝家聲」等不同風格的琴曲。但當時流行來自西域的音樂,欣賞七弦琴的聽眾比較少。於是,他下決心鉆研西域樂人傳來的胡笳、篳篥等樂器的演奏技巧,並周遊四方,到處求學,終於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詩人李頎稱贊他的演奏說:「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董大還擅長創作,每譜一曲都「費盡構思」,力求「音律句讀,弗類他聲」,也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後來他得到宰相房琯的賞識,成為房琯的門客。可是,沒想到卻被人誣陷「數招賂謝」,也就是說他收取賄賂。房琯因替他申辯而被貶,董大也只好流落江湖,四海漂泊。

當他流落到睢陽時,漫天黃雲,大雪紛紛,天空中不時傳來幾聲淒厲的雁鳴。董大獨坐在小酒館裏,感到孤獨淒清,忽然一轉身,就被人抓住了肩膀,緊接著,高適的大嗓門響了起來:「您是董大吧?」

董大被人認出來,心裏還是有一絲竊喜的。不過他此時已經認不出高適了,驚異地問道:「您是?」高適立刻介紹,說自己當年趕考,去房琯家裏拜謁時曾經見過董大。從軍之後到房琯府辦事,也見過董大。只是那時董大很風光,不像現在這麽落魄。高適生性豪爽,說話直來直去。

董大點點頭,發出一聲嘆息:「唉,難得您還認得出我。如今物是人非,咱們不提當年了。」

高適一邊喊店家添酒,一邊說道:「董大老兄不用過謙。您的琴聲優雅,篳篥動情,天涯海角都有知音啊。」

高適的大嗓門立刻就把店主驚動了,他驚訝地瞪大眼睛,對董大說道:「原來您就是董庭蘭樂師啊,我們都知道您,都愛聽您演奏的曲子啊!」

董大很感動,回身從包袱中抽出胡笳,對著店主說道:「我身上的酒錢不多了,就給大家演奏一曲換點兒酒喝,可以嗎?」店主連連點頭,說:「當然可以啊,我們大家今天就一起大飽耳福吧!」

隨後,董大認真地演奏了幾支曲子,還特意清唱了一首高適作詞的「開篋淚沾臆」。一曲唱完,多情的董大已經是淚流滿面。

眼看時間已經不早,董大拱拱手向店家道謝,也向高適和其他聽眾打了招呼,蹣跚著準備離開。忽然,高適攔住他,說道:「董大老兄,我這裏有兩首詩送給您。」

以詩送別,在唐代是一種習俗。高適被董大的表演感動,拿出一張素紙,寫了兩首【別董大】: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第二首詩描寫的是董大和自己當時的境遇,後來知道的人不多,第一首詩卻廣為傳誦,至今還很受人們喜歡。第一首詩的意思是說:大片昏黃的雲彩黯淡了陽光,北風吹送雁陣,大雪紛紛揚揚。別擔心在前路上沒有知音,走遍天下,哪一個人不認識您?

古人的送別詩常常寫得很憂傷,而高適卻把給朋友的臨別贈言寫得激昂慷慨,振奮人心。這首豪放灑脫的送別詩,鮮明地體現了作者開闊的胸懷和豪爽的性格。詩的前兩句描寫眼前景物,襯托自己心中對朋友惜別的傷感。後兩句改用充滿信心和力量的語氣,表達了對朋友的理解和祝福。

董大接過這兩首詩,不由自主地吟唱起來: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 ……

他和高適緊緊地握了握手,互道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