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今日芒種,一起來看古蜀人的種地「神器」→

2024-06-06國風

芒種芒種,字面意思就是:

「有芒的麥子收,有芒的稻子種。」

(芒: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的細刺)

割麥插秧兩頭忙

這是一年中農人們最忙的時節

今日芒種

帶你認識「農耕之祖」——木耜(sì)

被稱為「農耕之祖」!
它是古蜀農耕文明興盛的見證

耜是一種古代的農作翻土工具

【易經·系辭】記載,「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nòu)之利,以教天下。」

神農砍削樹木制成尖頭

揉彎木桿制成曲柄

發明了中國最古老的農具耒

人們又在耒的基礎上改造

將耒的尖頭變成扁頭,發明了耜

這一發明稱得上是當時的「高科技」

用木耜翻地

可改變土壤結構,增加地力

延長土地可供種植水稻的年限

大大地提高了生產力

據現有考古資料表明

最早的木耜發現於長江下遊

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

但卻沒有完整的實物留存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這件木耜

是目前中國商周時期

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一件木質農具

因而被稱為「農耕之祖」

它由一根整木構成

外形很像現在的鐵鍬

雖然不及金器的雍容華貴

也不及青銅的古樸厚重

但它在古蜀歷史上

扮演的角色卻舉足輕重

這件毫不起眼的「木頭」

充分證明了成都平原先秦時期

農耕文明的興盛

△金沙遺址祭祀區炭化的稻谷種子

除了木耜

金沙遺址還出土了炭化的稻谷種子等

更印證了成都這塊寶地

早在3000多年前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

木質農具何以保存至今?
4年修復讓「古木」煥新生

由於木質器物非常容易腐朽

很難保存下來

因此在考古中發現極少

那麽這根3000多年前的木耜

是如何保存下來的呢?

全靠「天時、地利、人和」

這根木耜發現於

金沙遺址生活區的一個「水塘」中

其下部有一層厚厚的淤泥

距地表約4米至5米

因淤泥具有很強的保水特性

還能隔絕空氣

而木耜就被包裹在其中

所以歷經千年不腐

△局部圖

雖然得天獨厚的條件

讓木耜保存了下來

但出土時木耜已碎成了10塊

顏色也變為了深褐色

為飽水狀態,木材強度差

△木耜斷裂、拼接的痕跡

針對這種情況

考古發掘者采取了套箱方法整體提取

出土後再用高分子材料

來置換其中的水分子

然後采用加固、著色等技術

前後共耗費4年時間

終於成功地讓木耜的硬度、質地

恢復到了最初的狀態

這件木耜才來到我們面前

芒種,古人「忙」些啥?

芒種初候,螳螂生

古人見微知著

從小小螳螂的出現

觀察到了節氣萌發的細微變化

這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也標誌著仲夏時節的開始

除了忙著割麥插秧

芒種時節,古人還「忙」些啥?

△西周玉螳螂 山西博物院藏

在民間,一些地方流傳著

芒種日「送花神」的習俗

農歷五月,百花雕零

人們在這個時候餞別花神

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

△齊白石【葬花仕女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除了送花神

煮青梅也是經典有趣的習俗

這一習俗相傳始於夏朝

南京一帶至今仍有保留

而在貴州東南部的侗族男女

每年芒種前後都會舉辦打泥巴仗節

當天,人們邊插秧邊扔泥巴

身上泥巴最多的

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這是古往今來

人們都奉行的自然法則

恰逢芒種,願螢幕前的每個人

「芒」有所獲,「種」有所得

來源丨央視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