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傑出畫家潘文良作品賞析:用筆灑逸,氣韻生動,古意盎然

2023-12-25國風

文/本院首席鑒美官 墨墨

中國人物畫和花鳥畫,沒有山水畫的奇妙皴法、壯闊之氣,但依然頗為精妙。人物畫以線條、造型取勝,而花鳥畫則註重用墨、筆法、設色等。

自古以來,人物畫大師、花鳥畫巨擘不勝列舉。他們皆在人生幾十載春秋之中,創作了頗多曠世傑作,獨創了多種高妙技法。故而,人物畫和花鳥畫方能興盛不衰。

而今,國內繪畫界精通人物畫和花鳥畫的名家,依然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他們嘔心瀝血,孜孜不懈地研習和繼承古法,並可革故鼎新,使得傳統繪畫藝術愈加的繁華燦爛。

潘文良老師也是一位擅長人物畫和花鳥畫、山水畫的傑出畫家,其傳承古人技法,又能融會貫通,創造全新的藝術風格,因而其作品總是令人折服。

多年來,其創作了大量藝術價值頗高的作品。欣賞其作品:用筆灑逸,氣韻生動,古意盎然!

盛唐時的詩仙李太白生性豁達,曾寫下千古名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此畫就是要表達詩句中的中心思想,並取名為【人生得意須盡歡】。

只見畫中有一中年男子,他在青松下,山石旁,把酒言歡。此時他臉色紅暈,已是醉意朦朧,閉著雙眼,一臉愜意,寵辱偕忘。

此畫用筆灑逸,在刻畫人物時,線條簡練,這也是此畫的最出彩之處。

不過寥寥數筆而已,畫家已然成功將人物形象和身上的衣紋表現得精準到位,絕妙。顯然,畫家用筆技法已臻化境,令人驚嘆。

此外,松樹枝葉、一石一草也頗為生動傳神。書法瀟灑秀逸,靈動古樸,與畫面相映成趣。

此畫名曰【知足常樂】,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人生態度,因為人只有懂得知足,方能真正獲得快樂。若是欲望永無止境,永遠不願知足,那人只會活得很累很痛苦。

畫中人物應是讀書讀累了,遂決定放下手中書籍。他倒了一杯茶,自己細品,身心瞬間得以放松。

忽然,一只蜘蛛從屋檐上順著自己的蛛絲滑下來。他不經意間瞥一眼,更加愜意,合上雙眼,身心舒暢。有道是「喜從天降」。

畫家用瀟灑流暢的筆法,似乎是隨意描繪,卻能生動刻畫出茶壺、蜘蛛、茶杯、人物,形神俱清。尤其是人物的衣紋,看起來行雲流水,頗有幾分李公麟的畫風神髓。

畫家不僅鐘情於繪畫藝術,也甚是喜愛讀書,因而其深知讀書之妙。平日裏,其也 沒少繪制有關讀書的作品。

這幅畫的內容主題都是在著重表現讀書的意義,以及謳歌讀書人的勤奮精神。

正如題款所雲:「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可以看到,畫中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讀書人,他為了讀書早已達到忘我的境界。

刻苦鉆研,用心讀書,也讓其收獲頗豐,而今已是滿腹經綸,智慧超群。加之其閱歷豐富,或許還能寫出超凡脫俗的詩文。

此畫運筆自然,畫家作畫時輕揮數筆,畫中這位讀書人已經變得形神兼備,這是需要極其深厚的用筆功力方能做到,且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顯然,畫家長期勤苦練習繪畫技法。

此畫造型準確生動,筆情恣縱,線條秀勁自然,灑脫飄逸,賦色清麗雅致,意境雋永,堪稱一幅難得的人物畫佳作。

畫中有一琴藝精湛的琴師正在山巔上,懸崖邊靜靜地坐著。其一邊恣情彈琴,一邊聆聽風聲,悠揚的琴聲隨風飄揚,在山間回蕩,萬物皆醉了。

琴師身旁的一孩童,應是其弟子,聽著師父的琴聲,陶醉了,不知不覺已然入夢。

畫家用神乎其神的筆法和墨法,將琴師和孩童,以及那把琴、那些松樹,刻畫得栩栩如生。且畫家作畫時更註重神似,故而,畫中的人物、山石、樹木皆是活的 ,頗為傳神,富有靈性。

石榴,因其籽多,自古就寓意多子多福。故而,畫家們作畫時都喜歡以石榴為題材作畫,以表達美好的祝福。

如畫史上赫赫有名的國畫大師齊白石,其藝術生涯中,除了常畫各種蟲魚鳥獸之外,其也很愛畫石榴。故其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石榴圖,世人無不嘆服和為之 癡迷。

潘文良的這幅【多子圖】,就將石榴刻畫得形神俱妙,果實飽滿,粉色的石榴籽晶瑩剔透,看起來就頗為香甜,一種熱情、愉悅、吉祥之氣已然呈現眼前。

此畫筆墨靈動遒勁,用筆秀逸,筆法如風,用墨精巧又大氣,設色更是絕妙,清新、明艷,令人沈醉。

潘文良老師是一位技藝超卓的花鳥畫名家,因而,其筆下的花鳥畫總是別具一格,頗為出彩。

此畫筆法老辣蒼勁,墨法嫻熟精到,構圖奇絕,氣韻生動,古意盎然,每一筆皆妙不可言。賦色雖不多,卻極為精妙。有了這些清雅的色彩,整幅畫更加的生動、自然、靈氣十足。

畫中那只禽鳥形雖簡,卻極富神韻,彰顯出畫家的筆墨技法已然超凡脫俗。那一草一木亦是活靈活現,不失情趣,妙哉。

潘文良老師天賦異稟,悟性極高,早已習得古法精髓。

又因其善於師法自然,富有創新精神,因而其畫風在畫壇獨樹一幟。其作品每一幅皆是精品妙品,能打動人心,陶怡情操,兼具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