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馬來西亞留學生:向家鄉「種草」中國文化

2024-01-16文化

林芊吟在西安參觀永寧門、廣仁寺、清真大寺。受訪者供圖

「紅墻藍瓦,片片祈年。奉天承好運,所求皆所願。」馬來西亞來華留學生林芊吟在遊覽完天壇後,將自己的感受釋出在了社交媒體平台上。

得益於「一帶一路」獎學金,林芊吟從馬來西亞飛抵中國,來到北京交通大學學習物流管理專業。在中國的這一年半,她不僅感受到科技的快速發展,也親身體驗了多元的中國文化。

歷史與現代,同時鋪展在林芊吟眼前,她仿佛擁有了一個童年的萬花筒,隨著不斷的轉動探索,越發感到驚喜,也更想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給不同的夥伴。

從小與中國文化結緣

2023年夏天,林芊吟前往西安的北院門,探訪鄭和留下的墨點。在明朝,鄭和7次下西洋,5次駐節馬六甲,奏響了中馬貿易往來和文化融合的大樂章。「我在上小學時就知道鄭和,他對於我們馬來西亞尤其是馬六甲港口,貢獻非常大。」在林芊吟眼中,鄭和是一個「指路人」,帶給馬來西亞的是和諧而非對立,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近代,愛國僑領黃乃裳率領華人開墾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詩巫地區,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詩巫,便是林芊吟的家鄉。

「黃乃裳先生來自福州,他來到我們這邊開墾,種植農作物,發展經濟。我的中學是一個為了紀念他而設立的學校。」林芊吟說。

先輩們開拓的同時,也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在詩巫地區的大地上,促進了文化的融合。

林芊吟自小便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是林芊吟非常喜歡的一首古詩詞,她覺得,詩詞神奇的地方,在於用短短幾行文字,把讀者帶到一個新的意境,而她總能從詩詞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除了古詩詞,林芊吟經常觀看中國的電視劇、綜藝節目,並透過這些影視作品了解中國。林芊吟回憶,很久之前,【西遊記】【紅樓夢】等電視劇就進入了馬來西亞大眾的視野,受到當地人的喜愛。在林芊吟家鄉,【甄嬛傳】非常受歡迎,而她也是透過這部電視劇了解到很多中國傳統建築與文化。其實,在十六七歲時,林芊吟便有了到中國留學的想法。

「一帶一路」托起夢想

2023年是中馬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10周年。2023年3月,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存取中國,存取期間,雙方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

據中方統計,2023年前10個月,中馬雙邊貿易總值為1557.3億美元,占同期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的20.8%。2022年,中國對馬來西亞各類投資達125億美元。

馬中關丹產業園,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吉隆坡地鐵二號線……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馬來西亞合作共建了很多專案,為馬來西亞交通、經濟發展註入了新活力。

林芊吟發現,這些年中國的一些新技術被帶到了馬來西亞,例如跨境電商,這也改變了林芊吟和很多馬來西亞人的購物與生活方式,「馬來西亞有一個購物網站叫‘來贊達’,很多貨物都是從中國商家那邊來的,還有一個電商平台叫‘蝦皮’,大家會透過這兩個購物平台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林芊吟感受到了跨境電商帶來的便利,也看到了馬來西亞在物流方面與中國存在的差距。在「一帶一路」獎學金支持下,林芊吟於2022年來到北京學習物流管理專業,她希望,學有所成後,將所學的知識帶回馬來西亞,為家鄉物流發展作出貢獻。近些年來,也有很多像林芊吟一樣的外國青年,依托「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幫助,到中國開啟追夢之旅。

得知林芊吟前往中國留學,她身邊的家人、朋友都覺得很了不起,在他們的印象中,能到中國留學的都是很優秀的學生。林芊吟偶爾為學業頭疼,尤其是面對一些數學模型時學得比較辛苦。她花了很長時間,終於漸漸適應了中國的學習生活。

來到中國近一年半的時間裏,林芊吟切實感受到了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林芊吟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國,電子支付的套用十分普及,非常便利。而在馬來西亞,當地人出門還需要帶現金。

林芊吟還驚嘆於中國交通的便利程度,地鐵四通八達、共享單車隨處可見,在北京,坐公交、地鐵就能到達你想去的目的地,「北京在科技進步的同時,還保留了中國傳統的文化,一些古代建築和胡同等保存得很好,可以看得出來,中國人非常註重文化傳承」。

學習之余,林芊吟走過不同城市的大街小巷,欣賞著各地的風土人情,她發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遠遠超過她的想象。

林芊吟喜歡古建築,尤其對北京故宮很感興趣。此前,林芊吟在【甄嬛傳】裏看到過故宮的模樣,對故宮的建築設計萌生了好奇。來到故宮,林芊吟被深深震撼,「很多馬來西亞人來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能否預約故宮的門票,到了故宮,自己親眼看的時候,才發現那種震撼,真的是跟電視劇中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做中國文化傳播使者

來到中國後,林芊吟經常將自己生活的點滴社交媒體平台上,「我是一個比較愛分享的人,我常在自己國外的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近況,去過什麽地方,吃了什麽東西,參加了什麽樣的活動,等等」。

「前段時間北京下雪了,我就‘拼命’拍照片,因為在馬來西亞是看不到雪的。」在北京下雪時,林芊吟興奮地釋出了3條動態,分享看到初雪時的喜悅,她在動態中寫道,「南方的孩子終於看到雪了,感受到用雪球砸人的快樂了」。

「之前我參加學校活動去過山東,嘗試了淄博燒烤,我把它拍下來給大家看,大家都留言說好羨慕,也想要去淄博吃燒烤,看看神奇的地方在哪裏。」林芊吟還將自己在山東曲阜、臨沂等城市的照片陸續社交媒體平台上,「我身邊的朋友都覺得蠻新奇的」。

「我在電視上看到過,真的好想去」「這裏真的很美」「我也好想去看」……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越來越多的外國年輕人成了林芊吟的粉絲,為她的貼文點贊,從她的分享中,他們了解到了更多元、立體的中國,並且也想到中國來看看。

現在,有很多馬來西亞的同學向林芊吟咨詢來中國留學事宜。在林芊吟的影響下,她的弟弟同樣選擇來到中國留學,目前在北京交通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專業。

「‘一帶一路’發展得越來越好,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會帶來更多的機會。」未來,林芊吟打算繼續留在北京讀研究生,她希望多去體驗感悟中國文化,成為中馬兩國交流的使者,向更多海外年輕人「種草」中國和中國文化。

林芊吟在學校會參加各種文化體驗活動,包括茶文化、中國菜品嘗等,作為馬來西亞留學北京學生會主席,林芊吟希望讓更多馬來西亞的留學生感知中國文化的底蘊,也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將中國文化傳播到她的家鄉。

林芊吟對中國文化的傳播有著自己的思考,她認為,文化的傳播需要依靠實操。前段時間,林芊吟去胡同裏學習畫臉譜,「我在馬來西亞生活了那麽多年,都沒有接觸過這麽特別的手藝,我覺得應該把這種手工藝帶回馬來西亞,讓更多的人去體驗這樣的東西」。

林芊吟覺得,想要弘揚一種文化,也可以透過短影片等新媒體方式來帶動,所以她拍了很多影片,讓外國人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中國的文化底蘊深厚、多姿多彩,「大家去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對於我們大學生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海上絲綢之路綿延不斷、貫通古今,成為文明互鑒、對話的橋梁。2024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更多如林芊吟一樣的青年將繼續書寫友好交流與追逐夢想的故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徐丹陽 謝宛霏 實習生 劉德熙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1月1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