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炎黃時評75:「快閱讀」與「慢閱讀」

2024-06-29文化

炎黃時評 75 :「 快閱讀」與「慢閱讀」

「快閱讀」就是快速閱讀,瀏覽,無需仔細品味。「慢閱讀」,則反之。

自從網絡興盛以後,網絡閱讀也漸漸成為時尚。這是資訊時代的一種趨勢,網絡加劇或曰推動了「快閱讀」,當然不能簡單定義為洪水猛獸,不過這種趨勢還是值得擔憂。

應該說,網絡時代,碎片化、雞湯式閱讀成為新寵模式,一些讀者已經失去讀一本書的能力和耐心,許多線下書店甚至門可羅雀,個別的書店甚至開不下去而關門,圖書館、閱覽室裏雖然仍有固定的客源——無論線上如何發展,線下的書店和圖書館都會存在,正如筆者曾經寫過:無論紙媒怎麽難以為繼,總會有紙媒永遠存在。這裏說的是雖有「客源」,但相對於過去,相對於讀書人口的比例來說,確實線下書店圖書館還是比較慘淡的。人們浮躁不讀書,或者娛樂式讀書、快餐式讀書,一味地喜歡「抖音」的熱熱鬧鬧,還是比較普遍的。這種情勢下,甚至有人主張在網絡上快速拉動閱讀,鼓勵學生開展閱讀速度與閱讀數量的競賽,甚至來個「一目十行」比賽,看誰讀得快讀得多。這種情況著實堪憂。

有識之士呼籲,在課堂上開展「慢閱讀」教學,要求學生回到傳統閱讀中去,大聲誦讀甚至背誦,「琢磨」和「品味」文學。比較代表性的是「全民閱讀提案第一人」、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聶震寧在一篇隨筆中,寫到北宋大學士蘇東坡、現代作家林語堂、當代作家賈平凹、德國哲學家尼采、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等關於慢閱讀的主張,竊以為,聶震寧的的主張很有道理,值得大力提倡。

應該說,網絡時代的「碎片化」閱讀模式情勢下,重提慢閱讀乃至慢生活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共鳴,當然也有一點不識時務。畢竟以「慢閱讀」為代表的傳統閱讀模式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浮躁與讀書是一對宿怨、死敵,帶有「娛樂至死」的讀書風格並不能給我們帶來真的知識。提綱梗概式讀書不能代表原原本本地讀原著,雞湯式的只言片語不能代表系統性文章的總體思想。

筆者欣喜地看到,近年來,農家書屋、城市書房、地鐵書架、企業書廊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建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這是貫徹新時代文化思想,自覺踐行文化自信的好現象。而專家建議的「社群閱讀」——也就是「眾閱讀」得到大力提倡。顧名思義,「眾閱讀」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閱讀不如眾閱讀」,大力提倡群眾性、集體性主要是社群性的閱讀,算起來,其主要形式主要有親子閱讀、校園閱讀、機關閱讀、讀書會閱讀、詩歌朗誦會以及老年大學組織的詩詞創作和朗讀比賽等。應該說,這種形式對於助推「慢閱讀」,遏制「快閱讀」大流行有一定的好處。畢竟,任何時代的產物未必都是先進的,而傳統的東西不但不應該摒棄,反而更應該賡續弘揚,使傳統的文化更加綿綿延延,生命力更加長長久久。(根華寫於2024年5月25日,作者系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東部戰區原創作室吳國平、中國刑警學院董傑、南京大學劉源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