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專欄|春樹:迴圈的生活

2024-01-09文化

春樹

作家、詩人

如果家是一個小植物園就好了

家裏該買鮮花了,前幾天買的康乃馨有些衰敗了,白色和紅色花朵開始泛黃,這意味著它們該換了。正好這裏離我常去的一家花店只有一站地鐵,結果出站時出錯了,出口離花店有點遠。是接著去還是直接回家?最終我還是決定去花店。我要在家修訂我的兩本書,還要練習德語,還要改短篇小說,甚至開始新長篇的寫作,如果不把家居環境搞得好一點,肯定提高不了效率,如果今天不買花,我還會覺得虧待了自己,自怨自憐好久。我就是那種心情好時完成得很快,可心情不好就什麽事都做不了的人。所以,鮮花,應該算是我的工作支出啊!

花店門口有一把把淡紫色的菊花,聞了一下,香氣撲鼻,一把5歐元。這算是便宜的了,超市一束花也要幾歐元,還很難看。我拿起一把,在等待結賬的過程中,我發現花店自己搭配好的花束,非常漂亮,但一束要15歐。我之所以喜歡這家花店,就是因為它品位好,花的品質也好。到底買哪種呢?我猶豫不決。如果要省錢,當然是買5歐元的,如果要寵自己一把,就選15歐的。我呢?我兩個都要!

捧著兩把漂亮的鮮花,路上的人都會瞥上一眼。或許他們在想,這是剛收到的花吧?或者是送給朋友的?回家剪枝插進瓶裏,放在書桌上,每次看到它們,都覺得很幸福。

寫作

朋友發來她的英文短篇,這是她正在參加的一個英國大學的創意寫作專案的作業。我迅速讀了一遍,建議她把結尾處修改一下。在短篇小說中,不要想把什麽東西都塞進去。短篇小說的篇幅決定了我們不要把人物和事件搞得太復雜,尤其是,不要在結尾的時候出現一個似乎想要詳細描述、但又沒有詳細描寫的決定人物事態發展的大事件。

我說,你寫的是中產階級的困惑,要讓讀者產生共鳴。她說,你說得很諷刺,不過確實是這樣。

其實題材和小說人物所處的階層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角色寫得讓人產生共情,這就需要非常個體性的痛苦來展現了。越個體化,越引發共鳴。

頓悟

從快被凍死了的電影院出來迎著夕陽給朋友發短訊,突然感覺到無憂無慮毫無壓力特別放松,其實那種感覺可以說是「沒有感覺」,那時我完全沈浸在給朋友發短訊的瞬間情境裏。當我余光掃到路邊坐著喝飲料的人時我才意識到,哦,原來這裏是柏林。我輕松地穿過人流,就像我的身體不存在。這個沒看完的電影是【歐本海默】,怎麽拍得這麽無聊啊,我還是讀過【歐本海默傳】的。

回到家,我再次想到這個時刻,意識到這樣就很好。什麽都不用擔心,就做我自己就好了。而且必須要做我自己,打扮好看,又符合我的年齡我的心態我的性格,搭配上我喜歡的首飾。

而頓悟之後一天,我就又開始擔憂生活。如果每天能有片刻,真的是片刻,忘記自己身處何方,忘記一切煩惱,該多好呀。

「That’s OK.」

我要去美國大使館面簽,因為當天不允許帶手機,我提前一天去踩了點。越接近使館,風景變得越幽靜,那附近還有幾個博物館,我很喜歡那一塊兒,路邊有棵樹長得像一顆心。

簽證那天,我早早把餡餅送到學校,飯也沒來得及吃,就出發了。等車的時候,我想買杯熱咖啡,但他們只有環保的塑膠杯,需要一塊錢押金,我覺得那很麻煩,就沒買。我忍著餓和冷排隊,那天突然降溫了。面試官基本沒有看我準備的材料,只是問了幾個問題。她問我在德國多久了,我說8年。這時我想起來錢包裏有我的居留卡,就拿出來,她輕輕地搖搖頭,「That’s OK」透過了。

我總是想證明自己,其實有些事是沒關系的。當然,這可能是美式思維和德式思維的不同,在德國,總需要無數檔來證明你是誰,既繁瑣又效率低下。

我喜歡這句「That’s OK」,這是積極的思維方式。

出來時,我再次看到前面那棵心形的樹。它那麽美,那麽給我安慰。有時候,看到美就是一種安慰。當我欣賞樹時,在等車的另一位矮個子哥們兒跟我搭訕,問我透過沒有,說那位女士問了他很多問題,但是「她不錯」。沒錯,美國人跟德國人的嚴肅古板不一樣,至少他們的態度是友好的。他說他是教授,我問他教什麽,他說了一個單詞,跟藝術相關。他向我告別,先走了,去前面坐另一輛公共汽車。在公交車上的某一站,我看到一堆青春期小孩在等車,都是學生,有一個穿藍色露臍裝的女孩居然和我在早晨等過同一班車。只不過我沒上那輛車,那時我在等著買咖啡,所以錯過了那一輛,坐了下一班。

我感慨偶遇的奇妙。也感慨,一句話給我了那麽多啟發。沒錯,語言就是思維。

內容監制:孫哲

策劃:ELLE專題組

編輯:S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