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網誌】人的意義(50):孟子

2024-06-17文化

【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於戰國中後期。此書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司馬遷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人參與;趙岐、朱熹、焦循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韓愈、蘇轍、晁公武等人認為是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人追記,但目前學術界較采用司馬遷等人的說法。該書詳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註本主要有東漢趙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註】、清焦循的【孟子正義】等。

本產品為線上社區內容。

1、為君之道,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後。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3、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4、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6、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8、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人不可以無恥。出自:【孟子·盡心上】人不可沒有羞辱之心。

11、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2、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5、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16、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17、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18、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9、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0、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2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2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6、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7、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28、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29、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30、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31、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32、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33、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34、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35、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36、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後發。

37、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38、古之人,得誌,澤加於民,不得誌,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40、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

4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42、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43、不以規矩不能成為方圓。

44、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45、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6、人若無誌,與禽獸同類。

47、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48、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9、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

50、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51、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52、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4、夫誌,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55、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誌。

56、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57、君主視臣子為手足,臣子就會視君王為腹心;君主視臣子為狗馬,臣子就會視君主為常人;君主視臣子為泥土草芥,臣子就會視君主為仇敵。所以說,君主仁,則無人不仁;君主義,則無人不義。

5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59、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6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人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

6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則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義與利不可兼得,則舍生取義者也!

62、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63、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64、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

65、無側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

66、偏頗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片面;過度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辭,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閃躲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困境。

67、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68、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6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

70、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71、盡心上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

72、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73、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74、盡心下山徑之蹊閑,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

75、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

76、誌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77、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78、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79、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開端;羞惡的心,是義的開端;恭敬的心,是禮的開端;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開端。

80、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8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