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自知者明,知「彼」是為了更好地知「己」

2024-04-27文化

前天有朋友問我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還是「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我脫口而出,當然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原文是來自【孫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朋友說你確定嗎?原文就是這樣嗎?我說是啊!

然後讓我驚訝的是,翻開原文上面寫的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真是汗顏啊,原來我沒有用心讀【孫子兵法】,而且我翻了我的筆記本,筆記本上居然也寫了「知己知彼」。因為我從小到大用的成語都是「知己知彼」,所以在讀原文的時候,大腦好像就預設為「知己知彼」了。

謝謝朋友的提醒,的確自己學得不認真,沒有一字一字地去慢慢品讀,讓自己陷入了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困境,以為自己讀過了,大意了解了,就不認真仔細了,這其實恰恰是沒有真正搞懂,嚴重的話還會誤人子弟,要引以為戒。

不過這個事也激發了我另一個思考,為什麽【孫子】的原文是「知彼知己」,而我們宣傳的成語是「知己知彼」,意思一樣嗎?有區別嗎?

這裏我拋磚引玉,說下我的理解。【孫子兵法】的前三篇是【計】、【作戰】、【謀攻】,也就是戰爭三部曲:廟算、野戰、攻城。

【計】就是講廟算的,就是作戰之前,先在廟堂(朝廷、議事大廳)之上,君臣討論核算下,我方和敵方的紙面實力對比,如:土地、糧食、兵源、將帥等等。古代說的算可是真的要算的,用類似小木棍一樣的東西去比劃和計算,叫做算、籌或策,所以有句話叫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真的是在帳篷裏用小木棍計算雙方的實力對比。這個時候,我認為就是要先計算出自己的紙面實力,再計算對方的紙面實力,可用「知己知彼」。

而第二個階段就是【作戰】了,也就是野戰階段,古代打仗都在城外郊野,所以叫野戰,春秋初期都是以戰車為主,貴族子弟是主力軍,打的時候大家一字排開,然後雙方一起沖殺幾個回合後勝負就分曉了,所以最多一天的功夫仗就打完了。

但是發展到春秋戰國中後期,有了步兵和騎兵的出現,戰爭規模就擴大了,野戰往往很難一下子解決戰鬥,並且大家也越來越不講究「武德」了,玩各種計謀,所以就要進入到第三階段:攻城,也就是【謀攻】要說的了。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就出現在【謀攻】篇,為啥先說知彼再說知己呢?因為已經開始打仗了,攻城了,那麽就是動態作戰,要鬥智鬥勇,要隨機應變,既然雙方的紙面實力都了解了,這個時候能夠知道對方的動態部署、兵力配比,哪個方位兵力多,哪個地方防守弱就很重要了。然後再制定相應的對策就會自如很多,所以我認為這是孫子先說知彼再說知己的原因,這是由不同的作戰階段所決定的。

當然,不管是知彼在前,還是知己在前,孫子認為兩個都重要: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意思就是敵我雙方都了解,那麽我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註意,百戰不殆是不輸,不是說就一定百戰百勝,你可以用百戰不die(死)來記憶;只知道我方實力,不了解對方實力部署,那麽一勝一負,勝率50%;如果敵我都不了解,那麽每戰必敗,勝率為0。

最後,我還要提出一點,就是不管是知己知彼,還是知彼知己,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為啥?因為所有的資訊都是服務於知己的,我了解對方,也是為了計算出自己的勝率有多少,我這情況應該怎麽與對方博弈,所以最終是為了更好地得出自己的應對方法。

孔子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又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總之,知己最重要,知彼是為了更好地知己,別人對我的反饋,也能讓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反省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