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山村年戲入夢來

2024-03-16文化

多少年以前,莊戶人家很難看到戲——特別是在我們小山莊。只有在每年的正月初幾才能看到村裏人家自演的年戲。

莊戶人家,成年累月忙於農活,哪有時間從事戲劇演出?只有進了臘月,愛演戲的青年男女,才利用晚上的時間,搞一點排練。如果生產隊長開恩,每晚補貼個一分八厘的工分,也就不錯了。

有道是:樹林大了,啥鳥也有。這話一點不假。這不,百十戶人家的村子,一說要演戲,打鑼的,敲鼓的,拉胡琴的,吹笛子嗩吶的都來了;演主角的,當配角的也有了。每晚,在生產隊的場院屋裏,角落裏壘個土爐子,點些棒子穰。屋梁上掛一盞提燈,靠墻的桌子上放一盞帶玻璃罩的煤油燈。只聽鑼鼓騰嘣棱嘣;胡琴吱吱呦呦;學唱的咿咿呀呀,排練開始了。這樣,每晚都弄到深更半夜,第二天還要下地幹活的。

樂器,買一部份,自己做一部份。鑼鼓家夥,自己做不來,非買不可。小板胡,便用小葫蘆,鋸去兩頭◇把其中的一端蒙上一片薄薄的桐木板,找木匠做上豎竿、把手,找來細鋼絲,馬尾,松香,安裝、偵錯,一把胡琴就有了。京胡則用細竹筒,用蛇皮蒙住一端。有的還有罐頭盒做。竹板也是自己做的。搞伴奏的也不一定識譜,有的聽人家奏一曲,他那裏也就跟著拉下來。外行人納悶,內行人說,這是"耳音"。這種人對音樂特敏感。我曾想,倘若這種人能接受點音樂教育,豈不是"阿炳"第二?

演的戲大都是古裝的,沒錢買戲裝,就借老年人的壽衣,老年人也樂得往外借一一臨入土前,壽衣還派上用場,這也是老人們的福分。化妝用品更簡單,無非是一點胭脂、粉、幾點墨汁。演戲的時間一般是春節後的初三、四。地點也不固定,要麽在莊裏空曠處紮個台子;要麽在村頭選塊空敞的地方,高的地塊當台子,低的地塊做看場。找幾根木頭一紮,弄幾張秫稭箔將左右和後邊一擋,就算戲台了。演戲時,在戲台前上方掛兩盞燈一一記憶裏,最早是提燈,後來是汽燈。再後來便是電燈了,並且有了麥克風、擴音器。

鄉下,由於條件的限制,大戲是演不來的。從小看過的年戲,至今也都記得。古裝的有【借年】、【墻頭記】、【小姑賢】、【井台會】、【王定寶借當】、【王小趕腳】、【梁祝】等;現代戲有【奪印】、【李二嫂改嫁】等。現代京劇只能演選場,如【紅燈記】中的"聽罷奶奶說紅燈",【智取威虎山】中的"定計",【沙家浜】中的"養傷"等。有時還在正式開演之前來點歌曲、舞蹈、相聲、快板的。

角色,演正面的都搶著演。演反面的一一如"天不怕",大姑娘是不願意當的,只好男扮女裝。別說,還真像,不知內情的人還真看不出破綻。

晚要演戲了,這可是全村的最大新聞。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剛開始,看看戲,享受點文化生活,開闊點眼界,接受點教育。留下親戚看戲,增進點親情。全村老老少少,沒有一個不高興的。早晨一大早就有人搬個機子,或是弄塊當座位的石頭,在"戲台"前早早地占窩了。愛玩的年輕人整整一天都在"戲台"上,把鑼鼓家夥敲得震天價響。晚飯後快開演了,鑼鼓聲一陣緊似一陣,有經驗的人從鑼鼓聲裏就能聽得出開演的時間。

嘿,還別說,雖是業余的莊戶"劇團",還真有點韻味。台上演得認真,台下看得動情,演到精彩處,台下歡呼聲,鼓掌聲會響成一片。即使是雪後零下十來度,看戲的人們的心裏也永遠是火熱的。

演得好。我們莊的小劇團還到縣裏匯演過好幾次呢!

戲,充滿著鄉土味,鄉下人願意看,故事就好像發生在自己街上。【墻頭記】、【小姑賢】有利於家庭和睦;【李二嫂改嫁】使當時的人們懂得了婚姻自主……據說,有的村子演李二嫂的和演張小六的後來還真的成了夫妻呢。

戲,演完了。人們就又開始了新一年的農業生產。幹著活,人們談論著今年的戲,同時也都期盼著下一個新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