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元代戲曲家馬致遠 ,才華橫溢,仕途坎坷,最終成為「曲狀元」

2024-04-16文化

馬致遠,字千裏,晚號東籬 ,大都人, 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散曲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

01、才華橫溢,仕途坎坷

1251年馬致遠出生在一個富有且有文化素養的士族家庭,他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飽讀詩書,勤學六藝,遵循禮樂,對古琴藝術情有獨鐘。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於求取功名,1273年,孛兒只斤·真金被立為太子,曾向太子孛兒只斤·真金獻詩並因此而曾為官。

公元1285年元朝太子孛兒只斤·真金去世,馬致遠失去了靠山,馬致遠不得不離開元大都外放江浙行省務官。

在此期間,馬致遠參加了雜劇創作,寫了【漢宮秋】【薦福碑】他寫了【青杏子·悟迷】等雜劇。

後來馬致遠參加科舉考試,但屢次落榜,他非常苦惱寫下【金字經·夜來西風裏】:

夜來西風裏,九天鵬鶚飛。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一直到中年他才考中進士,在浙江省曾經擔任過官吏,他勤政愛民,興修水利鼓勵農業生產,後來他被提拔在大都任工部主事一職。

元朝的工部主要統掌諸色人匠總管府等官署機構,負責開展土地規劃、河道營運、橋梁修築等事務。經常深入基層調研,曾寫下【夜行船】:

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02、參加元貞書會,進行雜劇創作

公元1295年初至1297年初,已經45歲的馬致遠參加了「元貞書會」, 聚集當時比較有名望的文學家。

大家在一起吟詩作賦,馬致遠作為元貞書會的中堅人物,最後成為了大家公認的「曲狀元」。

馬致遠在參加這次元朝時期的文學盛會之時,與元代雜劇作家王伯成結為了忘年好友。與李時中、紅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寫【黃粱夢】雜劇。

03、歸隱,生活平靜安逸

1297年,在長達二十五年的仕途生涯中,馬致遠終於看破了世事滄桑與紅塵俗世,產生了歸隱之意。

他脫下了官服,走向了廣闊的田野,邁向了山間的幽林,築起了一間竹籬木屋。他如釋重負,寫下【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

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白發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茅廬竹徑,藥井蔬畦,自減風雲氣。

嚼蠟光陰無味,旁觀世態,靜掩柴扉。雖無諸葛臥龍岡,原有嚴陵釣魚磯,成趣南園,對榻青山,繞門綠水。

在隱居期間馬致遠的心態變得異常平靜,養魚,和僧人一起下棋吃筍蕨,以銜杯擊缶自娛,並樂在其中。他曾寫【撥不斷·菊花開】:

菊花開,正歸來。伴虎溪僧、鶴林友、龍山客,似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

在洞庭柑、東陽酒、西湖蟹。哎,楚三閭休怪!

種瓜、栽韭菜、飲酒、睡午覺,醒來之後吃一碗淡粥,非常愜意,馬致他還在【南呂·四塊玉】【恬退】中描繪他的隱居生活:

綠鬢衰,朱顏改,羞把塵容畫麟台。故園風景依然在。三頃田,五畝宅,歸去來。

綠水邊,青山側,二頃良田一區宅。閑身跳出紅塵。紫蟹肥,黃菊開,歸去來。

翠竹邊,青松側,竹影松聲兩茅齋。太平幸得閑身在。三徑修,五柳栽,歸去來。

酒旋沽,魚新買,滿眼雲山畫圖開。清風明月還詩債。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濟才,歸去來。

馬致遠病逝於1322年,享年71歲,死後葬於祖瑩。

04、文學成就卓著

馬致遠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的散曲有一百二十多首。有著【東籬樂府】輯本,作品也負盛名,收入小令104首,套數17套。

散曲思想內容豐富,涉及元散曲中的詠史、嘆世、歸隱、閨情、敘事諸題材,並各具成就,拓展了散曲的題材範圍。

藝術意境高、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詞采清朗俊雅而不濃艷。

【天凈沙·秋思】作於馬致遠中年時期,離家求取功名二十多年,馬致遠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低谷。

【天凈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被譽為"秋思之祖":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還有一首小令是馬致遠所作的「瀟湘八景」組曲之一,題目是【壽陽曲·江天暮雪】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馬致遠還寫了一些言情的閨怨詩其中一首獨守空房的年輕女子的哀訴是【落梅風·人初靜】: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沈時一般孤零。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擅長用嘆世超世的形式,虛掩其外,而憤世抗世的內容,則深寓其中。

馬致遠有雜劇十六種,存世的有【江州司馬青衫淚】、【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半夜雷轟薦福碑】、【馬丹陽三度任風子】、【開壇闡教黃梁夢】、【西華山陳摶高臥】七種。

【漢宮秋】是馬致遠早期的作品,也是馬致遠雜劇中最著名的一種,寫了王昭君出塞和親故事,其中有一段內容特別吸引人:

她她她,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她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鹹陽。

返鹹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黃昏;月黃昏,夜生涼。

夜生涼,泣寒螀;泣寒螀,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啊 ! 不思量, 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

文中寫漢元帝送走王昭君到匈奴後的感懷,透過一連串的疊句,嗟嘆了他內心的悵恨,給人以機趣盎然的藝術享受。

【薦福碑】也是馬致遠的早期劇作,寫落魄書生張鎬時運不濟,倒黴不斷。

甚至薦福寺長老讓他拓印廟中碑文,賣錢作進京趕考的盤纏,半夜裏都會有雷電把碑文擊毀。後來時來運轉,在範仲淹資助下考取狀元,飛黃騰達。

【青衫淚】是由白居易的【琵琶行】敷演而成的愛情劇,虛構白居易與妓女裴興奴的悲歡離合故事,中間插入商人與鴇母的欺騙破壞,造成戲劇糾葛。

在士人、商人、妓女構成的三角關系中,妓女終究是愛士人而不愛商人,或多或少表現出落魄文人的一種自我陶醉。

馬致遠的一生都是郁郁不得誌,漂泊無依,在官場生涯裏,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和人生的恥辱。

因此他創作出許多情節滌蕩起伏的雜劇和令人蕩氣回腸的散曲被稱為曲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