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羅誌田|認識那個復調的五四

2024-05-06文化

已經過去一百多年的五四運動是一個人們不斷記憶的「過去」,也是我二三十年來一再重訪和書寫的「現在」。2019年是五四的一百周年,那時曾集舊作編出一本【激情年代】(實際出版在幾年以後)。現在這本【復調的五四】是應香港方面邀約的繁體字版,對原第一章做了大幅修改,並新增了第四和第十二章。本書大體記錄了我在五四題目下的不斷努力,當然也並非簡單地把多年的研究原樣聚合,因新材料的發現及年齒日增帶來的感悟,也以新的面貌加入其中(如最後一章就基本是重寫的)。

【復調的五四】書影

新增的第四章進一步申論五四的復調特性,強調五四運動是一個從發生當時就開始被傳頌、記憶和詮釋的特殊事件。運動本身並非謀定而後動,而是在發展中完型。在其逐漸定型的過程中,本事與言說的纏結,是一個與生俱來而又從不離棄的現象。五四運動當然有其不約而同、眾皆呼應的主題,然也確實頭緒紛紜。史事本身的多姿多彩,導致了五四認知的多樣化。它就是一個復調的運動,其內部不同的聲音既各自獨立,又共同參與並形塑出一個更大的和聲。變化的史事需要發展的理解,豐富的史事需要多元的理解。既要表現出時代的「公言」,也當再現各種獨特的「私言」,以復調的方式表述復調的史事。

全書的通論部份(第二至四章)提示出一個共同問題,即五四運動究竟是不是一個可成一統的自足體系。從表面看,狹義的五四因其時間短而且訴求明確,似更顯自足。然而學生運動實際處在新文化運動的行程之中,其對整個運動的「覆寫」是清晰可見的。胡適愛說學生運動時瞬間湧現出四百多種支持呼應的白話刊物,更揭示出廣狹兩義五四的內在關聯——沒有此前新文學、新思潮的滋養和培育,驟發的學生運動恐怕不會在當時就「一呼百應」,並在此後持續得到呼應,以一個政治為主的運動在歷史上留下顯著的文化烙印。

新增的第十二章展現了廣義五四的終結。伴隨著政治倫理的轉換,五四人對政治本身及其與文化的關系也有過深思。這一根本性的思慮,涉及到何種方式更能改善中國的現狀以及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一度曾想疏離於政治的胡適最終走向接受政治解決的取向,經歷了充滿無奈的掙紮,或也可以說是與時代協商(negotiations)的結果。從五卅運動到北伐,中國逐漸進入一個「行動時代」:個人讓位於群體,政治壓倒了文化。言說的無力揭示出讀書的「無用」,宣告了一個以文化為表征的時代真正成為歷史。

我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其實英雄也可以造時勢,廣義的五四就最能表現時勢與英雄(知識青年)的相互塑造。若狹義五四抽離出來自成一統,不僅自身立足不穩,更會大大淡化整體五四的歷史存在和歷史意義。可以說,不論廣義狹義,五四都不是一個真正自足的體系,卻也在發展中漸成一統——

大體在五四時代結束之時,一個同質性的「五四」認知,已在約定俗成中逐漸成型,故五四確有自具其相的一面。但五四又是一個甫發生就被記憶和詮釋的運動,其含義長期持續發酵。人們記憶中的五四,在不同的時段和場域,表現出隱顯不一的選擇性,其構建一直在繼續。這樣一種多少有些自足又始終處於發展之中的情態,粗看已渾成一體,細觀則層次隱約可見,頗類石子入潭的景象,激起一片片相互疊蕩的漣漪。

徐誌摩曾描述擲石子入深潭的音響效果,頗可給我們以啟示:

拿一塊石子擲入山壑內的深潭裏,你聽那音響又清切又諧和。余音還在山壑裏回蕩著,使你想見那石塊慢慢的、慢慢的沈入了無底的深潭。

試想若在余音仍回蕩時再擲入一塊石子,便會出現兩次回音的繚繞;水中看不見的先後兩塊石子還在慢慢沈落,而水面可以聞知的余音卻已難辨彼此。

同樣的情形也表現在石塊激起的漣漪之上:此前投下的石子所激起之漣漪還在蕩漾,而後下的石子又激起新的漣漪。石塊雖有先後,兩次漣漪在視覺上卻是連線的,不排除前次的漣漪被一些人視為是新石子所造成,反之亦然。且觸岸之鱗波還可借力反蕩,與襲來的新波互動重疊(overlap)。

這樣一種波動不息的繁復層次雖是歷時性的,表現出來卻往往像是共時性的,因而也常被認知為共時性的。

歷史上那些帶有「禮失求諸野」意味的現象,借此可以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在中心區域已形成新的「禮」,而邊緣區域舊禮的余波仍在,故可尋覓舊禮的履跡。然而中心區域的新禮也會逐漸向邊緣區域延伸,當地出現的履跡不排除為新禮的沖擊所致,卻可能被看成舊禮的余波。尤其人之所見往往是他們想要看到的,對那些懷抱「禮失求諸野」願望的觀察者,即使真是新禮的履跡,也很容易被視為舊禮的余蔭。

在實際的歷史中,落水的石子可能不止兩三次,那些像是共時性的音波或漣漪,可能是歷時性的不同因素所造成。倘若石塊進入的是流水而非靜水,本有水聲和波粼在,就牽涉到外來沖擊的反應與內在既存理路之間的緊張,石子造成的音波和漣漪也因此而更復雜難辨。

具體到五四,由眾多支流匯聚而成的五四波濤,奔湧所至,必有回波,而各不相同(例如其流經上海,便與在成都激起的漣漪未必一樣)。像這樣歷史上相當特殊的事件,不僅當時的本事和言說,包括事後不絕如縷的後見之明,都在聲聲相應,形成一個互為因緣的復調樂章。故石子入水這樣一種「沖擊-反應」,既是啟示也是挑戰,要辨析那些音波或漣漪的成因,亦即履跡的「所以跡」,雖極不容易,又不得不為。

在學人的實際操作中,每項具體研究,大都是截取一段史事來進行探索。這種切片式的研究或是不得不為,但在認識、解讀和分析被截取的具體片斷時,卻不能看作是靜態的,而當註意梁啟超所說的,「每一段史跡,殆皆在前進之半途中,作若行若止之態」。只有註重單一史事那「若行若止」的動態及其與他人他事的時空關聯,才可能領會並表現出其靜中有動的精神風貌。

所謂「歷史長河」本是流動的,時而波瀾壯闊,時而細水緩流,甚或成為泛著微瀾的「死水」(此借用李劼人小說的書名)。有石入水,激流與靜水的漣漪不同,淺溪與深潭的音波也各異。流經五四那個激情年代的歷史長河,整體或如洶湧澎湃的奔流,而不太像靜止的深潭。但若切到具體的水面,其漣漪、音波,也不過程度之差。如劉鹹炘所指出的,「凡靜定,皆自一渾同中裁節而後見」。任何一個片斷都是周流變動中截取的一靜定,且必截取而後可見、可考察分析;但此所謂「靜」仍在動中,乃是變動之中「不行不止」的靜定(【莊子·天下】:「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或即本雅明所謂「辯證的靜止」,現象雖似凝固,仍可透視到動的姿態。

不僅史事片段需要放在更大的流動歷史背景中考察,對歷史全域的認識,也因截取的片段不同,而獲得不一樣的認知。換言之,每個史事片段不止是整體歷史的一個部份,它也可以折射出歷史整體本身。余師英時曾以「月映萬川」之因人而異來說人人對五四的看法不同,而萬川映月亦類石入水中,川不同則音波、漣漪也各異。尤其歷史是要見之於行事的,每個人在具體場域的所思所言所行,永遠是重要的。面對在時空中演變的五四,每個當事人、事後人和研究者,都有自己身臨其境的具體認知,人各不同。

一個個獨立又彼此因應的聲部構成了復調的樂章,這樂章又被一次次地演奏和詮釋。

五四的體相並非將各單一節點簡約串連起來,而自有其統整的一面。然單一的認知既是五四整體形象的一部份,又與其他眾多認知相伴相生、互為因緣;更因是置身其中的具體感知,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性。

這對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個時代、史事皆有其特殊的色彩。書寫五四的人,須遵循述史如史的取向,尊重時代、事件和人物的個性,使展現出來的五四不那麽整齊劃一。而那個豐富多元的復調五四,仍需置於歷史長河與世界格局中繼續體味,以獲取陳寅恪所說的「了解之同情」,並以「見之於行事」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雖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