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張江舟:當代藝術是延展的開放空間,水墨走出要自我松綁敞開胸懷

2024-01-08文化

【編者按】 作為水墨人物畫的領軍者之一,張江舟對傳統水墨語言在當代文化語境下的表現空間的拓展做出了長期不懈的探索,並形成了頗具當代性的個人化語言風格。對於水墨在當下存在的種種問題,他更願意跳出二元對立的思維怪圈,從水墨本身來看待問題,他強調水墨是中國畫的重要媒介,但同時也是一個形成了完備的、獨有的、自洽式價值體系的精神文化載體,承載了太多的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相較於始終糾結水墨的中國身份,他更願意關註當下的現實,感受內心的觸動,用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連線紛繁多元的現實世界。

◎張江舟

躺平一族——壬寅紅

紙本設色

248cm×129cm×2

2022

采訪者: 從您的水墨觀出發看來,今天「水墨」的內涵指的是什麽?(或者您認為何為「水墨」?)

張江舟=張: 一談到水墨文化,我就害怕。水墨加上文化二字,讓我頓生沈重之感,就會想到其背後龐大的文化支撐和其深刻的精神內涵。水墨是中國畫的重要媒介,不僅如此,它同時又是一個精神文化載體,承載了太多的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1000多年來,它已形成了完備的、獨有的、自洽式的價值體系,也因此,它似乎為後人留下了太多的規矩,以至於這支毛筆越來越加沈重。提起筆來,似乎就提起了中華5000年的精神文化。今天,我更願將水墨僅僅看作是一種媒介,與油畫、版畫、雕塑和當代豐富多樣的新媒材一樣,僅將此作為精神表達和觀念闡釋的媒介。我不願更多地講水墨自身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特質,因為這不是水墨語言的獨有特征。任何一種語言媒材,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內容和精神承載、情感表達的功能。何為水墨?水墨就是一種媒材,是一種有中國內容的媒材,在古代文人手裏,它是潛心怡性的工具,在當代畫家手裏,它仍然可以成為記錄生存體驗、傳達精神意緒的媒介。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別辜負了曾經的苦難

紙本設色

125cm x 125cm

2023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南·你是我的基利因藍

紙本設色

125cm x 125cm

2023

采訪者: 當下從創作、學術和市場等方面出現了一種聲音或感覺——「今天的水墨好像死了一樣」,您有相同的感受嗎?如何看待這種聲音?

張: 我知道你指的是當代中國畫,這話有點聳人聽聞。中國畫界似乎沒有這種危機意識,都在樂此不疲沈迷其中。你看,滿大街的名家展、精品展、老幹部書畫展,一派繁榮景象。當然,從各地雙年展、藝博會上看,當代中國畫似乎集體消失了,好像已被社會和市場拋棄了,但你放心,死不了。中國畫是民族文化的精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畫院聚集了一大批中國畫家,有國家財政養著,死不了。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大人的世界不美好

紙本設色

250cm x 260cm

2023

◎虛擬人生指·大人的世界不美好(作品局部)

采訪者: 水墨的概念,在學理上生成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現代藝術勃興之時。與固守傳統中國畫形式、技法和美學的保守派不同,現代水墨倡導用水墨重新演繹西方的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進而推助水墨藝術能夠與西方正在發生的藝術理論和現場迅速同步。然而這樣一來,水墨的內涵是否被弱化為一種單純的材料媒介,水墨背後承載的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以及文人精神是否就此消失?

張: 是的,改革開放開啟了現當代水墨藝術的行程,它是中國畫的延展狀態,之所以更願稱其水墨而不是中國畫,就是想將其與傳統形態的中國畫有所區別。我不否認現當代水墨受到了西方現當代藝術思潮的影響,尤其是上個世紀80年代,這種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簡單對接西方當代藝術不是水墨藝術的終極訴求。時至今日,中國現當代水墨已經形成了不同於古代傳統,也不同於西方的當代水墨形態,它是一種既與中華文化特質有著清晰的文脈關系,同時又有著鮮活的當代體驗,同時在語言形態上又融入了大量非文人畫傳統元素,因此也更具當代性,更具國際化品質。這是當代中國畫界最活躍,也是最具學術品質的部份,它是中國畫面向未來的應有姿態。對這支新水墨形態質疑乃至堅決地否定是預料之中的事,歷史一再地證明,新的出現必然經歷一段艱苦的磨礪。遠的不說,像徐悲鴻、蔣兆和、黃賓虹、林鳳眠、齊白石、李可染、黃胄、吳冠中等,都曾廣受質疑,但今天他們都已成為中國畫的經典。你更不必糾結於水墨會否弱化為單純的媒介,也不必擔憂水墨背後人文精神的遺失。水墨本身就是一種媒介,但同時它具有精神的承載功能,但對人文精神的承載不是水墨的獨有方式。油畫的筆觸、色彩、造型都有精神功能,任何語言形態既是媒介,又都是人文精神的載體。中華人文精神的表達不在於是否堅持了水墨媒材,而在於你是否具有中華人文精神的修為與積累,是否具有透過水墨傳達精神的能力。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孤獨真好

125cm x 125cm

紙本設色

2023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青春是件奢侈品

紙本設色

125cm x 125cm

2023

采訪者: 從世界性的視角來反思當代水墨,背後隱含了一種「中國中心主義」,當代水墨對於中國傳統繪畫而言是一種「次傳統」,對於西方現代藝術而言是一種「次現代」,而所謂「傳統藝術的當代形式」實際上是一種偏見。我們如何從水墨獨特的「中國性」和「媒材性」這一局限中解放出來,從而開啟一個更為開放的話語視野?

張: 我不懂什麽叫「次傳統」「次現代」。「中國中心主義」也好,「西方中心主義」也好,我認為都沒有走出中西二元對立的思維怪圈。我理解的當代藝術,首先是一個不斷延展的開放空間,無論是媒材的無限擴充套件,還是文化特質愈加人類化,都體現出不斷超越地域、民族的疆界,而面向一個更大的人類共同體。雖然近些年全球化一再受到地緣政治的幹擾,但互聯網科技的發展與套用,已經將我們的視野帶向了一個沒有疆界的廣闊視域。水墨材質的中國身份,猶如油彩起源於古埃及,油畫緣起於荷蘭一樣,不會有礙其國際化品質的建立。當然,中國畫界談傳統多,談繼承多,甚至對外來藝術,尤其是對西方藝術有抵觸,這是200年來積貧積弱形成的防禦心理作祟。其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當代中國畫已進入了一個自娛自樂的形式閉環,似乎愈加的遠離了鮮活的當代體驗。如何走出?關鍵在能否放下包袱,自我松綁,敞開胸懷。

◎張江舟工作室

采訪者: 在這樣一個價值觀與文化立場紛紜復雜且相互激蕩的時代,在當代藝術和水墨文化的雙向博弈之中,您在其中是如何選擇與判斷的?提出了怎樣的問題意識?這種問題意識受到了哪些內、外因素的影響或激發?

張: 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來自水墨自身的博弈,是傳統與當代的博弈,這種博弈既正常又無聊。100多年了,從來沒有停歇過,吵吵嚷嚷不絕於耳,淺顯的道理一再爭論不休,我認為這種爭論已不單是單純的學術問題,它異化了,它已成為既得利益者之間的利益之爭。太無聊了,我真不願為此再費口舌了。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我就是宅女

125cm x 125cm

紙本設色

2023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我太累了

紙本設色

125cm x 125cm

2023

采訪者: 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在實踐創作中您是如何發展出個人化的方法論和語言特征的?

張: 創作中順其自然是我的一貫方式。從語言層面上講,我早期的技能儲備很雜,油畫、設計、雕塑、連環畫都碰過。水墨又是我一直以來的主要工具,我做水墨的心態很放松,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只想把早期的儲備盤活,盤出一個像自己的東西。最近的東西有點不倫不類,沒想過要如何驚世駭俗,只是順其自然而已。即使這樣,也還是受到許多質疑。有人說,這些已經不是中國水墨了,更不是中國畫了。對我來說是不是都無所謂,為什麽要一定是什麽呢?自己過癮就好。對創作主題的關註更趨向內心的觸動。眼前的事看的多,想的多,諸如躺平、虛擬世界、元宇宙、戰爭、環保等,因為它距離近,感受最鮮活,觸動也最大,這也許是我還願意畫畫的基本動因。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南-像風一樣飄蕩

紙本設色

180cm×180cm

2023

◎張江舟

虛擬人生指南-別總盯著我

紙本設色

180cm×180cm

2023

(來源:庫藝術)

藝術家簡介

張江舟 ,當代水墨藝術家。現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俄羅斯國家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水墨研究】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