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代寶刀能夠削鐵如泥,為何科技進步後,如今的刀卻做不到了?

2024-09-29文化

雖然在民間流傳著,劍為百兵之王的說法,但在真正的歷史舞台上, 在兵器譜中大放異彩的確是刀。

十八般兵刃中「刀」的排名為第一,絕不是因為「刀」字讀起來朗朗上口,實在是因為在中國古代兵器中, 「刀」的地位是最高的,用的也是最廣泛的。

而「寶刀」更是成為無數人心中夢寐以求的寶貝,常常心向往之。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金庸的小說,對那句 「寶刀屠龍,武林至尊。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肯定耿耿於懷。

都想自己真正擁有一把寶刀闖蕩江湖,大殺四方。因為寶刀的珍貴不僅在於它象征著權力與地位,還在於它削鐵如泥的特性。

(小說中的屠龍寶刀)

那麽鋒利的寶刀到底體現在呢?在【水滸傳】中「楊誌賣刀」的橋段裏,施耐庵有過精彩描述,稱此刀(楊誌的寶刀): 「砍銅鐵刀口不卷、吹毛斷發、殺人不留血漬」。

「砍銅鐵刀口不卷」充分說明寶刀的質地優良,並非普通銅鐵鑄造而成,「吹毛斷發」則形容此刀鋒利,至於「殺人不留血漬」,則帶有一點廣告成分,因為人血和一般動物血的粘合度並不高,不會輕易的粘連到相對平滑的刀刃上。

但不管怎麽說, 古代有寶刀一說是確定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寶刀還相當鋒利。

但寶刀「削鐵如泥」究竟是古代人為寶刀做的廣告,還是煞有其事?

(【水滸傳】中楊誌的寶刀)

而且我們還需要追問:古代寶刀能夠削鐵如泥, 為何科技進步後,如今的刀卻做不到了?

一、從刀的發展歷史看確實有寶刀存在

查閱史料可以發現, 最早的刀是作為工具出現的。 比如在殷墟侯家莊西北崗,曾發掘的「刀斧葬」裏的銅刀,經鑒定是商代中晚期人們隨身攜帶的工具,主要作為屠宰類的工具。

春秋戰國時期,刀才作為正式武器出現。

而且刀的主要發展在東漢末期, 冶鐵煉鋼技術有了顯著進步,這時候出現了環首刀。

例如在湖南長沙東漢墓出土的鐵刀,長度超過1米,其中金盆嶺墓出土的竟長達1.285米。

(湖南長沙東漢墓出土的鐵刀)

在河南陜縣劉家渠東漢墓, 出土的環首長刀, 配有漆木鞘,刀柄兩側用木片夾起來,在刀的環首上還纏著絹布,外纏粗繩增加了握柄時的摩擦力。

由於刀的實際作戰效果最佳, 到了三國時代,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中就只有刀了 ,刀的制造也更加精良。

魏王曹操曾在建安年間(106—220年) 命手下人打造了五把百煉刀,費時三年。刀上分別 裝飾著龍、虎、熊、鳥和雀形紋樣,作為標誌。

(漢代環首刀)

南朝時期的陶弘景撰寫了一本【古今刀劍錄】,這是最早記述刀劍的著述。 書中不僅介紹了中國最早的灌鋼冶煉法,還記錄了古代刀梁武帝朝代的寶刀數目,並對每一把刀的名稱、尺寸、鑄造過程以及銘文等,都做了詳細的敘述。

宋時期,刀的制造是刀制造歷史的高潮 ,成書的【武經總要】記載的刀已經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還出現了護手,與現代武術用刀非常相近。

而且刀種類也非常多, 比較著名的有手刀、 掉刀、 屈刀、偃月 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等,歷史上著名的「 大夏龍雀」就出自此一時期。

據傳是十六國大夏主赫連勃勃命人督造的, 因刀環作出龍形和雀形的裝飾而號稱「大夏龍雀」。 當然也有傳說這刀為夏朝帝摯所造,因大夏龍雀顧名思義有夏部族首領的意思。但這畢竟只是傳說。

(大夏龍雀)

元代以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繁榮 ,緬甸刀、波斯刀和日本的「 倭刀」大批輸入中國, 對中國造刀型式、工藝都有很大影響。

日本、北韓、印度支那半島諸國的刀制受中國影響很深, 有的尺寸、形制都和中國刀相同.

明代軍隊雖然裝備大量火器, 但軍中仍裝備許多長柄的大刀,主要用來砍馬。

(明代砍馬刀)

清代稱長柄刀為大刀,而 把雙手持握的短柄長刃刀叫作長刀, 清軍幾乎人手一刀。

辛亥革命以後,冷兵器已經不多使用, 但許多地方軍隊仍然裝備大刀。 比如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喜峰口和日本軍交鋒,就使用大刀砍殺了許多本侵略軍。

可惜的是到了當代除了一些藏家還對古代的刀感興趣,刀的作用多用於藝術舞台和民間鍛煉,而刀已經失去了作為大眾武器的作用, 徹底結束了歷史舞台。

(喜峰口中國軍隊用的大刀)

透過以上對刀歷史的簡單總結, 可以肯定古代絕對有寶刀存在,而且存世還相當多。

因為刀與寶劍不同,劍在古代主要起到裝飾作用, 佩劍也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 ,由於劍偏薄且易斷,因此在古代並不是作為主要武器存在的。現代人覺得劍比刀重要,實在是受到了武俠小說的欺騙。

與劍不同,刀出現後不久就作為武器存在,而且作用越來越大,而且隨著古代冶鐵和鍛造技術的不斷提升,刀的質素也跟著相應提升。因此古代寶刀的數量基本可以肯定比名劍的數量要多。

至於說到寶刀削鐵如泥是否為真?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煉鐵)

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冶煉水平有限,對金屬元素的劃分並沒有現在這樣細致入微, 人們習慣性地將金銀銅鐵等概括到「鐵」的門類。

這麽一來,「削鐵如泥」裏面的「鐵」,就不僅僅是生鐵、鑄鐵等鐵制品,也有可能是硬度更低的銀、銅等金屬。

而本體為鉛錫合金的青銅刀劍, 憑借自身更高的硬度,與一些硬度較低的「鐵」對拼, 確實可能造成破壞性效果, 說「削鐵如泥」也可以成立。

到了宋代以後,冶鐵技術有了顯著提升,宋朝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高峰。 而與之關系密切的 兵器水平也隨之達到了一個發展高峰。

據史料記載,宋朝制造兵器的水平十分高超。在出現了專本的制造作坊,而且不止一個,在京師就有兩個,而且還有專本的管理部門,分工非常明確。

(宋代的兵器工匠)

因此在這種條件下生產出來的兵器質素自然是得到保障的,所以我們會問一個問題; 寶刀能削宋朝的鐵器嗎?

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能。

首先產品質素難以達標。 宋朝工匠的行業在當時是不受到重視的,因此工匠主要包括兵匠、戰俘、征發、罪犯、當行、招募等幾種,兵匠為主,兵匠不足的時候就雇用民工。由於這些手工業內部份工細致,保密性又強,但卻以並非專業出身的廂軍兵匠為主來從事兵器生產,自然其質素是得不到保證的。

其次督造制度形同虛設。 這是宋朝官僚制度腐敗的原因造成的,雖然兵器制造有嚴格的要求和制度,但都沒有嚴格執行。以同時期的金朝為例,金史記載金國制造的兵器上都有工匠的名字制造日期等,其目的是為了日後損壞追責。

(宋朝官場腐敗圖)

而宋代兵器制造則缺少這一細節,只求數量,並不過問質素,大多不去檢查所收軍器是否實用。 所以兵器質素嚴重不合格。

最後一個原因是工匠不情願工作無法完成生產目標。 雖然僱用工匠雖在某種程度上是自願的,但一入官營手工作坊就因為各種原因喪失了自由,並且待遇極差,官府甚至還以種種借口克扣,一些工匠不堪其苦,因此總有逃跑的事件發生。

史料記載宋神宗熙寧年間就 發生了斬馬刀局數百工匠的暴動事件 。其原因就是因為征召的新工人並非情願,而且勞役及其辛苦無法忍受所致的。

(宋朝斬馬刀局數百工匠的暴動)

從以上三點可以總結出即使是兵器制造最為發達的宋朝, 其制造出來的兵器也多不合格,如果用精煉出的 寶刀與這些兵器對抗,寶刀一刀下去, 肯定也會出現削鐵如泥的情況。

三、為何科技進步後,如今的刀卻做不到了?

至於說到為何科技進步後,如今的刀卻做不到了?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現在的冶煉和鍛造技術都非常先進, 鐵器的質素和硬度都較之前有了大振幅的提升, 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就算有精煉出的的寶刀,也沒有能讓寶刀削鐵如泥的「鐵」了。

這說明了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 可以批次生產制造出高質素的寶刀。沒有了與寶刀對比的劣質「鐵」

寶刀的神話也在今天被宣告破滅。

(寶刀屠龍)

也可能有人特別喜歡寶刀,花大價錢集現代加工、材料技術於大成造一把「削鐵如泥」寶刀,但制造出來做什麽?

顯擺嗎? 寶刀的作為身份象征的時代已經結束, 你提著寶刀在大街閑逛,城管肯定修理你。

打仗嗎?在熱兵器的時代,一把寶刀顯然沒有一把過氣的五四手槍管用?

那麽就只有一種功能了,就是欣賞作用了。

(博物館的展品)

在熱兵器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寶刀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但它在歷史中的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

寶刀承載了我們的武俠夢,承載著我們對國家富強的美好願望。

好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原非昔日可比, 在強國夢下,我們有了比寶刀更為厲害的航母、導彈。

最後值得說一句的是:寶刀,你們可以在博物館賴恩享晚年了!

你的責任,我來守護!

參考資料

六神磊磊.為何沒人懷疑倚天劍屠龍刀的質素[J].傳奇故事, 2017, 000(006):P.29-29.

王殿華.千錘百煉說寶刀[J].百科知識, 2013(8):3.DOI:CNKI:SUN:BKZS.0.2013-08-010.

李夢白.刀和劍的那點事[J].大科技.百科探索, 2015, 000(005):P.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