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生命的本質是什麽?生命是如何誕生和前進演化的?

2024-06-28文化
生命的本質是什麽?生命是如何誕生和前進演化的?說到前進演化,我們很容易想到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今天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被奉為真理,但哲學家柏格森在【創造進化論】中提出了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進化論思想,不僅如此,柏格森在這本書裏面,還挑戰了愛因斯坦的時間理論,並且,柏格森還憑借這本書【創造進化論】,獲得了192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能同時挑戰兩位科學大師的核心理論,並獲得諾獎的承認,相信你應該有興趣了解一下。
接下來,我們就結合【創造進化論】來展開介紹柏格森的哲學思想。內容有點抽象,請耐心看完,或許會顛覆你的一些認知。
自然選擇,適者生存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思想,而柏格森要批評的恰恰是這種思想。生物的前進演化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是個體創造的結果,生命的本質不是被動地適應環境,隨機地等待自然選擇,生命的本質是創造,生命是一個不斷創造新形式、新經驗和新價值的過程。
生命不僅僅是存在,而是在不斷地超越自身,創造新的可能性。柏格森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有什麽根本的區別,最重要的是視角的差異,一個是從自然學科,生物學上談論進化論,一個是從哲學上談論進化論。達爾文從生物學意義上闡述了前進演化的規律,而柏格森則跳出了傳統自然科學視角,從哲學的視角給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柏格森之前,或者在20世紀之前,對世界的解釋,西方存在三種傳統哲學觀: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和康德的先驗主義。柏格森認為,這些理論都無法自圓其說,都無法完整地解釋生命的本質。首先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把物理現象歸結為心理現象,唯心主義哲學家貝基利提出了「存在即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思想,用主觀意識來說明客觀事物,說世界只存在於人的大腦感知、觀念和意識中。但是,唯心主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物的存在,但是它的問題在於無法解釋外部客觀世界的規律。太陽東升西落、月有陰晴圓缺,自然四季變換,這些自然規律怎麽來的呢?
這些自然規律顯然是不受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大腦顯然無法改變四季的變幻,我們可以用感知去解釋外物,但是我們很難用感知去解釋抽象但客觀的規律,這是唯心主義的問題。
其次是唯物主義,柏格森認為,傳統的自然科學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和機械論基礎上的,所以理論自身就帶有狹隘和局限性。唯物主義把心理現象歸結為物理現象,把主觀感覺視為客觀事物的銘印。比較經典的就是哲學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論」,洛克認為人出生的時候大腦就像一張白紙或者白板,是後天的經驗在白板上描繪了不同的色彩。
亞里士多德做過一個「蠟塊」隱喻,他說,感覺是感性靈魂的一種機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質料,正如蠟塊一樣,刻有圖紋的金屬作用於它的時候,它接受的是印紋,而不是金屬本身,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或者心靈有認識的能力,但自身不會產生知識,感覺和思維都是在外部物件作用下發生的,後人把這個隱喻稱之為:蠟塊說。唯物主義把心理現象歸結為物理現象,是以「外物刺激-心理反應」的模式來研究意識。但唯物主義無法解釋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即便今天我們把大腦皮層的那些原子分子運動全部都研究一遍,我們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或者大腦無法感知到真實的外部世界,或者大腦的原子分子確實存在某種無法解釋的奇跡,是外部世界的縮小版。這是為什麽呢?
陳嘉映老師在「解釋鴻溝」紀錄片中舉過一個例子,當我們眼睛看到紅色的時候,其實我們大腦只是透過眼球感知到了一種光波,那我們感知到的「紅色」在哪裏呢?在眼球、大腦、神經元中,其實都不存在「紅色」這種東西,紅色在外界只是一種光波,在大腦中也沒有一種神經元叫「紅色」,紅色究竟在哪裏呢?其實,我們無法用物理或者生理的話語去解釋主觀意識和體驗。陳嘉映老師說,神經活動和意識活動之間的解釋鴻溝並不是主觀與客觀之間的鴻溝,也不是相關性與因果性之間的鴻溝,單純確定致動因不等於提供解釋,解釋依賴於致動因和結果之間的經驗網絡或科學理論,在關註機制解釋之外,我們還要關註敘事解釋。
同樣的,柏格森也認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遇到的困難在於,心理現象和物理現象是不能相互還原的,用適用於物理現象的形式難以說明心理現象,用適用於心理現象的形式,難以說明物理現象。所以,純粹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好像都無法給出對世界完整的解釋。因為物理現象和心理現象之間的解釋體系存在根本的差異,這個我們後面展開。為了協調物理現象和心理現象,後來康德提出了「先驗哲學」,對它們之間的矛盾進行了綜合統一。康德是西方近代偉大的哲學家。康德提出了人類知性的先驗範疇,也就是我們大腦具有某些認識的先天形式,它們是先於經驗感知就存在的,同時它們也是讓我們認識外部世界的基本框架。
先驗主義把我們從自己的認知結構所借來的先驗形式作為媒介以知覺事物。這些知性的先驗形式包括四類一共12個範疇,四類範疇分別為:量的範疇、質的範疇、關系的範疇和模態的範疇。這個我們在之前的康德哲學系列中有詳細解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翻看之前的內容。
先驗主義調和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把認知形式歸於認識主體,但同時也承認了事物有一定的自主性,這些自主性是不可知的,超出了人類知性的範疇,康德稱之為物自體不可知。所以,康德的先驗哲學看似調和了唯心和唯物的矛盾,但也徹底分離了表象和物自體,康德認為,我們只能認識世界的表象,而無法認識世界本身,也就是物自體的世界,因為我們無法拋棄知性的先驗形式去認識事物。
而後來的哲學家黑格爾沿著康德的思路,彌補了物自體不可知的缺陷,但又陷入了徹底的唯心主義。黑格爾認為直接的感知經驗看似最豐富的,實則最貧乏的,感性是假象,理性認識到的才是真實,普通的理性還不夠真,要上升到他的辯證理性才是真。那如何才能認識世界呢?柏格森認為,其實不管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還是先驗主義,其實都陷入了一種思維的陷阱,都認為我們的思維可以把握外在的事物,柏格森一開始就否定了這種方式,否定透過思維可以把握生命本質的可能性。
他說,我們純邏輯形式的思維,不能闡明生命的真正本質,不能闡明前進演化運動的全部意義。思維是生命所產生和創造的,只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對特定的事物發揮作用,思考只是生命的一種表現,或者說是一個側面,它又怎麽能夠把握整體的生命呢?承認思維可以把握生命,那麽就意味著承認部份可以把握整體。柏格森舉了一個例子,就像我們透過研究海灘上鵝卵石去推論出波浪的形狀,我們只能管中窺豹,在思維的各種範疇中,無論是單一性、多樣性、機械因果關系,還是知性的,目的性,都不能準確描述生命、個體性是怎麽樣產生的,在什麽地方消失。
那如何才能把握生命的本質,生命是如何前進演化的呢?答案不是思維,而是直覺。柏格森認為理性是假象,感性、直覺才是真實的,我們要從原始感性中推究出理性這種幻覺的起源。那柏格森是如何提出和論證自己的思想的呢?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贊收藏和關註我,我們下一期內容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