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56)處世方面成語「自知之明」

2024-06-12文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

「自知之明」即由文中提煉而出。意思是:要實事求是地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否則,不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就會蠻幹。那樣就會給自己帶來傷害。古人非常重視「人貴有自知之明」,認為「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飛;文理未明,不可以並兼(自己的羽翼還沒有豐滿,不可以高飛;禮義儀節尚未弄明白,不能夠統一天下)」。秦惠王就懂得這一點:他想吞並天下,但考慮到秦國的條件尚未成熟,就沒有冒進。」(史記·蘇秦列傳)

① 「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孟子·盡心下)

引文的意思是:這種人你要批評他又舉不出什麽過錯來,要指摘他又無可指摘,與世俗同流合汙,平時似乎忠誠老實,做事似乎很廉潔,大家都喜歡他,他自己也以為很對,但是與堯舜之道格格不入,所以說他是傷害道德的壞人。」

「自以為是」即由文中節出,指自以為很正確。作為成語,形容主觀,不虛心,妄自尊大。使用時多含貶義。這「自以為很正確」並不壞呀?何以作為成語就帶上了貶義呢?這是因為有這麽一種人,整個鄉裏都說他是厚道人,無論到哪裏人們都把他當厚道人看待,而孟子卻認為這種人是傷害道德的人。

有一個人叫萬章,他不理解「為什麽這種人是傷害道德的人?」就向孟子請教,上述引文就是孟子回答萬章的話。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就是:這種人並無「仁義之實」卻能把他的邪惡之處隱蔽起來。他們外貌忠誠謹慎,實際上是欺世盜名之人。這種欺世盜名之人「自以為很正確」,自然就不是「真正確」了,因此就帶上了貶義。

②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絕四種弊病:不憑空猜想,不一意孤行,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論語·子罕)

引文是孔子弟子贊揚孔子的話。這幾句話說明孔子處世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絕不是沒有原則,人雲亦雲,而是以實行仁道為己任,唯仁道是從。由此又可知:此語與「自以為是」不相同的。【史記·孔子世家】亦載有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