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凳」是怎麽來的?看看「接地氣」的凳子

2024-04-05文化

如果說,椅是高雅的,凳便是低俗的;椅是儀式,高貴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凳是家常,無拘無束,接地氣的代表。

那麽,這麽接地氣的凳子到底是怎麽來的呢?

「凳」是怎麽來的?

「凳」是怎麽來的呢?一個字「蹬」,早期的凳還只是一種床前踏具,即「蹬具」,是放在床前方便登床的。

明清時代出現的凳形式多樣,可以根據它外形的方圓細分為方凳、圓凳六角凳等。

根據造型的特點又可以分為有束腰、無束腰,細分的話則可以分為方凳、圓凳、條凳、馬紮、腳蹬、坐墩等造型,無論是哪一種,相對於椅子「正襟危坐」的氣場和「嚴肅」的姿勢,凳子更加接地氣。

中國古代起居方式,在南北朝前,仍是席地而坐。至南北朝,尤其是北魏佛教的興起,西方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逐漸傳入中原,因此,愈來愈多的高坐具出現了。

至唐,繪畫中的宮廷仕女們,便經常坐在精心雕刻和裝飾的凳子上了。杌凳較之帶靠背椅更為輕便,可見凳類坐具是中國古代能工巧匠在民族融合的基礎上,透過總結生活經驗而設計改進的。

交杌

早期的凳子其實就是胡床,也就是開頭所說的馬紮,多是織物座面,這也就為後來坐具的藤編軟屜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因為凳子用料簡單,結構穩健,一經出現便風靡民間,有被當做上馬上轎的輔助踏凳,可坐又方便攜帶,用途廣泛,到了明清時期已經發展出成熟的體系,有著各種器型的凳子。

▲北齊,楊子華【校書圖】局部

交杌可以說是與馬紮的另一個名稱,而此張交杌更是與一般織物座面的馬紮不相似,在結構上也是大為不同,首先因為座面為硬屜,所以本件交杌以木框作椅面,折叠時須向上提折,設計頗為精巧,別具一格。

上折式交杌的結構復雜,交杌面以直欞組成木框,木框中縫下有支架,並用銅環與木框連線。木框放平可就坐,支架恰好落在椅腿相交處,使椅面得以保持平正並承荷重量。因結構如此,故交杌折叠時,椅面必須向上提折,和一般的交杌折叠時椅面軟屜向下折夾在椅腿之間,方向恰好相反,可以說是一張十分經典的交杌。

方凳

凳子的形狀很豐富,到早期一般多是長方凳,到了明清時期才逐漸流行其豐富的座面形狀,有方形,圓形,梅花形,六角形等,可以說是十分豐富。

方凳,屬於中國宋元以後家具椅凳類。方凳,在日常生活之中普遍使用,四條腿支撐起一個平面。簡單輕便,用途廣泛,坐著可從四方入位,坐姿多變,不必拘束。

條凳

大小長短不一致,最常見的日用品,尺寸較小,面板厚寸許,統稱「條凳」,北宋時已定型。

常見的造法為加大條凳用材,腿足上端開口甚深,可以銜夾寬大的牙條和牙頭,用加大銜夾接觸面的辦法取得牢穩的效果,牙頭加大了,也為雕飾花紋增添了面積。

大條凳門凳是長凳中最笨重的一種,固定放在大門門道兩旁,極少移動,它的面板極厚,有時甚至用方木造成。

有的牙條下還安長棖,加強聯結,使四足更為穩固。

鼓凳

鼓凳可以說是古代女子的一類閨中坐具,腿足外鼓,通透空靈,外形看似無繁雜雕飾,當整器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股濃郁的清式宮廷坐具,具有清新脫俗的典雅氣質。

朱門繡戶,鼓凳芳蹤,其身形雖小,卻是中式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足以顯示出生活的修養、品位、雅趣,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腳凳

古代的「凳」字,最初並不指坐具,而是專指蹬具,把無靠背坐具稱為凳子是後來之事。

漢劉熙【釋名·釋床帳】說:「塌凳施於人床之前,小塌之上,所以登床也。」顯然是一種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的腳踏,又稱腳凳。

腳凳常和寶座、大椅、床塌組合使用,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還有搭腳的作用。

一般寶座或大椅坐面較高,超過人的小腿高度,坐在椅上兩腳必然懸空,如設定腳凳,將腿足置於腳凳之上,可使人更加舒適。

其形制是在平常腳踏的基礎上將正中裝隔檔分為兩格,每格各裝木滾一枚,兩頭留軸轉動。

人坐椅上,以腳踩滾,使腳底中湧泉穴得到摩擦,取得使身體各部筋骨舒展,氣血流通的效果。

凳子說普通,

但其實並不普通,

這些凳子凝結這古代人的智慧,

更濃縮了各個時代的文化精粹,

小小的凳子,

數千萬種的形態,

當真可以算的上「絕」。

*文章來源紫翔龍,圖片紅橋紅,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紅橋紅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