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陶淵明的桃花源,在日本偏僻的鄉下成為現實:美秀美術館

2024-04-01文化

京都東北側的滋賀,一直是個低調的存在。

滋賀有美麗的琵琶湖,也有一個來源於中國古文靈感的美術館:美秀。

你一定背誦過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美秀,就是這樣一座,鏟平一座山頭,由一條隧道聯通外部世界的美術館。

貝聿銘

美秀美術館的設計師,是大名鼎鼎的貝聿銘。

這位大師的作品,遍及全球,我去過北京香山飯店,蘇州的蘇博,多哈的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而這座位於日本滋賀的美術館,有很強的貝氏符號,但也融合了不同以上是四座建築的東方理念。

但凡出色的建築大師,很會使用魔法:創造出結合文化、地理空間環境和自己風格的建築。

美秀的設計理念,取自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中的漁夫發現仙境樂園——桃花源的故事。

美秀美術館

流線上狹長的金屬隧道與懸索大橋蜿蜒展開,來訪者徐徐深入,最終「豁然開朗」,猶如夢境。

美術館正館面積有百分之八十埋在地下,而建築外部則采用復原自然的方法,用幾何圖形編織而成的玻璃屋頂延至石灰巖的墻面,讓明亮的陽光註入室內,柔和地包圍著每一位到訪的客人。

深山藏古寺般的效果,是這種以山中藏館的方式,營造出一種層層遞進,豁然開朗的效果。

為了修建美術館,設計師與投資人移開一座山頭,最終成就了大師的名門之作,建築是藝術,這個觀點再次被坐實。

說起為了建築改變地貌,又想起安藤忠雄的地中美術館,不也是為了建造獨一無二的輕混建築,挖開山頭,把鋼筋混凝土深埋地下麽。

無論雨天晴天山霧朦朧,還是春夏秋冬四時變化,山中的美秀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美。

但美秀美術館並非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築,原因是開挖地下空間是非常昂貴且緩慢的工程,同時對自然環境破壞嚴重。

於是貝聿銘采取了先蓋房子後填土的方法,最後種上與原始山林相適應的樹木,這樣在保證不破壞環境的同時,讓建築與環境天然合一。

其次是為了解決交通又盡量不破壞山谷的地理環境,貝聿銘在兩山之間建了一個長達200米的隧道,透過一座120米的吊橋將隧道與美術館入口銜接起來。

走上幾級台階,就是美術館的一層,這裏有絕對的對稱美和幾何美。

配有多邊形的頂部天窗,從上面灑下的光線富有靈魂。

因此,晴天下參觀美術館,是最佳時間,因為光和倒影,會讓三維空間內呈現更豐富的表現。

拍照機位

山洞隧道接近美術館一側

出了山洞大橋上

美術館大門內兩側

藏品

美術館的主人是神慈秀明會的創始人。前往美秀的巴士,在美麗的山路中穿行,中間就會經過神慈秀明會。

在美術館一層,也能望到對面山頭上神慈秀明會的主堂。

神慈秀明會創始人是位很有審美天賦的女性: 小山美秀子。

她的先生,是哲學家、精神導師岡田茂吉,倡導「真正的文明世界即美的世界,換言之藝術的世界」。

細細琢磨這句話,能感受到這對夫妻對美極致的追求。

美秀的藏品涉獵全世界的古老文明,其中幾件中國青銅器格外親切。

但要我說,建築本身,是讓人看不夠的最大藝術品。

超出期待的素食三明治

日本的美術館,都會有自己的咖啡廳或者餐廳。

美秀在接待大廳有餐廳,在本館B1有家咖啡廳。餐廳提供餐食,咖啡廳提供簡餐。

食物以素食為主,食材簡單,容易讓人低估了它的味道。

形容食物好吃,不需要有過多華麗的詞藻。

工業化生產背景下麻木了的味覺,在可以嘗到食物本身味道面前,被完全征服。

因為餐廳排隊,我們轉到了本館咖啡廳吃簡單的午餐。

這裏只提供三明治、甜品和飲品。

所有食材的種植過程,不添加農藥化肥等一切不純物質。

一口接一口,有麥子香,有西紅柿的酸,也有柿子椒的清甜。

「美味即美麗」,好好地對待每一口食物,眼睛就會清澈,皮膚就會潔白有彈性。

藝術品充盈人的內心,食物保養人的軀體,這座猶如桃花源一般的美術館,真的處處有妙想。

美秀美術館

門票:1300日元

官網:https://www.miho.jp/zh-CN/

交通:JR從京都到石山站,乘坐往返帝產巴士,一天7班,單程1小時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