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城山,相信有很多人會不由自主脫口而出「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這句經典歌詞,這首【新白娘子傳奇】中的插曲不僅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記憶,更是讓人記住了青城山這座充滿著神秘色彩的道教名山。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時候名為「天倉山」,相傳在軒轅黃帝時期,有一個名為「寧封子」的高人在青城山修道,他曾傳授軒轅皇帝禦風雲的龍蹻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直到唐開元十八年(730年)才更名為「青城山」。
關於「青城山」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諸峰環繞,狀若城郭,故名「青城山」。又因山中幽深清靜,故有「青城天下幽」之稱譽,也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第二種說法是唐代時佛教發展迅速,佛教和道教之間在山上發生了地盤之爭,官司打到了皇帝那兒,唐玄宗信仰道教,就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卻將「清城山」寫成了「青城山」,所以就改為「青城山」。山上至今還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
青城山的歷史相當之悠久,據史載,早在秦時就有道士入川采藥修道,至西漢,山中已有不少宮觀建築。東漢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張道陵來到了青城山,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孫,相傳太上老君降臨蜀地時傳授張道陵「正一盟威之道」並授以「三天正法」,命其為天師,囑其掃除妖魔,救護生民。張道陵就此創立了道教,尊老子為教祖,以「道」為最高信仰。此後,他率弟子以符水、咒法為人治病,並授民取鹽之法,百姓得其益,奉之為天師,弟子戶達數萬。他所修建的八景宮也成為當時著名的道家洞天福地,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五洞天"。東漢永壽二年張道陵在青城山羽化升仙,時年123歲。
到了三國時期,葛玄奉蜀主劉璋之命入川行醫,居鶴鳴峰修道並在此羽化升仙。此後,歷朝都有高人隱修於此或著書立說或修煉成仙,使得青城山一帶成為了神仙之府,遂有"神仙都會之地"、"天下第一洞天",以及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中「最具仙氣」的美稱。唐玄宗曾親臨此山問道求仙;宋真宗也曾在此祈雨而應驗;清康熙、乾隆等皇帝亦數度巡幸並留下了大量詩章墨寶和碑刻。
動車到達青城山站後,在出站口邊上乘坐101公車直接到達青城山景區站,步行大約一公裏左右到青城山的前山。途中會經過青城山的新山門,它是一座高大簡潔的三角形建築,是青城山的標誌之一,山門上的「青城山」三個大字是張大千先生手筆。中間通道上方繪有巨型太極圖,既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也是道家文化的象征。
青城山分為「前山」與「後山」兩個景區,前山主打「人文景觀」,後山主打「自然景觀」。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問道青城山,所以,前山才是我的重點,為了節省體力,我選擇了乘纜車上山然後再步行下山的路線。
建福宮是青城山著名的道教宮觀,也是遊覽青城山的起點。宮觀建立於唐開元十二年,當時名為「丈人觀」,為「五嶽丈人」寧封子的道場,宋代改名為「會慶建福宮」。現僅存的兩院三殿均為清光緒年間重修的。大殿內供奉著五嶽丈人、太上老君、東華帝君等諸多道教名人。
建福宮的四周林木蒼翠,濃蔭蔽日,在雲峰嵐氣的懷抱中尤顯清幽。大門上的一幅楹聯:吹笛天寒玉華更控青鸞住,緣雲路近杜老倩除白發來。寓意建福宮的位置是仙氣雲集之所,文人向往的聖地。
青城山的山門是青城山一大標誌,建築結構富有道家特色,竹木結構,古樸自然。山門上有「青城山」三個金色大字,內墻之上還有張愛萍上將的手書「青城山幽子規啼」。山門的背面除了「青城天下幽」之外,還有一幅宛如仙境一般的青城山全景畫。
過了山門,眼前是群峰起伏,林木環繞,蔥蘢幽翠的景色,小橋、溪水、亭閣點綴其中,宛如仙宮。青城天下幽,古人誠不欺我!
位於清溪之畔有一精雅茅亭,這便是青城山有名的「雨亭」。相傳唐上元二年(761年)秋,客居成都草堂的杜甫來遊青城山,剛進山門便遇大雨,杜甫便在山道邊古楠下避雨,後來人們便在此修了一茅亭以供遊人休息避雨。茅亭的結構特別有意思,以枯樹為柱,以樹皮蓋頂,以枯枝古藤為裝飾。寓意道家「道法自然」。雨亭上的對聯是取自王維的【山中】: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衣。
青城山的遊山道上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亭閣,其造型或三角或四方、或六角或八卦。眼前的這座「天然閣」為三層六角八卦騎檐的亭閣,以原木留皮為柱,老木為依,生樹構架,枝藤纏繞,樹根為凳的自然結構,雨天不漏,炎日無暑,與青城山的清幽山景渾然一體。這種不拘一格的隨勢造型,充分表達出「道法自然」的道家核心思想。
走到分叉路,往右邊是去月城湖方向,途中徑過「步虛廊」「洗鶴泉」「石筍堂」。其中,「步虛廊」算是青城山景區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休息式廊亭,遊人可以在此廊中小憩,四周林木翠綠,天然氧吧供你自由享用。
洗鶴泉,相傳青城道人徐佐卿有化鶴之術,每當興起便飛身化為仙鶴,一日之內可遊遍三山五嶽。每每歸來,都用此處的泉水洗凈鶴羽,謂:「清幽之地,不留半點紅塵」。由於剛下過雨,泉井裏的水有些渾濁,不過既然是仙人洗鶴之泉,我自然也來圖個仙氣,洗一洗手,不留半點紅塵遊青城。
走過一段長長的坡台之後來到了月城湖。月城湖座落在景區丈人峰和青龍崗之間,湖水來自青城山上老霄頂的小溪。湖泊的周圍草木茂盛,湖水清澈,山谷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湖光山色圖。堤上有長廊,給人以景歇憩,湖中有遊船可達對岸。
位於月城湖與索道站之間有一處「丈人泉」。傳說當年黃帝和蚩尤打仗,大旱無水,寧封子見一異物自天而降,入土不見,便叫黃帝以箭射之,黃帝張弓搭箭,箭落之處冒出一股清泉,黃帝飲泉水後頓覺功力大增,終於滅了蚩尤。雖然只是傳說,但這泉水據說有多種功效,尤其泡茶最佳,所以這附近賣茶水的特別多。
過了「丈人泉」就來到了青城山索道下站,青城山索道又名「步雲廊索道」,顧名思義索道高聳入雲如步雲廊。索道全長926米,上下站之間的高差為250米,單程執行時間約5分鐘。
坐索道上行,往上望,可望見「老君閣」,往下望,見一懸崖峭壁上刻著一幅畫,畫面的底層是一群各式各樣的人,坐在雲端之上的是觀世音菩薩,道教稱「慈航真人」。這應該是一幅描述慈航真人在普度眾生的場景。
下了索道,走不多遠就到了「慈雲閣」。「慈雲閣」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也就是佛教裏的觀世音菩薩,他是佛道雙修的神仙。青城山的「慈雲閣」是80年代青城山道教協會在原觀音閣與索道之間增建的一座宮闕式山門。山門上掛有三塊匾,中間是「慈雲閣」,兩旁是「普度眾生」和「國泰民安」。山門的兩側分別是土地祠和鎮山王,門上還有道教八寶及人物圖案等浮雕,具有很強的藝術觀賞性。
拾階而上,看見一座「道字壁」,壁的背面寫有「大道無為」,這是道教一貫弘揚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教義。「道字壁」從唐朝開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景區的簡介牌上寫著「壁紅而地青」,從字面上的理解這塊壁應是紅色的,地面是青色的。唐初,唐高宗李淵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公開宣布老子是李氏之祖,按皇室規矩,可用皇室專用紅色,故壁為絳紅色。而道家的精神內核是樸實無華,與自然融為一體,故地為青石色。一青一紅,源遠流長,詮釋著道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千多年過去了,「道字壁」上的紅色早已隨著千年風雨而褪色,然「道字壁」前的青石仍在,道教的精神內核依然源遠流長,不但傳承依舊,甚至還發揚光大,遠播海外。在道字壁的邊上還豎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無欲無求,知足常樂」這應該就是道家修行的方向。
過了「道字壁」,還要走一段長坡石階才到上清宮。「上清宮」是青城山最著名的道觀之一,位於青城山第一峰頂約500米的半坡上,海拔1180米,是青城山最高的一座道觀。上清宮始建於晉代,如今所看到的廟宇大都是清代同治年間所建的。
上清宮的山門為石砌券洞,山門的右側是「玄圃門」,左側是「瑤台闕」。位於正中間的「上清宮」牌匾是蔣中正先生於1940年題寫的。
上清宮左右兩邊各有楹聯,中間一幅是:「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這是大書法家於右任先生留下的。意思是說青城山的草木皆承道家仙氣,自古名山都期待聖人光臨。
邊上還有一副楹聯:「上德無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這是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取老子【道德經】中的原句。這「大成若缺」更是體現出道家所追求的是內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浮華。
走進上清宮,映入眼簾的是「道德」二字,樓閣上則是「降魔護道」橫匾,樓閣的兩旁左邊是青龍閣,右邊白虎閣。再回頭看,山門後的樓閣上懸掛著「道業崇宏」,站在這裏,感受到的是那濃郁的道教氣韻。
走入靈祖殿,殿裏懸掛著許多名人的匾額,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位於藻井「別有洞天」匾額下方的「出世篇」以及位於樓閣外的「悟真篇」。當然,大門兩旁的門神以及樓閣上的「魁星踢鬥」圖我也很喜歡。置身於上清宮裏,你會感受到這裏有著特別濃郁的道教文化底蘊,畢竟傳承了千年,道的思想早已融入到了這裏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這裏的花草樹木,你都會覺得美,因為這裏無處不蘊含著道家優秀的傳統思想。
靈祖殿的後面就是老君殿,老君殿是上清宮的主殿,殿內供奉太上老君、純陽祖師和張三豐祖師。
老君殿之後就是青城山的三清殿,三清殿是道教供奉最高尊神「三清祖師」的殿堂。中國人常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而這「三寶」就是道家的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相傳他們都是太上老君以丹田之氣衍化而成的,「老子氣化三清」說的就是這個。三清殿內兩旁還供有「十二金仙」。「十二金仙」為闡教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位弟子。
三清殿正中央的匾額「青城山上清宮」,是張大千的手書,相當珍貴!這是1981年,還在病榻上的張大千先生揮毫寫下「青城山上清宮」六個大字並托女兒帶回四川贈予青城山。這六個大字可以說是字字含情,凝聚著張大千先生對青城山的無限深情眷戀。
來到上清宮,就不能不提到被譽為「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的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1938年為躲避戰亂,張大千第一次登上了青城山,後來,張大千舉家遷往青城山上清宮文武殿下的小院,一住就是兩年。1943年,張大千再次攜家上青城山寓居,一住又是兩年。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和清幽空靈的青城美景帶給張大千先生無限的創作靈感。在如今「張大千與徐悲鴻圖片」的展廳裏,展出了許多張大千創作的作品復制件以及他的生活影像,真實詳盡地反映了他與青城山的這份深厚淵源。20世紀50年代後的張大千,雖旅居國外,但他仍創作了許多有關青城山的畫作,其中,一幅巨大的山水畫【青城山全圖】就掛於張大千先生的園內與之朝夕相伴。
位於張大千故居邊上的是「文武殿」,殿裏供奉著孔子(文聖)和關羽(武聖)。在文武殿與張大千故居之間還有傳說中的麻姑池,麻姑池是傳說中的麻姑浴丹的地方,池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久旱不幹、久雨不溢。邊上立有張大千的題名石碑。
此外,上清宮還有一處「鴛鴦井」,這也是傳說中的遺跡。鴛鴦井,相傳為五代前蜀所鑿,二井一方一圓,圓者為雄井(鴛井),方者為雌井(鴦井),據說兩井雖泉源相通,但卻一清一濁,一淺一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井旁立有一石碑,碑上有一代大師張大千先生手書「鴛鴦井」三字。
出了上清宮之後再繼續往向上爬,峰頂處就是老君閣。途中經過「大赤天宮」,「大赤天宮」是天宮第三十三重宮闕,是傳說中太上老君的道場。這裏已是青城山的山頂處,遊人可以在此歇歇腳,休息好了之後再上老君閣。
穿過「大赤天宮」,看到山道兩旁各立著一塊大石碑,左邊的石碑刻著:「碧洞仙源」。右邊的石碑刻著:「大道無極 」。石碑之下是龍頭龜身的「霸下」,「霸下」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的第六子。龍龜文化不僅象征著長壽吉祥,更是權利與地位的象征。在這裏,則是代表「道」至高無上之尊位。
繼續往上走就是「東華殿」,殿裏供著「東華帝君」神位。「東華帝君」姓王名玄甫,號「華陽真人」,他初居昆侖山,後居五台山紫府洞,故又號「東華紫府少陽君」。是全真道奉為北五祖的第一祖。殿裏有一幅「全真演化圖」,原來全真道共分七派,青城山所傳為丘處機祖師(公元1148-1227)所創龍門派。元代,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曾遣使召丘處機,次年丘處機與弟子18人同往西域,太祖召見後賜予他「神仙」的稱號,封他的爵位為「大宗師」,命他掌管天下道教。
過了「東華殿」,便到了老君閣腳下,站在這裏俯瞰青城,那八百裏青城山聖境盡收眼底。
老君閣,位於青城山第一峰之頂,即彭祖峰頂(或稱老霄頂),海拔1260米。老君閣樓高三十三米共九層,上圓下方,層為八角,象征天圓地方,太極八卦。外觀呈塔形,頂接三圓寶,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這座位於青城山絕頂的老君閣,是八百裏青城聖境中的一道宏偉奇觀!
走進老君閣,閣內中空,中間一尊「太上老君坐蓮像」莊嚴殊勝。老君像高13.6米,鋼筋水泥澆鑄,精銅包裏,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老君閣裏的這尊太上老君造像是以徐悲鴻當年在青城山遺作【紫氣東來】(老子跨青牛出關圖)為藍本,經許多學者、藝術家和鑒賞家精研,並由青城山道友繪制及塑造而成的,堪稱驚世之作!
由於樓閣沒有開放給遊客登高望遠,所以就在樓閣四周遠眺青城風光,這八百裏青城聖境的確是美不言喻,壯哉,山河!
參觀完老君閣,接下來就是漫長而艱辛的下山之路了。山道彎彎曲曲,望不到頭,猶如「問道之路」崎嶇且漫長。自古道士入山修行選的都是又深又險之處,遠離塵囂,融身自然,以清心寡欲的心態來追尋道的理想。其實,中國的道教文化並不只是一門宗教文化,它還是一門科學文化。想當年,清虛子在青城山修行煉氣研制丹藥,因一次丹爐爆炸從而研制出了威力驚人的火藥。而孫思邈真人更是在青城山潛心研究草藥,在嘗遍青城百草之後寫下了醫學巨著【千金方】,終成一代「藥王」。
沿途經過兩個休息點「齊雲閣」和「壯觀台」,這兩處都是最佳的休息站,得趕緊休息一下,接下來的路程就是要挑戰青城山路道中最窄最陡最難最險的「三彎九倒拐」。
青城山「三彎九倒拐「是上下通往老君閣的必經之路,山路逶迤曲折,不見頭尾,常常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據說走在這條路段上的人通常都會吼上幾聲,一是給自己增添勇氣,二是釋放一下內心壓力。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是雨後的路道,除了又窄又陡還有點滑,讓人不得不小心應對。
過了「三彎九倒拐」就到了青城山最具神秘色彩的「朝陽洞」,它依山而建,與山體融為一體。走進大門,裏面是天然形成的大小兩洞,可容百余人。洞口朝向東方,據說每天的第一縷陽光都會先照到洞口,故名「朝陽洞」。相傳,這裏曾是青城山仙人寧真君修行的地方,洞內曾經藏有一部【朝陽洞仙經】,據說這部經書能令人長生不老、消除一切疾苦和磨難,是無數修行者夢寐以求的至寶。然而,有一天這部經書突然消失了,至今未曾找到。
「朝陽洞」始建於唐代,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每當旭日東升,「朝陽洞」四周滿山絳紫,氣象萬千,吸引了無數名人到此吟詩作畫,修真養性。徐悲鴻曾在此寫生並留下了「古洞親迎光照耀,蒼巖時有鳳來儀」。1940年4月,因日軍大規模轟炸重慶,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到此避難,還專門在「朝陽洞」邊上建造了一處小別墅,取名「瑯環仙館」。
離開「朝陽洞」繼續往天師洞方向行進,一路上綠蔭夾道,清幽靜逸,見一石壁上寫著「慧根」兩個大字,不知道是不是在提醒世人,修道之人其實很講求「慧根」。「慧根」是指一個人「潛在的智慧」以及「信仰的力量」,它可以引導人們快速走向「理解和實踐」的修行過程,從而實作心靈上的昇華和解脫。
路途中見一大姐在賣一種叫「雪蓮果」的東西,口渴之際,甚是需求。一口咬下,頓覺舒爽。此物口感脆爽,微甜多汁,堪比「人三果」。正是人在旅途解渴降熱之佳品。
繼續前行,道路蜿蜒崎嶇,越走越窄,這是一條通往天師洞的路,沿途需要經過一條青城山的古龍蹻棧道。
青城山古龍蹻棧道下方裂槽深為300米,寬約20米,兩巖斷裂形成一個山谷,古代人以木飛架於其間,然後,依巖鑿險完成了一條半壁通道,並在旁邊設定石欄。經過這裏的人,頭頂丹巖,俯瞰深谷,雖然景色奇險幽絕,但也讓人膽戰心驚的。
站在「古龍蹻棧道」往南面看,有一道山縫從崖頂一直到山腳,這道筆直裂開的山縫實際上約有18米寬,深達70多米,景色奇險。傳說這是張天師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念咒畫符之後,朱筆一擲,筆跡裂山為槽,人們就叫它為「擲筆槽」。
走過了古龍蹻棧道,觀賞了「擲筆槽」,繼續沿著綠蔭夾道的山路前行,沒多久便到了天師洞的後山門,門的上匾寫著「五洞天」,門的內匾寫著「曲徑通幽」。門口的楹聯是:「開門溪繞先生宅,渡壑雲藏弟子家」。
位於「五洞天」的邊上有「三皇殿」,殿裏供奉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伏羲創八卦,推五行;神農嘗百草,種五谷;軒轅制衣裳,築宮室。三位有道明君皆是造福人類的始祖。另外,殿裏還有幾塊重要的石碑,其中一塊就是被稱為青城山鎮山之寶的【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碑】,上面有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詔書「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
位於「五洞天」的另一邊是「龍蹻仙蹤」,這個地方就是當年【西遊記】孫悟空拜師之處。外觀建築相當有特色,在層層落差之間,不僅有殿有廊,而且重檐翹角。又在重重疊疊的重檐翹角間層層而上。古人的智慧實在是令我等膜拜不已,他們對於天地的理解,對於自然的因勢利導,在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龍蹻仙蹤」是講述寧封子曾向軒轅黃帝傳授「龍蹻之術」的故事。在【儲福定命真君傳記】裏有雲:「姓寧,名封,與黃帝同時。帝從之問龍蹻飛行之道」。龍蹻之術,是道教中的飛行之術。晉代的葛洪 【抱樸子·雜應】:「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相傳軒轅黃帝因學習了龍蹻飛行之術最終戰勝了蚩尤。
位於「第五洞天」邊上是張道陵三十代孫、宋代虛靖天師張繼先的塑像,一副和氣文雅,濟世救人的形象。邊上有關於虛靖天師的介紹:五歲不言,一日聞雞鳴竟出言賦詩,是天師法嗣中成道最早者,也是宋代有名的高道。
再進去就是「天師洞」了,相傳這裏是張道陵修煉的地方。洞窟上層的石龕,供奉著隋代雕刻的張天師石像,身披紅袍,面目威嚴肅穆,兩道劍眉高聳,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陽平治都功印」。張天師為北鬥魁星神人所降,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誕生於吳地天目山,生而聰慧,曾修道於龍虎山。後來,天師西行入蜀至鶴鳴山闡教並奉「太上老君」為教主,創立道教。規定凡入道者,須納信米五鬥以方便往來行人和布施不足,故又稱「五鬥米道」。天師在青城山修道弘教,治理蜀中鬼神,留下頗多聖跡。永壽二年五月五日在此地飛升,太上老君敕命其為「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位於天師洞的下方有一口古泉井,泉井邊上的石碑寫著「古六時泉」。這應該就是青城山傳說中神乎其神的「六時泉」。據記載,該眼泉只有二尺深,子、寅、辰、午、戌、申、六時盈滿,醜、卯、巳、未、酉、亥六時幹涸。也就是說兩小時出水,兩小時不出水,一天變化六次,故被稱作「六時泉」。是不是很傳神呀?我過來的時候,泉井裏的水是盈滿狀態,只是沒時間等上兩個小時來驗證。
繼續前行沒多久就到了天師洞的主殿三清大殿。三清大殿的山門匾額上寫著「古常道觀」。原來「天師洞」在古時候被稱為「常道觀」,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道觀四周古樹參天,綠蔭環繞,環境十分清幽。
走進三清大殿,回頭一看,山門的背面還有一閣樓供奉著財神爺,底端還有一行字:天下第一財神殿。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山門樓閣的結構,相當有意思。
「三清大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頂的樓閣建築,重建於1923年。殿前鋪設通廊石階9級,前檐排列大石圓柱6根,殿堂橫列5間,給人一種皇家道觀之氣派。然而,其地理位置以及四周的環境卻給人一種「深隱幽靜」的感覺,在喧鬧繁華的世間,這裏是尋求內心詳和的最佳處。
走進三清大殿,殿堂的正中高懸著康熙皇帝的禦書匾額:「丹台碧洞」,十分蒼勁有力。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無上的三位尊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天尊。
走過了一條長長的紅墻小道,就出了「五洞天」的前山門。回望第五洞天,不禁感慨,一座遠在深山老林裏古樸幽靜的古道觀,竟帶給人們如此多的震撼與感悟。
繼續前行,不久就到了「天然圖畫」。「天然圖畫」貴在「天然」,站在此處放眼望去,遠處的龍居、天倉、乾元諸峰蒼綠疊翠,蔥蔥蘢蘢。近處的白鷺戲水,雲雀翻飛。遊人到此宛如置身畫中,故稱「天然圖畫」。這裏的牌坊是建於清光緒年間,正面「天然圖畫」,背面「疊嶂層巒」。
這裏有座「藥王殿」,香火旺盛,殿內供奉一只龍虎和一位仙人。走近一看,原來殿內供奉的是孫思邈真人。孫思邈淡泊名利,獨好醫學和養生,他樂居於山林間,修道於青城山,將道教煉丹養生術貫通於醫學之中,後世的人們都尊他為「藥王」。
殿門上的匾額「坐虎針龍」。相傳孫思邈曾用串鈴撐住虎口,拔除了老虎喉中的骨刺,從此老虎成為他的坐騎。他曾坐在虎背上,用針灸術治愈了灞河龍王的頑疾。龍王病好了之後就呼風施雨為人間行善。這些生動傳奇的民間傳說故事,寄托了人們對孫思邈的崇拜。
青城山每年祭祀藥王孫思邈的廟會,據說信徒多達十萬之眾,可見民間對於孫思邈有多麽的崇拜。說起「藥王」孫思邈,就不得不提他的醫學巨著【千金要方】,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取名【千金要方】,由此可見孫思邈的崇高醫德。
遊覽完了「天然圖畫」,這趟青城山問道之旅也將結束。悠悠青城,清幽靜謐,陣陣微風吹過山林間,片片落葉飄落徑道上,這是大自然的靜美,也是道家所追求的祥和寧靜。千百年來,前來青城問道的人何止千千萬,可「道」究竟在哪裏?它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卻是無處不在。於是,人們希望透過修行來體悟"道"的存在,透過日常生活去踐行"道"的規律,從而達到一種內在的和諧與平衡,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而我認為,「道」既存於自然,也隱於心中,心之所向即是道之所在,雖道遠且阻,但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