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弘一法師圓寂前寫下一首詩偈,一生所悟、多年感懷!讀懂受益匪淺

2024-01-27文化

弘一法師,這個響當當的法號絕大部份人都知道,他是誰呢?他的名字叫李叔同。他的魅力在哪裏?就連一向孤傲的民國女作家張愛玲曾經說:「在弘一法師寺院的圍墻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

讀過他的文章,您或許覺得非常驚艷難以忘懷,大家熟悉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就是他的大作,其實如果了解一些他的傳奇故事,更會覺得真是奇人、真是全才。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他和他的詩。

李叔同擅長書法、工於詩詞、很能繪畫、還通音律、擅長戲劇、甚至懂得金石學,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更是中國話劇的拓荒者之一。這樣的大才子、通才,其實您會想到誰?像歷史上的誰?我想到了北宋的蘇軾。也是一個全才。

可是蘇軾又和李叔同和很不同,蘇軾其實也是全才、也想過出家,他經常研讀佛家經典,經常到佛寺焚香打坐,體味物我兩忘、身心皆空的境界、還在【黃州安國寺記】中表露過這樣的想法。 「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 。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有緣分真正的能做一個高僧。而今天我們聊的李叔同,他卻不僅是一個入世的才子,後來也成為了一個出世的高僧。

我們今天要聊他出家二十多年之後再圓寂前寫的一首詩偈。

那麽這首詩表現著李叔同怎樣的境界?我們不妨從他的一些經歷來探尋一二。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個顯赫的家族,他的父親李世珍曾經官至吏部主事,之後辭官繼承父業,經營「桐達」錢莊和鹽務,成為津門巨富。李叔同是或貨真價實的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李叔同他爸爸68歲才老來得子,非常高興。李叔同也從小就特別聰明,六七歲就讀【昭明文選】,十三歲的時候書法和篆刻就開始聞名。後來他父親去世,他和母親來到上海,他的文章總是拿第一,名動上海灘,結交了很多名流。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去日本留學,學習美術和西洋音樂。可以說,他的人生就是那種家裏有錢能夠讓他接觸很多東西、學很多東西,而他自己又悟性也超高的那種。後來他還涉獵戲劇,推動成立中國一個以戲劇為主的綜合性藝術團體春柳社,經常親自登台表演。他也是中國油畫鼻祖,像我們知道很多大師,比如漫畫家豐子愷、國畫大師潘天壽、音樂家劉質平等都曾經跟他學習過,是他的學生。

這樣一個文藝大佬、這樣開掛的人生,應該說:世俗意義的成功、財富李叔同都有了,那麽他為什麽要出家呢?或許這首詩能讓我們窺探到一二。

李叔同的人生可以劃分成兩個階段,以39歲為分水嶺。39歲之前,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的,風流才子、錦瑟年華、錦衣玉食。

可是39歲之後,他不再是李叔同,他堅決遁入空門,誰全都沒用,成為了弘一法師。李叔同當時把各種收藏分別贈送出去,自己只留了一些粗布衣服和幾件日常用品,像毛巾之類。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長伴青燈古佛。

從此這個曾經的富家公子、風流才子苦心向佛,他過午不食,僅有的一餐也特別簡單:就是一碗米飯、一盤鹹菜和一杯白開水。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二十多年。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師李叔同的一生,走到了終點。在圓寂前呢,他留下了一份手書,寄給弟子。

手書裏,寫的就是這個詩偈,我們來看一看:說: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裏。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這首詩偈自問世以來,流傳很廣。聯想到它是一代大師弘一法師人生最後階段寫的,可以說是一生所悟、多年感懷,所以真的會感覺到一份沈甸甸的重量。詩 偈很簡短 ,只有三十二個字,卻含義很深。 應該說,每一個不同閱歷的人、甚至是不同心情的人,讀它可能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

首先第一句,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這句其實中國人都不陌生。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該怎麽處理的問題。這兩句有出處,出自【莊子】,莊子有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這樣的句子,意思是說:君子之間的友情,不帶功利色彩,平常的就像清清的流水。看起來清淡,其實綿長、連綿不絕。而小人之間的友情,一開始就建立在利益上。所以看似和甜酒一樣甘甜濃烈,但往往都不長久,利盡則散。

應該說弘一法師正是清醒的看到了這一點,也認同這一點,才會寫在詩裏,事實上,他一生和人交往,都體現著這個「淡」字。他不攀附,不熱絡,樸實無華,平淡如水,最後反倒贏得了一些人最真摯的情意和尊敬,也尋找到了內心的安寧平糊。

第二句「 執象而求,咫尺千裏。」 執象 出自老子【道德經】: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意思是說:哪裏有道,天下人便會向往哪裏。「道」就像美妙的音樂和美食,能夠讓過路的人停下腳步。但如果非要說出什麽是「道」,那麽是不好形容的,它嘗起來沒味道,也看不見、摸不著。可它的作用卻是真實存在、影響長遠的!不可低估、不可忽視。

弘一法師在這裏寫 執象而求,咫尺千裏。 或許是說世間蕓蕓眾生小到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到對生命真相的尋找求索,其實都往往陷入執迷。太深的我執。有時候,越是執迷不悟,越是深陷於表象當中、偏離所求。所以,您看一句咫尺千裏,很有意思,有時候人們的想法差一點點,導致的結果卻可能是千裏之遙的差距。

再來看看最後幾句:「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這幾句一讀就是高僧那種手筆,處處透著看透和空、講到生死,想到歸宿。 他這是對弟子說:我的生命之路差不多走到結尾了,如果你問我要去哪裏?我只覺所去之處寥廓無邊際,竟然不知道要說什麽。讓我忘了言語。將來你們想起我的時候,只需要看看那春日枝頭的繁花、只需要看看那天際澄澈皎潔的明月就足夠了。這幾句話頗有點兒我將融入自然,我將無我、可處處都是我得這個意味。

說到這裏,其實會真的覺得大師的境界真的太高,可能是普通人不好理解、甚至無法理解的高度。比如好好的一個人,放棄名望財富、拋妻別子,進山修行這些就是一般人所不太能理解的選擇。可是讀到這首詩,其中講的對人際關系本質的思考、對人生價值的思索、對生死的理解和看法,我覺得的確是可以給普通人一些思索空間的。

就拿生死來說吧,每個人都怕死,但是弘一法師卻可以有花枝春滿,天心月圓這樣的理解。歷史上,另一個大文豪陶淵明也說過: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他們都有類似的看法,就是死亡逃不開,那麽就看做是把軀體托付給這群山,這白雲,這長空,這草木……化為塵埃,從自然裏來,又到自然裏去。這是一種看透本質,平靜從容。

還有關於出家。弘一法師為什麽一定要出家,我們或許真的很難完全搞明白、說清楚,但是這裏分享兩件關於弘一法師的小故事,您可能會有一些自己的答案。第一件是潘天壽崇拜法師,也想遁入空門,他找到弘一法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法師告訴他說: 「莫以為佛門清凈,把持不住一樣有煩惱。」 您看,弘一法師看中的並不是形式,而是本質。出不出家只是一種形式而已、一種輔助人達到心靈境界的外在形式。最本真的,還在於內心。

再比如徐悲鴻曾經多次進山看望弘一法師,有次他在山上突然發現一棵枯死多年的老樹居然發出了新芽,於是他跟法師說: 「此樹發芽,都是因為您啊,您來到這裏,感動了這棵枯樹、才讓他起死回生。」 這話,其實體現著徐悲鴻對大師的一份感情和一份敬仰。

弘一法師卻平靜的說: 「不是的,是我每天澆水,它才慢慢活過來的。」 您看這就是慈悲,其實,所謂的感動是一種人情緒上的表達,對自然萬物來說,哪有什麽感天動地,不過是每一天用一點一滴的慈悲之心,對身邊的一棵枯樹、一個個弱小的生命的這種深深的慈悲關懷、日復一日去堅持、給他們一份長久的關愛。才讓它們的生命能夠延續。

最後,聊聊這個:有人說人生有幾種境界,第一種是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第二種是精神層面;第三種是靈魂生活。弘一法師前半生歷盡人間富貴,物質很富足。精神層面也很富足,是一代大師。那麽他剩下的,就只是對靈魂生活的追求了。或許是吧,看了他這首詩偈,會感覺到一種精神的延續和傳遞,比如活在緣分裏,不沈迷關系中。比如一念放下,萬般從容,比如心懷慈悲,包容萬物,這或許是弘一法師留給有緣人的體悟吧。您還想到了什麽?歡迎在評論區聊聊您的觀點。

好的,今天就聊到這兒了,我是寧曦,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