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浮躁的時代,叫醒人的,不是鬧鐘而是安靜

2024-04-16文化

1839年8月,一對美國兄弟在康科德河來了場為期兩周的漂流。

他們安靜地穿梭於自然界,享受著都市裏少有的靜謐。

上岸後,兄弟倆興沖沖地約著過幾年再去同遊。

可誰曾想到,僅僅三年後,哥哥便猝然離世。

弟弟悲痛不已,他先是把自己關在家裏整整三個月,後來又跑到荒無人煙的瓦爾登湖隱居。

在無人問津的日子裏,他內心的躁動與悲傷才慢慢得以平息。

這個弟弟便是梭羅,【瓦爾登湖】的創作者。

當年他獨居瓦爾湖時,還寫了他的另一本散文集——【河上一周】。

他一生就寫了兩本書,【河上一周】,正是他悼念亡兄的心血之作。

在書裏,他將兩周的旅行濃縮為一周,細膩地描繪了自然之境及所思所想。

波光粼粼的河面,寂然無聲的夜晚,梭羅在靜謐中沈思、回憶、修整自我。

不少人讀完後發自肺腑地感慨:在這個遍地聲響的時代,平靜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從熱鬧中抽離,你才能喚醒當下的覺知;遠離人群後,你才會遇見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聖雄甘地說: 「別害怕自己與世隔絕,你能以安靜的方式改變世界。」

浮躁的時代,叫醒人的從來不是鬧鐘,恰恰是這種深邃又豐富的平靜。

1

在喧囂的世界,人人心緒不寧

寫這本書之前,梭羅也有過一段極其痛苦的日子。

他出生在康科德河畔,16歲考入哈佛文學院,夢想將來成為職業作家。

當時的美國社會拜金主義盛行,大家都在金塊路上鬧哄哄地你追我趕。

為了賺錢,梭羅便和哥哥開了一所私立學校,後來又和父親一起經營鉛筆廠。

他每天忙於應酬,不是參加聚會,就是拜訪客戶,沒半點安靜獨處的時間。

身處熙熙攘攘的人群,周遭全是惱人的雜音,搞得梭羅疲憊不堪、戾氣沖天。

學生家長找茬,他氣得從學校辭職;與父親觀點不合,他又離開了鉛筆廠。

之後去社會上打工,心浮氣躁的梭羅,更是處處碰壁。

做編輯時,與主編吵架拌嘴被痛批;當督查員時,因與上司鬧矛盾被辭退;

經商時看不慣政府作為,又遭人舉報被逮捕入獄。

雖然第二天就被保釋,梭羅卻像泄了氣的皮球,再也打不起半點精神。

他被外界巨大的喧鬧卷入無盡的痛苦,徹底喪失了生活熱情。

眼見他日漸消沈,哥哥約翰突發奇想,約他去河上散心。

他們自制木筏,帶著簡單的工具,沿著康科德河順流而下。

這場寂靜之旅,讓梭羅釋放出了積攢多年的壓抑,內心也在平靜中得到安撫。

他在書中說: 「我們的靜水之旅,從過去漂往未來,如同清晨蘇醒或深夜沈思般悄無聲息。」

其實,梭羅曾面臨的困境,又何嘗不是你我生活的縮影。

每天睜眼醒來,數十條訊息撲面而來,忙孩子,忙家務,忙工作。

一會兒客戶打來電話,一會孩子吵著要玩,一會朋友又拉著去喝酒。

好不容易應酬完,夜深人靜時,頭腦裏的聲音又像怨婦一樣喋喋不休。

工作都幹完了嗎?領導說的話什麽意思?同事是不是在議論我?

幹不完的待處理事項,聽不盡的嘈雜聲音,直把人鬧得心緒不寧,看什麽都不順眼,聽什麽都刺耳。

其實,誰不想平靜?誰不想有一絲喘息?

怪只怪這個世界太喧囂,讓人無處可逃,大家只能被嘈雜反復蹂躪。

最終都變得面目猙獰,活像一頭被激怒的野獸,卻怎麽也逃不出生活的牢籠。

2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豐富的平靜

在書裏,梭羅事無巨細地描述了他在河上的見聞。

清澈見底的水中,蘆葦和燈芯草瘋長,鮭魚和太陽魚來回穿梭。

河面上,無數鷗鳥翺翔,野鴨撲扇著翅膀亂飛,小瓢蟲也跟著橫沖直撞。

睡蓮半睡半醒;柳枝柔軟低垂,灌叢中還掛著一顆顆飽滿的越橘果實。

而河的兩岸,急著出海的船員揮手和妻兒告別,販賣牛馬的農夫粗著嗓子吆喝;

追逐的孩童撞翻了老太太的菜筐,又在一聲聲呵斥中大笑著跑遠……

最令梭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邁的垂釣者。

這位老人穿著臟兮兮的衣服,叼著不冒煙的煙鬥,像雕塑一樣擎著魚竿獨坐在河邊。

梭羅劃船過去搭訕,老人卻愛答不理怒目而視,生怕梭羅嚇跑了小魚。

梭羅毫不介懷,會心一笑,便和哥哥劃著船飄然遠去。

兩周的時間倏忽而過,似乎一眨眼的工夫,太陽就又要落山了。

而每當夜幕低垂,哥倆便會上岸紮營。

他們點起篝火取暖,渴了就喝湖水燒開的熱可可,餓了就吃一些黑麪包和糖。

夜深後,他們便支起帳篷,把水牛皮鋪在地上,再蓋上厚厚的毯子避寒。

睡前哥倆總會聊一會,之後梭羅還要回顧一路上的所思所想。

途經古戰場時,他感慨漫長的歷史終將超越時間抵達永恒;

看見殘破的墓碑,他明白人終有一死,斷不可活成欲望的奴仆。

想到工作,他明白了聰明人不會瞎忙,只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熱愛中;

想到生活,他也頓悟到了人可以被困住,但心卻可以無限自由。

這場靜水之旅,讓梭羅感觸很深,也讓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與勇氣。

而這一切,是那麽悄無聲息。

哲學家周國平說: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豐富的平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的寶藏。

平靜地自處,並非在無聊中浪費時間。

而是一種摒棄喧囂的魄力,一種降服躁動的智慧,也是一次探索內心的嘗試。

心情不好時,哪怕沒有梭羅的康科德河,我們也可以在家附近的三公裏散散步;

寂寞難耐時,就算沒有兄長好友開解陪伴,我們也可以一個人做點喜歡的事。

靜下來,敏銳的洞察會讓人在庸常的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有趣與美好。

世界不過是內心的投影,你心中是紛紛擾擾的鬧事,那生活則無一處是凈土。

只有熄滅心中躁動,我們的世界才會回歸靜謐,變得豐富而有序。

3

浮躁的時代,學會給自己降噪

你有沒有這種經歷?

本想一個人靜靜,卻不知道幹點什麽,只能出去找朋友喝酒聊八卦;

倍感生活無聊,卻提不起一點興致,只能玩手機、打遊戲、網購;

休息時還想著第二天的工作,哪怕睡著了,還做著一個又一個疲倦的夢。

我們不是不想平靜,只是生活的慣性太大,總能把人輕而易舉地拋入煩躁中。

梭羅透過【河上一周】完成自愈,而我們同樣需要一次療養身心的「出遊」。

浮躁的時代,人要學會給自己降噪。

我從書中總結了幾點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1. 讀書,是遠離喧囂的捷徑。

在書裏,有個細節令我很觸動。

每天行程中,梭羅總會找出時間看書,可能是名著典籍,可能是露營時撿到的報紙。

他會借由看到的文字展開豐富的聯想,在頭腦裏營造一個又一個幻境,讓旅行更加有趣。

其實,讀書是他一貫的習慣。

以前在城市生活時,他就經常躲進書房,以此來逃避討厭的人和事。

書籍,是生活的避難所,是遠離喧鬧的捷徑。

翻開一本書,就是開啟了世外桃源的一扇門。

走進去,你可以經歷千種人生,可以遊覽萬般風景,可以和智者對談,也可以找到玩伴。

看書時,把註意力定在一個個具體的字上,人會瞬間抵達物我兩忘的境界。

心煩意亂時,看看書吧,把一切打擾拒之門外,人自然會迅速鎮定下來。

2. 愛好,可以打造避世的私人花園。

梭羅自小酷愛戶外運動,爬山、徒步、探險都是他的愛好。

就像書裏的河上之旅,那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體驗,就是梭羅最喜歡的事。

而這些事,就像一塊塊磚,在他內心壘起一座避世的花園。

心情不好,受挫沮喪了,被質疑否定了,都不要怕。

有了愛好便有了退路,你就可以在任何一種生活中進退自如。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

「在自己喜歡的時間裏,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便是自由人的定義。」

心緒不寧時,我們可以戴上耳機聽音樂,可以找個畫室畫畫,可以去田野散步,也可以關起門來在家裏喝茶、寫字、做運動……

取悅自己,並在這種愉悅中放松下來。

在時間靜止般的寧靜中卸掉滿身疲憊,你才能大膽地做回自己。

3. 旅行,在自然氧吧中療愈內心。

書裏有一段關於夜景的白描,十分精彩。

夜裏幾乎沒有可感知的人類活動,聽不到人的呼吸,只有風的氣息。

坐在帳篷中,耳邊不時能聽到狐貍踏過枯葉,露水打濕水草的聲響……睡夢中還有麻雀或是貓頭鷹的啞叫為我們唱起夜曲……

細枝的「哢嚓」、樹葉的「沙沙」,每一種聲音在打破夜的寂靜後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便是更深沈更實質的寂靜。

不得不感慨自然界的奇妙,僅僅是一個露營的野地,就能讓人有如此豐富的感觀。

其實,被生活濁氣汙染的我們,也可以走去戶外,用自然的力量驅散心頭的霧霾。

就像眼下的春天,天地間一衍生機盎然。

你可以走走停停,在一步一景的賞玩中,卸下心中負累;也可以在周末假期,去更遠的地方,讓身心盡情舒展。

當我們把覺知放在一草一木,沈浸式感受自然,周遭的幹擾便會頓時消散。

4. 獨處,營造另一個安靜的世界。

有人說,梭羅是那類典型地獨來獨往的人。

他可以去未開發的瓦爾登湖住兩年,可以去人跡罕至的康科德河漂流一周。

可以僅憑一把刀、一輛手推車、一盞燈、一本書,就能把日子過下去;

可以幾個月不和人類接觸,幾年不參加聚會,一輩子遠離無聊的社交。

年輕時,我只覺得梭羅是個異類,而今有了一番閱歷,方明白他才是生活的智者。

【莊子】有言: 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當一個人開始獨處自得其樂,才是生活裏真正的貴族。

獨處時,可以靜坐冥想,可以察覺呼吸,可以止息內耗,可以抵達最深的內在。

就像梭羅在書裏寫的:

「向前走,去一座孤島,在荒涼的沙灘,無人的水灣,那裏有我追尋的寶藏。」

別怕一個人生活,畢竟最珍貴的東西,也只有在自己的世界裏才能找到。

1851年,梭羅在一篇日記中,將【河上一周】描述為一本「沒有屋頂」的書。

這本書,就像一座觀星台,擡眼望去,漫天繁星,置身其中,則萬籟俱寂。

閱讀時,只覺一股股寧靜由心底泛起,如同康科德河難以察覺的水紋。

看完後,也不由得感嘆: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如此令人欣喜。

原來沒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只要內心寧靜,人也可以活得自由暢快。

亦舒在書裏寫過這麽一句話:

「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獲,切忌喧嘩。」

當大部份人在喧鬧中掙紮時,誰先安靜下來,誰就能最先擺脫痛苦。

外界的聲響只能驚醒身體,而靈魂的蘇醒,離不開深邃的平靜。

抵達平靜並不難。

你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放下手機去看看書,也可以什麽都不做,什麽人都不見,就那麽一個人待會。

世界的喧囂看似洶湧,但只要平靜下來,人便不會被任何事擾動。

點個 贊吧 ,願我們都能有離群索居的孤勇,結束他人世界,走向內心平靜,收獲更精彩的人生體驗。

作者:洞見·瑾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