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不二往事書:天王院神秘古冢

2024-07-13文化

不二往事書:天王院神秘古冢

南昌

據說在中國宋朝時,在隆興府城北望雲門外三裏多的地方有一座天王院,院內有舍利塔,原來傳說隋代隋文帝楊堅仁壽年間,朝廷把舍利分到五十個州,在安放舍利的地方建設寶塔,天王院中的這座舍利塔就是當初所建的其中一座。

當年,舍利最初進入天王院的那天,有白脰(音鬥)鳥在前方開路,故而此塔又被叫做烏遮塔。

在宋高宗趙構建炎年間的戰亂中,烏遮塔被毀掉了,塔基還存在,天王院剩余的徒眾僅僅能建立幾間小木屋用以居住,不能夠在讓天王院恢復原來的景象。

在宋孝宗趙眘淳熙七年,有一個杭州人叫做俞紳,俞紳來到隆興府擔任名為鈐轄的官職。

俞紳的妻子徐氏有一次夢到一個奇異的僧人引導著自己來到一座已經廢棄的寺院,寺院內有一座舊佛塔的遺址,遺址上面有群鳥聚集。

徐氏從年少時,素來崇尚禮敬來自西方的佛教甚是恭謹,醒來後就把所夢到的事情告訴了俞紳,俞紳於是派遣人員調查詳情,有人報告道關於天王院的事情,於是,俞氏夫婦來到天王院,這裏儼然與徐氏所夢到的情形一致。

徐氏年輕時,曾經是韓蘄王的侍妾,後來才嫁給俞紳,饒有資財,於是,徐氏就把自己所積存的資財全部拿出來建造寺院。

由於寺院已經荒廢很久了,很多人把墳冢設在院內,俞紳向知府報告,知府同意把這些墳冢全部挖出來移走。

院內一共有十幾處墳冢,其中一處已經有年頭了,埋的非常深,特別牢固,墳冢的石墻也被砌得很細密,石墻外面陳列著小石人,與夷堅誌撰者洪邁所處時代所用的明器相近,石人高數寸,形態樣子各有不同,制作工藝也是異常精巧,當時幹活的仆役爭相拿取小石人。

後來,仆役們又找到一塊小石碑,石碑高不足一尺,寬半尺,仔細檢視,原來是陶制的,陶碑上部的花紋是蓮葉,下面是荷花,中間有真書字型的文字,道:神武聖文皇帝之廟。

陶碑兩旁夾著這些字的地方還有文字,道:貞元二十一年。

俞紳看到這些感到恐懼,只留下一個石人和一塊陶碑,其他的又都埋了回去,把這處地方墊高,建造了法堂。

俞紳最初不敢和別人說起此事,過了很久,才開始偷偷地和一個叫做李仲詩的人講起,約定不讓李仲詩廣為宣揚。

按說這個貞元乃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唐德宗在貞元二十一年的正月駕崩,十月被葬在崇陵,唐德宗活著的時候被稱為聖神文武,駕崩以後,謚號為神武孝文,神武孝文與神武聖文雖然基本相同,但是唐德宗本是被葬在長安,這裏又有陶碑上面的文字曰廟,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

俞紳之後被朝廷再次任命為兵馬鈐轄,與妻子全都死在候任的期間。

有人說,故事中的隆興府,大致是在今天中國江西省南昌市。

有人說,故事中的白脰鳥,是燕烏的別名。

有人說,故事中的兵馬鈐轄,大致是負責地方軍事事務的官職。

有人說,故事中的真書,應該是指楷書。

有人說,故事中的崇陵,大致位於今天中國陜西省鹹陽市涇陽縣。

有人說,故事中的韓蘄王,應該是指韓世忠,韓世忠,字良臣,中國宋朝人,歷任士卒、進義副尉、進武副尉、偏將、定國軍承宣使、勝軍節度使、禦營左軍都統制、浙西制置使、檢校少保、神武左軍都統制、武成節度使、少保、少師、太保、英國公、樞密使、潭國公、鹹安郡王、鎮南節度使、武安節度使、寧國節度使等官爵職銜差事,死後,被贈太師、通義郡王,在宋孝宗趙眘(音慎)追封為蘄王。

本故事出自【夷堅誌】。

【夷堅誌】,是一本誌怪小說集,撰者為洪邁。

洪邁,字景盧,號容齋,中國宋朝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