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夏至如約而至

2024-06-22文化

#微頭條正選挑戰賽# #頭條創作挑戰賽#


夏至如約而至,其實,這是節令赴太陽之約。

這一天,太陽執行到北回歸線,也就是說,從這一天開始,太陽到達了北半球上能到的最南端,今天往後,太陽開始往南走了。

夏至這天,白天的時間是最長的,東部的一些地方,早上2點多天就亮了,隨後開始,每天短一線,直到秋分日,白天與夜晚長度相等。

夏至日,雖然皓日當空,但,這一天的溫度可能不是最高的,因為,溫度是一個累計效果,此後漫長的一段時間,氣溫都在累計,直到三伏天達到頂峰。

「人到夏至邊,走路要人牽。」當年課堂上每每有人打瞌睡的時候,老師一根粉筆頭,甚至是一塊黑板擦過去,驚醒趴在桌上睡覺的同學。老師依然不緊不慢地站在講台上說著他的課。

這段時間,因為南方夜短,很多南方人都保留了日出而起的習慣,這段時間,睡眠是始終不夠的,白天顯得無精打采,要是晚上再沒睡夠,白天的課堂上難免瞌睡蟲到處蹦跳。

老師不高興的主要原因是,盡管自己眼睛都困得睜不開,但他還得強打精神站在講台上。我們的老師好多都是民辦教師,白天站在課堂上他是先生,下課後到地裏,他就是一個大哥或者大爺,因為,他要和村裏農民一樣下地掙工分。夏至的時候,其實是地裏最忙的時節,剛把小季的莊稼收割完,接著又要種秋季的莊稼。我們的數學老師,當年坐在講台上叼著旱煙桿批改作業的間隙,還能在上面迷瞪著了。淘氣的同學會扯出一根新鮮的稭稈,輕輕地捅著老師的鼻孔,讓他情不自禁地打著噴嚏。

夏至真的忙碌。

忙的不僅僅是在地裏幹活的老師,女人們也開始忙碌了。夏至到了南方的梅雨季節,女人們也開始忙乎起來了。

梅雨天是做醬的好季節,家鄉的蠶豆醬是非常好的調味品。進入梅雨季,女人們將事先剝好的蠶豆,在大鍋裏煮熟後,然後攪拌上面粉,攪勻後做成醬粑。在家裏的陰涼處防止一塊篾匾,把醬粑輕輕地均勻地放置到篾匾上。

然後女人們便拿著彎刀出門,去壩梗上去砍伐沾著雨水的黃荊樹。黃荊樹是一種灌木,年復一年都是以枝條的形式生發,我們家鄉有句俗語叫「千年黃荊鋸不到一寸板。」這是一句罵人的話,言下之意是,這人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

可黃荊在我們家鄉真的有出息,它鮮嫩的葉子上有一股特別的香氣。將帶著濕氣的黃荊枝條連葉子一起砍下來,然後輕輕地蓋在剛剛防止的醬粑上。有黃荊葉的覆蓋,醬粑就更容易發酵,同時在發酵的過程中,醬粑吸收了黃荊葉上的特殊香味,這也就是我家鄉蠶豆特別香的重要原因。

大半個月後,黃荊葉變枯了,顏色從先前的黃綠變成了黑枯的顏色,而掀起枝條,篾匾裏的醬粑上都生出寸許長的毫,毫是淡淡的黃色,在光現的照耀下,毫上還覆蓋了一層白色的水霧。醬粑估計是吸收了黃荊業上的淡淡黃色。

據說,毫越長,白中黃色越重,做出來的醬品味道就越鮮美。等到梅天過去,家鄉人用鏟子把醬餅輕輕鏟出來放到缸裏,然後再往缸裏撒入食鹽,再用清水將醬粑淹沒,將缸固定在房前屋後陽光照射比較充足的地方,由是變開始了曬醬之旅,等夏天太陽的火褪了,醬也有先前的褐黃色,變成了後來的深棕色,一缸濃香的蠶豆醬就制作完成了,這缸醬將是一個家庭從夏末到春末的調味品,生活也因為有了這缸醬的加持,而有了鮮活的滋味。

夏至最有儀式感的可能要算廣東的一些地方,因為北回歸線貫穿於此,夏至日的正午,在北回歸線的南方會見到立桿無影的景象。

記得我快離開廣州時,有個同學跟我說,你應該見過影子在你的身體北方。這樣的現象對於我一個理科生來說是從來沒有想過的,我甚至沒有等到下一個影落北方的日子,就離開了北回歸線。

夏至日,北方日好像保留了吃面的習俗,這是我知道的為數不多的不吃餃子的節日,「吃了夏至面,日子短一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吃面,估計還是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吧。按照過去的風水說,夏至日應該是陽氣最盛的日子,皇帝會在這一天到地壇舉行祭地儀式,以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夏至日,沒有人祭地了,趁著長夜未央,趕緊碼一篇文字,以紀念一年中這個特別的日子。

朱曄(古磨盤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