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山西!你不宣傳這些地方你糊塗啊!

2024-02-21文化

這個春節,被山西的賽博龐克風刷屏了!

家家戶戶的窗戶裝飾得璀璨奪目,每一個陽台都張燈結彩,充滿喜慶年味。

不得不贊一句,山西人真浪漫!

其實,山西除了浪漫,還是一個歷史底蘊深厚、被嚴重低估的地方。

僅古建築這一項,就憑一己之力,撐起了一個大國的輝煌與風範。

梁思成曾說:「中國最後的大唐余威,就都留在山西了。」

當年,有日本學者大言不慚地說,中國已經沒有唐代建築了,要想看唐朝建築,得去京都和奈良。

林徽因聽後非常不服氣,她決定哪怕走遍中國,也要把唐代建築找出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林徽因在一幅敦煌壁畫裏,發現了一座位於山西的唐代大佛光寺。她眼前一亮: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那個它嗎?

來源:視覺中國

於是,她和丈夫梁思成商量,決定尋找這座古寺。

正逢戰亂年間,他們的山西之行並不順利。

白天要躲避日軍的空襲和土匪的侵擾,晚上就睡在荒郊野嶺,與蚊蟲鼠蟻為伴。

在此之前,夫妻倆為了尋找唐代古建,已經在全國各地輾轉奔波了6年。

長期的舟車勞頓和不辭勞苦地到處考察,使得林徽因患上了嚴重的肺結核,而梁思成的脊椎也因此遭受了嚴重損傷。

然而,當找到佛光寺的那一刻,夫妻倆頓時熱淚盈眶,一切都值了!

這座曾承載著大唐雄偉和榮耀的國寶級古建,靜默地佇立了一千多年,似乎一直等待著與這對有緣人重逢的那一天。

遠看,巨大的鬥拱式屋檐,伸出墻體之外兩米多遠,猶如大鵬展翅。

近觀,大殿內完好地保存著35尊唐代塑像。這數量可不少,要知道,中國現存的唐代塑像一共只有80多尊,佛光寺就占了將近一半。

這些菩薩和金剛線條流暢,體態豐腴,衣紋飄動,大唐風韻撲面而來。

夫妻倆喜不自勝,這是他們多年以來遇到的唯一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尤其難得的是,建築保存基本完好。

殿內有唐塑菩薩像數十尊,梁下有唐代題名墨跡,栱眼壁有唐代壁畫。

此四者有一已經稱絕,而四藝竟然集於一殿,真是中國第一國寶也!

梁思成由衷贊嘆。

當時,夫妻倆正苦於不知如何鑒定古寺具體建造年代,林徽因卻在測量梁上的柱子時,不經意看到大殿梁下隱約有一行字跡。

拂去厚重的歷史塵埃,「女弟子寧公遇」的字樣躍然於梁上。

北魏孝文帝時期,佛光寺一建成便聲名遠播,直到兩百多年後因唐武宗禁佛,寺院遭到淪陷性破壞。

直到12年後,京都女弟子寧公遇不惜捐巨資重建寺院,佛光寺也得以重現輝煌。

梁思成說,修建佛光寺和第一個發現佛光寺的都是女性,這是多麽奇妙的巧合!

林徽因也對著寧公遇的雕像感嘆不已,說想為自己塑一座像,陪伴寧公遇再坐一千年。

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說到山西古建築,真可謂明珠薈萃,各領風騷。

幾百年前,一群工匠用10萬塊木構件,像搭積木一樣,建造出了相當於20層樓高的應縣木塔。

來源:視覺中國

應縣木塔雖然少有人知,但它在建築界的地位不容小覷——位列世界三大奇跡之一,與披薩斜塔、埃菲爾鐵塔齊名,而且存在時間比披薩斜塔早一百多年,比埃菲爾鐵塔早八百多年。

這座世界上唯一的大木塔,全身沒有一根釘子,只靠卯榫結構支撐。

傳說,遼興宗時期的蕭太後得到了幾顆舍利子。敬獻的人告訴她,舍利子不是尋常之物,可以讓她多活十幾年。

蕭太後認為,舍利子是聖物,自己是一介凡人,不可以享用,應該把它供奉起來。

於是,她斥巨資打造了一個地宮,上面建了一座木塔,就是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整整花了140年的時間,歷經兩朝建成。木塔高達67.31米,底層的直徑有30.27米。

而說起這座木塔的發現,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插曲。

1932年,梁思成在一份資料中,看到了關於應州木塔的介紹。

興奮之余,他本想去實地一探究竟,但戰火阻礙了他的行程。於是他想到一個辦法:給當地照相館寫了一封信,請對方寄一張木塔的照片給他,還隨信附上1元,作為拍照和回信的報酬。

來源:視覺中國

收到相片後的梁思成,欣喜若狂,於是想盡辦法,終於在1933年到達應縣。

梁思成看到塔後直呼:這是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

這座木塔用2600多噸紅松木料建造而成,54種鬥拱遍布塔身。

因為木塔全部以榫卯結構相接,有強大的耗能減震作用,所以木塔在近千年的時間裏,盡管經受了多次雷電、地震、戰亂的侵襲,依然屹立不倒。

來源:視覺中國

但可惜的是,應縣木塔在進行了一次「大維護」後,木塔間的泥夾墻和斜戧被拆除,門窗也被更換,木塔也因此「傷筋動骨」,發生了嚴重的傾斜。

不少網友在惋惜之余,紛紛表示,想看木塔,就趁現在。

山西大地上究竟有多少古建築呢?

據國家文物局統計,全國共有古建築26萬多處,而山西古建築就占全國總量的10%。

說起山西,就不得不提到晉商,它與潮商、徽商並稱為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商幫」。

有人說,三晉大地的浪漫,都藏在大院的深巷裏。

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這些極具時代特色的建築,代表著一個家族的幾世繁華。

喬家大院/來源:視覺中國

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由四堂一園組成。

四堂分為中堂、德興堂、保元堂、寧守堂。18個大院,40多個小院,730多間房屋,「喜」字型構造,非常大氣敞亮。

院內建築富麗典雅,細節非常講究,木雕、磚雕和石雕精美絕倫,歷史氛圍濃厚。

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一部家史,就是一部清朝民間縮略史。

王家大院/來源:視覺中國

一開始,王家只是個賣豆腐的普通商販,後來因機緣巧合走上了仕途,此後功名富貴代代傳承,將輝煌延續了28代,共700多年。

鼎盛時期的王家,可謂高官滿堂,權傾朝野。但最後依然避免不了盛極而衰的歷史規律,逐漸走向沒落。

但即使如此,當年的榮耀還是可以從舊宅中一窺究竟。

用「家是院,院是城」來形容王家大院也不為過。

王家大院內部的四合院院落單元,采用的是外圍封閉式結構,院落組合緊湊整齊,布局規劃明確。

「石」「木」「磚」精致的三雕藝術,讓人嘆為觀止。花草、人、神獸等惟妙惟肖,寓意吉祥的三雕藝術品帶著王氏家族的治家理念。

來源:視覺中國

為什麽山西會有那麽多的大院,而且大多是從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宅院落?

原來, 幹燥的氣候和交通不便,是山西大院能夠較好地保存下來的重要原因。

而大院的聚集,也和晉商有著必然的聯系。

由於地處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物資交換的要塞之地,加上地多人少,外出經商成為山西男人謀生的選擇。

經過多年的積累,山西商人聲名遠播,到了明清時期,晉商的腳步遍及全國。

平遙古城/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無論走多遠,對家鄉的眷戀,仍然根植於山西人的血液中。

於是,在外走南闖北、積累了大量財富的商賈們衣錦還鄉後,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家園,為山西大地留下了一顆顆燦爛奪目的名珠。

山西,被譽為中國古建博物館。

有數據顯示,全國七成以上建於金、元朝之前的古建築在山西省。

古村落建築特色鮮明,多達3500個。

比如,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梁家寨鄉的大山深處,就有一處奇特的大汖古村。

古村有1500年的歷史,50余座小院落錯落有致,山水交融,千年翠柏淩空而來,帶著一種古樸滄桑的韻味。

據說大汖古村是迄今為止孟縣現存最古老的村落,因為寧靜古樸,老人普遍長壽,這裏的老人年齡最大的有110歲,最小的也有60歲。

在山西原平的東燕莊村,有一個明洪武年間的樊氏家族,家族從洪洞遷入,形成村落已有600余年。

經歷了幾百年的明清建築,房屋已東倒西歪,小巷連成一片。過去的繁榮雖然已經遠去,但古民居門楣上的石刻牌匾,仍然記錄著當初的興盛。

忠誠傳家,清白家風,鳶飛魚躍,無逸為寶,牌匾就是古建築的靈魂。土地爺的神龕、村裏的廟宇和戲台,雖然已經破敗,但還保留著當初的風采。

古戲台是清代的遺物,坐西朝東。

村裏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宅,鹹豐年間樊左泉舉薦,高封左監。房屋建於清鹹豐年間,二進式布局,原中軸線上有大門、儀門、二門,無聲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有人說,山西的神奇之處就在於,隨便進一個村子,都是明清時期的古宅,看見一個廟,都是唐宋朝的,幾乎村村都有廟和戲台,全部都是文物。

山西右玉的寶寧寺裏,有人居然在墻壁上發現了吳道子的真跡。

老屋、老人、老城,時光的痕跡一點一點拋灑,在這片土地上釀出芬芳的酒,醇香醉人。

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轉角,便穿越百年時間。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玄鑒樓、小西天、卦山玄中寺、解州關帝廟、太原雙塔寺、永濟鸛鵲樓、普救寺、臨汾廣勝寺……山西的名勝古跡,根本數不完。

璀璨精美的古典佛像、大氣優雅的深宅大院、莊嚴古樸的木塔,還有散落在街頭村落的民居,從歷史長河中跋涉而來,帶著滄桑、神秘而又充滿詩意的浪漫。

周杰倫在歌裏唱:

雨紛紛舊故裏草木深,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

不讓這些美麗的風景遺失,不讓凝聚著古人智慧和結晶的時代之光隕落。

讓我們守護山西古建,讓這些歷經千百年風雨的文化瑰寶得以延續、傳承。

作者:南瓜先生。來源:砍柴書院(ID:kanchaishuyuan)閱讀和寫作是一種力量,不限於表達自我,也不只於賺錢養家。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