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梁山好漢落草前,都要燒掉自家莊院?答案讓人想不到

2024-01-30文化

知乎上的問題,看了一圈答案,不太認可。

火燒自己家,究竟為何?有人說是投名狀,有人說代表落草決心……其實,這幾種說法,或許有道理,但從史進的例子就能看出來,並不對。

具體的例子,要具體分析,先來看史進。

莊裏史進和三個頭領,全身披掛,槍架上各人跨了腰刀,拿了樸刀,拽紮起,把莊後草屋點著。

史進確實放火把自己家莊院燒著了,可是,他逃跑之後,根本沒有落草,而是直接去找師父王進去了。就算朱武等人苦勸史進落草,史進也不願意。

朱武道:「哥哥便只在此間做個寨主,卻不快活。雖然寨小,不堪歇馬。」史進道:「我是個清白好漢,如何肯把父母遺體來點汙了。你勸我落草,再也休題。」 史進住了幾日,定要去。朱武等苦留不住。

這是哪門子投名狀?算哪門子落草決心?

事實上,即便史進後來沒招到師父,也沒錢了,他也沒有去落草,他直接去打劫了,還因此碰到了魯智深。

智深問道:「史大郎,自渭州別後,你一向在何處?」史進答道:「自那日酒樓前與哥哥分手,次日聽得哥哥打死了鄭屠,逃走去了。有緝捕的訪知史進和哥哥賫發那唱的金老,因此小弟也便離了渭州,尋師父王進。直到延州,又尋不著。回到北京,住了幾時,盤纏使盡,以此來在這裏尋些盤纏,不想得遇。哥哥緣何做了和尚?」

你看,直到這會兒,史進可以說是窮途末路了,還是沒有去落草。他在北京待的那段時間,甚至還認識了一個相好,叫李瑞蘭,後來出賣了史進。

也就是說,史進火燒自家莊院,不是為了投名狀,也不是為了下定決心落草,斷自己後路。

事實上,史進之所以這麽做,其實無他,就是為了吸引火力,方便逃跑。故而,史進先放火燒後草屋,等外面的人去後面看了,他又火燒中堂,沖殺出來。

(史進)把莊後草屋點著。莊客各自打拴了包裹。外面見裏面火起,都奔來後面看。 且說史進就中堂又放起火來,大開了莊門,吶聲喊,殺將出來。

直到後面,史進也說,自己是為了救朱武、陳達和楊春三人,這才放火燒了莊院。

一連過了幾日,史進尋思:「一時間要救三人,放火燒了莊院。雖是有些細軟,家財粗重什物盡皆沒了。」

綜上可以發現,史進之所以燒莊院,就是為了救人,只有這一點原因,不是為了所謂的「投名狀」「斷自己後路」「表示落草決心」等。

還有晁蓋,他燒了自己家,也可以說是為了救人,逃命,為了制造混亂。

只見晁蓋莊裏一縷火起,從中堂燒將起來,湧得黑煙遍地,紅焰飛空。又走不到十數步,只見前後門四面八方,約有三四十把火發,焰騰騰地一齊都著。 晁蓋叫莊客四下裏只顧放火,他和公孫勝引了十數個去的莊客,吶著喊,挺起樸刀,從後門殺將出來。

晁蓋已經決定去落草了,他劫取生辰綱的事也已經暴露了。他的路只有一條,就是出逃,去落草,也就是說,放不放火跟他是否落草沒關系。

還有一點,晁蓋叫吳用先走時,說過這樣的話。

吳用道:「我等有的是金銀,送獻些與他,便入了夥。」晁蓋道:「既然恁地,商量定了。事不宜遲!吳先生,你便和劉唐帶了幾個莊客,挑擔先去阮家安頓了,卻來旱路上接我們。我和公孫先生兩個打並了便來。」

這段話可以看出來,晁蓋和吳用已經商量好,要去梁山泊落草。還有,晁蓋要和公孫勝「打並」,才能去。

「打並」,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打掃、清理」,另一種是「拼湊,湊集」。這裏,晁蓋的意思,顯然是第一種。也就是說,晁蓋燒家,是為了清理東西。

什麽東西呢?不知道,但可以推測。

晁蓋之前是村裏保正,認識宋江等縣衙的人,估計也有「不能見光」的東西(信件、寶貝等),因為帶不走(或者說沒必要帶走),只能燒掉。因為如果不燒掉,他一定會被抄家,東西就會暴露。

宋江父親宋太公,和宋江弟弟宋清,在上梁山時,也把家燒了。

宋太公道:「叵耐趙能那廝弟兄兩個,每日撥人來守定了我們,只待江州公文到來,便要捉取我父子二人解送官司。聽得你在莊後敲門,此時已有八九個土兵在前面草廳上,續後不見了,不知怎地趕出去了。到三更時候,又有二百余人把莊門開了,將我搭扶上轎擡了,教你兄弟四郎收拾了箱籠,放火燒了莊院。那時不由我問個緣由,徑來到這裏。」

宋江既然已經落草,宋太公和宋清也只能落草了,所以他們沒必要去為投名狀、落草決心去放火燒家。

從宋太公的話來看,他家也被官兵暗中盯上了,隨時可能包圍。火應該是梁山頭領放的,以方便趁亂救宋太公、宋清。還有就是,宋江作為小吏,孝義黑三郎,應該和不少江湖人,或者其他官吏有來往,家裏很多東西也得都清理掉,所以必須得放火燒家。

像孫新、顧大嫂,之前就做了決定,要救了解珍解寶後去梁上落草。不過,他們也沒有放火燒家,反而是在救了解珍解寶,殺了毛太公一家後,放火燒了毛太公一家。

一夥好漢吶聲喊,殺將入去,就把毛太公、毛仲義並一門老小盡皆殺了,不留一個。去臥房裏搜檢得十數包金銀財寶,後院裏牽得七八匹好馬,把四匹捎帶馱載。解珍、解寶揀幾件好的衣服穿了,將莊院一把火齊放起燒了。

這種情況下放火,其實就一個目的——泄憤。

梁上好漢殺了黃文炳一家後,放火燒家,也是為了泄憤。李逵放火燒扈家莊,也是泄憤。

類似的例子,還有張青。

那人道:「小人姓張名青,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為因一時間爭些小事,性起把這光明寺僧行殺了,放把火燒做白地。後來也沒對頭,官司也不來問,小人只此大樹坡下剪徑。

張青此舉,也是為了泄憤,或者還多一個目的,就是毀屍滅跡,免得留下線索。

而說到毀屍滅跡,魯智深和武松都有這樣的行為。

竈前縛了兩個火把,撥開火,爐炭上點著,焰騰騰的先燒著後面小屋,燒到門前。再縛幾個火把,直來佛殿下後檐點著,燒起來。 武行者把那兩個屍首,都攛在火裏燒了,插了戒刀,連夜自過嶺來。

魯智深和史進殺了崔道成和丘小乙,武松殺了道童和王道人。人都殺了,為何還再放火燒?顯然就是為了淪陷證據。

除此之外,楊雄殺了潘巧玉後,直接在石秀的介紹下去梁山落草,他沒有燒家;張橫、張順、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等人,也是下了決定去劫法場的。一旦劫法場,還能回家安生過日子嗎?不可能啊,也只有落草了。

可是,明知道要落草,他們也沒有放火燒家。

穆弘倒是在後來放火燒了自己家莊院,但他之前已經下定決心落草了。他要燒莊院,只怕也是不想把帶不走的家私燒了,不能便宜官兵。畢竟,能帶走的都是細軟,值錢的大家夥帶不走。

穆弘收拾莊內已了,放起十數個火把,燒了莊院,撇下了田地,自投梁山泊來。

真要是逼人落草,那才是放火燒其莊院,比如李應上梁山就是如此。

吳學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寶眷已都取到山寨了,貴莊一把火已都燒做白地,大官人卻回那裏去?」

還有一種情況,是山頭的人為了表示決心,會在決定加入梁山後,放火燒寨。

宋江謝了宿太尉,回到少華山上,便與四籌好漢商議收拾山寨錢糧,放火燒了寨柵。 數日之間,牽牛拽馬,卷了山寨錢糧,馱了行李,收聚人馬,燒毀了寨柵,跟宋江等班師回梁山泊。

所以,我個人認為,說好漢落草前燒家,是為了投名狀,為了表示自己下定決心落草,這是不對的。或許其他小說、歷史裏是這種情況,但水滸中顯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