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上海民族樂團【國樂詠中華】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

2024-04-27文化

4月26日晚,上海民族樂團原創音樂會【國樂詠中華】亮相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國樂之春」,樂團攜手國際華人指揮大師、樂團首席客席指揮兼榮譽藝術指導湯沐海,以樂會友、以藝傳情,一展國樂風華。

演出現場。本文圖片由上海民族樂團提供。

「國樂之春」是國家大劇院特別推出的民族音樂主題品牌藝術節。本屆「國樂之春」以「樂聚八方」為主題,匯集海內外名指名家名團,深度挖掘國樂的「八音」之美。成立於1952年的上海民族樂團,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大型民族樂團,向來以風格鮮明、演奏精湛著稱。【國樂詠中華】自2021年首演以來,演出足跡遍布上海、廣州、深圳、喀什、銀川、成都、臨沂等城市。

演出現場

音樂會分為五個音樂章節,首章【大春秋】靈感來源於中華傳統禮樂,表達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厚重和燦爛;貳章【醉山水】訴說中華藝術中大樂和同、山水與共的美學精神;三章【納百川】,十余種不同民族的特色樂器伽倻琴、冬不拉、彜族四弦琴、蘆笙、薩塔爾、弦子、馬頭琴等輪番上陣,彰顯中華民族寬廣的胸襟和視野;肆章【天行健】,竹笛、二胡、琵琶,展現中華民族剛毅堅卓、生生不息的生命內力;伍章【詠中華】表達對中華文明的敬意,抒發對祖國母親的摯愛。

演出現場

26日演出現場,五章演奏已畢後,樂團在指揮湯沐海的帶領下,返場奏響經典名曲【我愛你中國】,以悠揚深情的旋律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禮贊致意。在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將音樂會氛圍再度推向高潮。作曲家王雲飛介紹說,此次演出是海派民樂經典品牌【國樂詠中華】在國家大劇院的首次亮相,樂團對多個篇章進行了全新升級,以更加充盈飽滿的音樂語言凸顯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我們對音樂結構和編制進行修改擴充,修改後的五個篇章均由民族管弦樂大樂隊形式呈現,希望以樂隊的語言表達方式,凸顯民族樂器及民族音樂的特色,增加音樂的色彩性,加大音樂的張力,使整台音樂更震撼,更具大格局、大氣魄,以此彰顯大國風範,大國氣象。」王雲飛說。

指揮湯沐海帶領樂團一眾藝術家謝幕

作為世界級著名的指揮家,湯沐海與上海民族樂團合作多年,曾執棒【國樂詠中華】【海上生民樂】等多部海派民樂原創作品,並率樂團赴歐洲、美國等地巡回演出,收獲國內外觀眾熱烈反響。「其實西方交響樂和中華民樂在四百年前是一‘家’,在巴洛克音樂盛行的時期,他們的樂器、演唱演奏的方式,包括他們的音樂思維其實和我們的民樂差不多,可以說是相通的。在我看來,指揮東西方音樂並沒有那麽大的分野,就像地球是圓的,殊途同歸。【國樂詠中華】自2001年首演後,兩年多來我們在演出過程中不斷精進、積累經驗,在很多細節上也做了調整。」湯沐海說。

上海民族樂團打擊樂聲部首席、國家一級演奏員王音睿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海派民樂的風格,一如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海納百川。打擊樂在三章【納百川】中體現的尤為豐富,我們用到了很多少數民族的特色樂器——從民樂角度來說,可能不是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彈撥樂器、弦樂器,但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打擊樂器,這次我們采用了中國大鼓、新疆手鼓、傣族的象腳鼓等。在最後的solo時,我還用到了通通鼓,說起來通通鼓是西洋樂器,但它出現在這裏並不違和,體現了‘納百川’更為豐富的意涵,也助力把全場氣氛拉了起來。」

大道終致遠,海闊納百川。在三章【納百川】中,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紛紛穿上不同民族的特色服裝,演繹各式各樣豐富的少數民族特色樂器,帶領觀眾們感受東方古國民族團結的美好氣象,贏得在場觀眾們的熱烈掌聲。此前為幫助演奏家們深入學習,特別聘請少數民族演奏家們擔任樂團少數民族樂器演奏指導,開展了一系列少數民族器樂演奏課,透過學習和演出實踐,深入挖掘樂器背後的民族性格與文化。

演出現場氣氛熱烈,美好的國樂也引發了眾多觀眾好評。北京當地從事互聯網工作的張立女士此次和朋友一起來欣賞國樂,「就像身處國畫,音樂營造出一種電影般的質感與想象,震撼且富有表現力,每位演員都很投入,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真情,先感染自己才能感染別人,他們做到了。」來自哥倫比亞的Sebastian是第一次走進劇場聆聽中國民族音樂會,眾多豐富的民族樂器引發他的好奇,「很有意思!那個長管樂器原來叫嗩吶,有很多從未見過的樂器,太令人印象深刻了。」

據悉,今年上海民族樂團【國樂詠中華】計劃將繼續在全國各地巡演,並於9月30日、10月1日國慶檔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藉國樂之聲,抒發對祖國母親的摯愛與敬意,與觀眾們一同在海派民樂的多元呈現中,見證古老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