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北京曲劇名家許娣談傳承:找到「有光」的新一代演員

2024-04-18文化

對年輕觀眾而言,認識北京曲劇名家許娣大多與她近些年來參演的熱播劇有關,如【大丈夫】【老閨蜜】等眾多作品裏,許娣有著「國民媽媽」美譽,2018年,她更是憑借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中「精明勢利」的丈母娘「薛甄珠」一角,一舉斬獲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而早在贏得此獎的二十年前,她成為北京曲劇第一位「梅花獎」得主。

許娣曾主演多部北京曲劇經典作品。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許娣一直以默默奉獻的姿態傳承著北京曲劇,作為北京曲藝、曲劇表演藝術家魏喜奎的弟子,許娣自17歲開始學習北京曲劇,在此後的數十年中,她在舞台上塑造出了【楊乃武與小白菜】中的「小白菜」、【四世同堂】中的「韻梅」、【茶館】中的「康順子」、【龍須溝】中的「程娘子」、【少年天子】中的「孝莊太後」等眾多深受觀眾喜愛的舞台藝術形象。退休後的她,這兩年再回到劇團,看到後輩在舞台上表演北京曲劇時,她有了許多期待和思考。

要「苦練」成上台就發光的演員

許娣剛進團時,「北京曲藝團曲劇隊」雲集了北京曲劇創始人魏喜奎、曹寶祿、關學增、尹福來以及北京曲藝團的羅榮壽、高鳳山、馬玉萍等一大批曲藝、曲劇名家,在許娣眼中,他們均屬於那個時代裏,站在台上便「發光」的大藝術家。許娣至今都覺得,自己當年只是一個不自信的女孩,以至於這種感覺貫穿於整個藝術生涯,但也正因為這種心態,在從藝時有著非常單純的行為模式:「我們那一代人從小被灌輸的思想是‘幹一行愛一行’,內心藏著‘狠鬥私心一閃念’的決心,對待藝術創作更無雜念。唱得不好怎麽辦?沒有捷徑,就是苦練。」

這份「純粹」是許娣期待後輩能延續下去的精神,一如當年她透過不走捷徑的苦練,成為站在舞台上就發光的演員。1986年,團裏要排演魏喜奎的代表作【楊乃武與小白菜】,而這一次被選中出演主角「小白菜」的便是被魏喜奎稱之為「生虎子」的許娣。許娣回憶,這個演出任務令其惶恐,但在建組大會上,魏喜奎當著全團說,「我一定把許娣這個生虎子給她摳出來!」這給了她勇氣。

「那時候排練時間緊張,也不懂得去找魏老師請教,只知道自己在家抱著錄音機聽魏老師以前的錄音。」許娣記得第一次與樂隊合練時,沒唱幾句,樂隊老師便對其不客氣地說,「你這不行,回去練吧,練完之後你再來。」這一幕讓許娣銘記於心,「我當時帶著微笑離開樂隊排練室,回到自己的房間便大哭起來,但擦幹眼淚後抱著老師的錄音接著聽。」直到魏老師的一個電話,把許娣叫到家中,將【楊乃武與小白菜】整部劇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為許娣「規整」了一遍:「傳承是非常奇怪的東西,尤其中國的傳統藝術,無論書畫還是戲曲,有個師父指點很重要。他們傳授的並非自身某種特有技藝,而是將學生體會不到的尺寸與分寸,在潛移默化間移植到後輩的心裏。」

有了老師的點撥,在以後的三年裏,許娣在北京曲劇舞台上的表演日臻成熟,並獲得多項榮譽。1989年魏喜奎帶隊到天津演出的路上突然對許娣說,「我從來沒有收過徒弟,我觀察了很久,你是個正派的孩子,我想收你。」時至今日,許娣對魏喜奎為何如此看重自己,始終沒有找到一個適合的答案,但在許多後輩眼中,許娣早已是一位一登台就「有光」的演員。曾與許娣在某電視劇中合作過的演員,回憶起在中戲上學期間,看許娣出演北京曲劇【龍須溝】的情景時,他說道「你在舞台上帶著光!」當時許娣只是覺得新鮮,但現在想來,她好像理解了「發光」應該是每一位舞台演員該有的品質。

北京曲劇【少年天子】中許娣飾演孝莊太後。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創作者的思想要跟著時代走

許娣1997年憑借北京曲劇【龍須溝】成功「摘梅」(梅花獎),成為北京曲劇團歷史上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演員,而此時,她最想與其分享這份殊榮的魏喜奎先生已經離世一周年,終成遺憾。2002年,在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曲劇班授課時,許娣對班裏的一位學員王玉印象深刻,正如當年魏老師評價自己是個正派的孩子一樣,許娣認為王玉是個實在的山東姑娘,為了能將北京曲劇「魏派」藝術傳承下去,許娣決定收下這個徒弟,並於2004年,在長安大戲院正式舉行了拜師儀式。

自2008年退休之後,許娣並沒有遠離北京曲劇,反而透過各種不同的渠道與方式,繼續為本劇種搖旗吶喊。除專心授業外,慢慢地她也開始活躍於影視領域,並為北京曲劇以外的觀眾熟知。2023年,北京曲劇【少年天子】入選2023—2024年度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戲曲音像工程錄制演員(劇目)名單並參與音像錄制。時隔35年,北京市曲劇團也想將這部劇重新復排,許娣擔任復排版劇目的藝術指導,並繼續飾演「孝莊太後」。

青年演員王厚義(左)與李亞橋(右)在復排版北京曲劇【少年天子】中分別飾演福臨與烏雲珠,許娣擔任復排指導。 受訪者供圖

拿到跟當年完全不一樣的新劇本時,許娣首先給予年輕編劇團隊以肯定,「現在年輕人再審看這部作品時,一定會有自己的欣賞角度與審美要求。有了想法去改編,本身是好事,應該尊重並支持他們。」許娣認為,如果余笑予導演還在世的話,相信他也會進行劇本修改。畢竟時代不同,人物的切入點與觀眾審美也會不同。「如今,當我看到這些年輕的創作團隊對於劇本的整理,感覺到身為藝術工作者一定要隨著時代、隨著觀眾的改變去調整思維方式,無論年齡多大,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不斷地更新完善藝術水準,以適應時代。」

和這些隔輩的年輕人一起排戲,許娣欣慰於他們對北京曲劇的熱忱和努力:「現在的孩子眼界寬,有思想,接受能力強。只要他們願意學,願意問,我會傾己所有教給他們。但也要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琢磨你教授的東西,尤其要特別尊重學生們的演唱。我從不要求他們一定按照我教的技法與方式去演,就像我從來沒有完全按照我師父的方式表演一樣。但作為魏派的傳人,我明白舞台的實踐最終通往的都是一個方向,這或許就是傳承的意義。」

雖然已經闊別舞台多年,如今許娣仍然會在深夜某個時段醒來,不自覺地去思考北京曲劇的「流派」「行當」「演員發聲方式」等諸多問題。如今她心底最大的一個願望就是透過最簡潔的舞美設計,最先進的舞台技術,最美的服裝設計去恢復北京曲劇看家大戲【楊乃武與小白菜】。她相信這個願望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作,因為她已經找到了新一代舞台上「有光」的演員,也從這些孩子身上清晰地看到了北京曲劇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