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山西博物院館藏瓷器欣賞

2024-01-23文化

瓷器展廳

瓷器是中國的獨創。挹水和泥、摶土成器、木石為釉、薪火淬煉、金生五色,巧奪天工。瓷器的普及極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在帶來生活便捷的同時,也給予人們美的享受。

瓷器是中國的符號。從原始青瓷的質樸無華,到景德鎮瓷器的登峰造極,瓷器見證了中國人追求卓越、不斷進取的民族精神。從邢窯白瓷行銷天下, 到青花瓷器遠銷海外, 瓷器構建了最具辨識度的中國風尚。

瓷器是中國的形象。作為文化使者,無遠弗屆。伴著駝鈴, 北通大漠; 乘風破浪, 遠渡重洋,將燦爛的中華文明遠播世界各地。

仰韶文化中期(距今5800-5300) 彩陶罐

龍山文化時期 (距今4300-3800)彩繪陶罐

龍山文化時期 土鼓

龍山文化時期 直口肥足鬲

青瓷系列:

夏時期中國已開始燒造原始青瓷,產地在浙江和福建,商周時期則主要集中在浙江。漢代,越窯瓷器的生產技術日趨成熟。六朝時,除越窯及周邊窯場外,湖南湘陰窯和江西豐城窯也是非常重要的青瓷窯場。北朝晚期,中原陶瓷手工業有了明顯發展,已發現多處生產黃綠釉陶器的窯址,如河北曹村窯、山東淄博窯等。隋代北方制瓷業迅猛發展,眾多窯口都生產了質素上乘的青瓷。

西周 青釉原始瓷洗

西晉 青釉網格紋雙系罐

北魏 青釉托盞

六朝青瓷

六朝青瓷裝飾手法主要有胎裝飾和彩裝飾,胎裝飾主要有立體捏塑、淺浮雕模印貼塑及平面的刻、劃、壓印等手法,彩裝飾有釉下點褐斑和釉下繪褐彩兩種。裝飾題材有人物、動物、建築等。常見器類有盤口壺、雞首壺、唾壺等;常見紋飾有連珠紋、網紋、蓮瓣紋等。窯場以越窯最具代表。

東晉 青釉褐彩雙系盤口壺

北齊 青釉龍柄雞首壺

雞首壺

因肩部塑雞首而得名,始見於西晉,衰落於隋。西晉時壺身、壺頸較矮,盤口很淺,雞首尖嘴無孔,雞尾甚小;東晉時壺體、壺頸增高,雞首圓啄有孔,雞尾位置塑長柄與盤口相接,東晉中晚期柄上部多塑為龍首造型;南北朝時期,壺體修長,盤口加深,雞頸漸曲,龍首捏塑漸趨復雜;隋代盤口更深,雞頸彎曲後仰呈打鳴狀。

北齊 天統三年青釉蓮瓣紋龍柄雞首壺

北齊 天統三年青釉龍柄雞首壺

晉陽陶釉

北朝晚期,晉陽是東魏「霸府」、北齊別都。出土釉陶數量眾多,器型常見雞首壺、燈、尊等。造型粗獷雄偉,胎體厚重。釉層玻璃質感強,釉色青中泛黃。紋飾常見忍冬紋、連珠紋和寶珠紋等。

晉陽釉陶裝飾華麗,文化面貌多元,反映出北朝晉陽貫通南北、融匯東西的宏大氣象。

北齊武平元年 青綠釉蓮瓣紋燈

通高45.5厘米,盞徑17厘米,底徑19.5厘米,柄長25.9厘米。

斂口,圓唇外有棱,其下一周聯珠紋,圓腹,平底,底部起棱一周,腹壁上貼有忍冬、蕉葉、佛家背光和月牙寶珠等花紋,接於底部棱上、花紋上部高出器口、底部中央有凸榫,插入堅柄內中央。堅柄,上口略外撇,直柄中部有一周聯珠紋及兩周棱紋,其上一周蓮及蕉葉弄劃紋,下為忍冬紋。圓座,座體飾倒置寶相蓮瓣,下覆圓蓋,底有一周聯珠紋。通體黃綠釉,有細小冰裂紋。

北齊武平元年 青綠釉瓷罐

1981年山西省太原市王郭村婁睿墓出土

北齊武平元年 青釉貼塑獸面紋尊

北齊 武平元年

青釉堆塑寶相花龍柄雞首壺

北齊武平二年 青釉貼塑獸面紋尊

北方青瓷

隋朝統一,北方瓷業迅速崛起,形成青、白瓷並列的局面。青瓷常見器型有四系罐、高足盤、唾壺、燭台等。紋飾有蓮瓣紋、忍冬紋、草葉紋等。胎體厚重,外壁施釉不到底,常有流釉現象,時代特征鮮明。隋代北方生產青瓷的窯場主要有邢窯、安陽窯、白河窯等。

隋開皇十五年 青釉帶蓋唾壺

1989年山西省汾陽市北關村梅淵墓出土

隋開皇十五年

青釉三系單龍柄壺

1989年山西省汾陽市北關村梅淵墓出土

隋開皇十五年 青釉蓋罐

1991年山西省汾陽市北關村梅淵墓出土

隋 開皇十五年 青釉印花高足盤

1990年山西省汾陽市北關村梅淵墓出土

隋 開皇十五年 青釉方足燈

1992年山西省汾陽市北關村梅淵墓出土

西漢 青釉弦紋雙系壺

北齊太寧二年

黃釉貼塑蓮瓣紋尊

黃釉蓮瓣紋尊出土自庫狄回洛墓,庫狄回洛為鮮卑族,出生於代郡,是當地的豪門貴族,也是東魏北齊時的顯貴人物。年輕時的庫狄回洛儀表堂堂,身材高大偉岸,孔武有力。生活在那個民風尚武的年代,庫狄回洛也有一身的好本。六鎮起義爆發後,庫狄回洛帶領族人避難,投靠了爾朱榮。成了爾朱榮身邊的統軍,隨爾朱榮進攻洛陽有功,擁立孝莊帝元子攸登基後,庫狄回洛升任為別將。庫狄回洛先後擔任使持節都督西夏州諸軍事西夏州刺史、東受陽大都督、使持節都督朔州諸軍事朔州刺史。除了這件黃釉蓮瓣紋尊之外,出土自庫狄回洛的隨葬品共計300多件。

北齊 武平元年

黃綠釉貼塑獸面紋尊

山西省太原市王郭村婁睿墓出土

北齊 黃釉模印胡人雙獅紋扁壺

1956年山西省太原市玉門溝出土。

高27.5厘米、口徑5.7厘米、底徑17厘米扁壺為橢圓形口,短束頸,梨形腹,腹部扁平,高圈足。正背面模印相同紋飾,為腹壁正中有一胡人站立姿態,左手持物似骨朵,身前兩側蹲坐兩只獅子,獅子扭首向前,呈淺浮雕狀,壺壁兩側模印有象首,長鼻垂於底部,搭配有聯珠紋邊框,而聯珠紋飾屬於波斯風格。

此器紋飾明顯受外來文化影響,是北朝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在中國古代,周邊的西域各國會向中原王朝進獻獅子。【舊唐書】中有康國、波斯、吐火羅遣使獻獅子的記載,【新唐書】中也有大食、西突厥向唐王朝進獻獅子的記載。

盡管獅子在中國生活的歷史非常久遠,但實際上是「外來物種」,自漢武帝征服西南,大力推廣海上絲綢之路後,獅子被傳入中國。由於其威猛的外表和佛教的傳播,獅子被視為「祥瑞之獸」,並開始被中原文化吸收和融入。絲綢之路的開辟傳入的不僅只有獅子,還有域外與獅子相關的文化及藝術。此件扁壺便融入了胡人與獅子的形象,除此之外,還有舞獅、騎獅、牽獅、戲獅、馴獅等形象,有著祈福與鎮煞的寓意。

唐 白釉人首執壺

1956年山西省太原市石莊頭村出土。

扁弧形口,細束頸,橄欖形腹,扁條形柄,外撇足,足心內凹。柄與口沿形似帶莖荷葉,上塑一童首。整體造型有濃厚的波斯薩珊王朝金銀器的特征。釉色黃白,釉面較亮,施釉至足,足底無釉。執柄上流釉至下腹部,釉層明顯閃青。流下腹部刻出一道竹節紋,其下端貼花。執柄下部也有貼花裝飾。

定窯

創燒於唐,宋金達到巔峰,元代漸趨衰落。窯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產品以白瓷為主,另有黃釉瓷、黑釉瓷、醬釉瓷等,常見器型有碗、盤、執壺等,裝飾手法有刻花、劃花、印花等,紋飾有蓮瓣、牡丹、嬰戲等。曾為宮廷和官府燒造瓷器,有「官」「新官」「尚食局」「尚藥局」「東宮」等刻款。

唐 白瓷唾壺

唐 白瓷執壺

金·正隆四年(1159年)

定窯白瓷執壺

1988年山西省大同市陳慶夫婦合葬墓出土

遼 白釉三叉提梁壺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出土

高16.5、口徑4.4、底徑5.7厘米。壺口內凹折一平台,中有一圓口,斜肩,圓曲腹,腹壁一周有六道細印痕,圈足。腹上部置一圓流,肩部有一弓形提梁,提梁前端分三叉,每叉下端貼附圓形花飾,後端塑為繩編狀,下端貼附如意形花飾。肩部有兩道細弦紋。器表釉色白中閃青,底足一周無釉。

遼代 白瓷剔劃花卷葉紋梅瓶

介休窯

窯址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包括洪山窯和介休城南街窯等多處窯場。洪山窯創街窯等多處窯場。洪山窯創燒於北宋,延及明清。北宋產品以白瓷為主,兼燒黃釉瓷、黑釉瓷等,器型有碗、盤、爐等,裝飾技法有刻花、印花、白瓷黑彩等。介休城南街窯創燒於金代,產品以白瓷為主,器型有碗、盤、枕等,裝飾技法有印花、白瓷褐彩等。

北宋 白瓷鏤空熏爐

金 白釉褐彩牡丹紋盒

霍州窯

窯址位於山西省霍州市陳村。創燒於金代,盛燒於元代,延及明清。金代產品以白瓷為主,兼燒黑釉瓷。黃釉瓷等、器型有碗、盤、枕等。裝飾技法有印花、白瓷褐彩等。裝燒方法有三叉支具疊燒和澀圈疊燒。元代產品以白瓷為主,器型有高足碗,折沿盤等。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裝飾紋樣有牡丹紋、雙魚紋等。支燒方法為粘釘支燒,碗、盤內外幾乎都留有五個支釘痕。

金 三彩虎枕

金 白瓷紅綠彩花卉紋碗

元 白瓷玉壺春瓶

明 白瓷筒式三足爐

明 白瓷師耳爐

明 白瓷菩薩立像

明 白瓷菩薩立像

建窯

窯址位於福建省南平市水吉鎮,以燒造黑釉瓷聞名於世。創燒於晚唐、五代,產品為青釉瓷。宋代以黑瓷為主,兼燒青白瓷。北宋晚期「鬥茶」盛行,黑釉茶盞大量燒制,尤以「兔毫」最具特色。宋徽宗【大觀茶論】:「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上有所好,下必甚之,除建窯外,其他窯場也大量生產黑釉茶盞。

南宋 「供禦」銘兔毫盞

南宋 醬釉釦兔毫盞

吉州窯

窯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鎮。創燒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北宋產品有青白瓷、白瓷、黑瓷。南宋產品有黑瓷、白瓷、褐色彩繪瓷等。南宋黑釉瓷不僅產量大,而且裝飾技法多,尤以剪紙貼花、木葉、玳瑁釉久負盛名。器型有碗、盞、罐等。元代以褐色彩繪瓷最具特色。吉州窯瓷器胎體分瓷胎和缸胎,均較粗糙、疏松。

南宋 玳瑁釉盞

南宋 玳瑁釉剪紙漏花盞

耀州窯系列

北宋 耀州窯青釉刻花執壺

北宋 耀州窯青釉印雙鶴紋碗

1972年山西省稷山縣小費村出土

北宋 青釉刻花牡丹紋碗

1986年山西省河曲縣五花城村出土。

高8.4、口徑21.1、足徑5厘米。敞口,斜直壁微弧,小圈足。通體施青釉,足沿一周無釉,釉層光亮,釉面密布小棕眼,釉層中刻花處有較稀疏的小氣泡。碗內壁上部一周弦紋,內刻折枝牡丹花,花瓣、花葉都劃出花瓣、葉脈紋路,外壁口下一周弦紋。采用「偏刀」、「直刀」、「斜刀」和「篦劃」等刻花方法,增加了花紋的立體感。外壁可見清晰修坯弦紋,足沿粘沙。陜西銅川耀州窯燒造。

金 耀州窯獅座瓶

山西省大同市煤峪口礦出土

金 青釉刻劃花折枝牡丹紋盤

金大定十七年

青釉刻花盤

山西省侯馬市出土

高3.6、口徑18、足徑6.6厘米。敞口,淺腹,下腹稍斜折,矮圈足。胎為黃褐色,胎質細膩。通體施青綠色釉,釉面光亮,密布有小氣泡和棕眼及大小不等的隱形開片,底足露胎。盤內底刻弦紋一周,弦紋內刻有盛開的蓮花和荷葉圖案,刀鋒犀利,外壁斜折處有一周弦紋。陜西耀州窯燒造。

金大定十七年 青釉刻花蓮紋碗

龍泉窯

龍泉窯

南方著名的青瓷窯場,窯址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北宋胎體較厚,胎色淡灰,釉層透明,釉面光澤很強,常見紋飾有花卉紋、葉紋、魚紋等。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裝飾技法有刻花、堆塑等。元代燒造量大,胎色泛灰,釉色青翠或泛黃,裝飾手法有刻花、劃花、印花、貼塑等,紋飾有雙魚、八卦、牡丹等。明代中期以後漸趨衰落。

北宋 青釉刻劃花五管瓶

北宋 青釉刻花瓶

元 龍泉窯青釉八卦紋三足爐

元 龍泉窯刻花瓜棱蓋罐

元 青釉菊瓣紋罐

1957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公園出土

高17.7、口徑17.7、底徑12.8厘米。窄唇,短領斜直,圓肩,斜腹,隱圈足,挖足較深。淺灰白胎,胎質細膩。釉色翠綠泛青,釉層光亮。釉面密布細小氣泡,有稀疏大開片。滿釉,口部、足沿一周無釉。由肩至底刮削出六十四道凹槽,凸起處釉薄而呈淺黃白色。浙江龍泉窯燒制。

景德鎮窯

窯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創燒於唐代,五代時燒制青瓷和白瓷,產品以碗、盤為主,青瓷釉色青中泛灰。宋代以青白瓷為主,器型有碗、盤、盒等,裝飾技法有刻花、劃花、印花等,紋飾有花卉紋、水波紋、嬰戲紋等。元代還創燒了卵白釉瓷、青花瓷等,部份卵白釉瓷器上模印「樞府」「太禧」等款識。

南宋景德鎮窯

青白釉刻劃花雙魚水波紋折腰碗

蒙元時期 鈞釉雙耳三足爐

1958年山西省大同市宋家莊至元二年(1265年)馮道真墓出土

高18.5、口徑14.6、腹徑17厘米。直口,平折沿,直頸,扁鼓腹,長方形鏤空雙立耳,耳內一螭形飾與頸腹相連,三矮曲形蹄足。通體施月白色釉,釉層肥厚,底足有積釉。器形圓渾,胎體厚重,是山西著名的渾源窯產品。

元 至元二年 鈞釉碗

元 鈞窯紅斑碗

金 黑釉剔花玉壺春瓶

元 茶葉末釉剔劃花卷葉紋梅瓶

元 黑釉剔劃花折枝花卉紋罐

元 黑釉剔花卷葉紋瓶

晉北窯場

晉北窯場以大同青瓷窯、渾源窯、懷仁窯為代表。產品以黑釉瓷最具特色。大同青瓷窯以剔花為主要裝飾手法,兼有劃花;渾源窯除剔花外還有刻花、劃花、印花、捏塑、鑲嵌等裝飾手法;懷仁窯則以劃花為主要裝飾手法。晉北窯場的剔花和劃花多裝飾在器物的肩部至腹部,以纏枝卷葉紋最為流行,紋飾大多簡練、流暢、奔放,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大同窯

窯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青磁窯村。盛燒於金代,以剔花工藝最具特色。產品以黑瓷為主,兼燒褐釉瓷、茶葉末釉瓷。器型有梅瓶、罐、壇等。胎體厚重,胎色灰白,釉面烏黑發亮。剔花裝飾均在肩部至腹部,多為纏枝卷葉紋,紋飾大多簡練、流暢、奔放,藝術成就很高。

金 黑釉剔花卷葉紋梅瓶

金 黑釉剔花卷葉紋壇

1955年山西省天鎮縣夏家溝村出土

高24、口徑5.4、底徑13.1厘米。小口,圓折肩,曲腹內收,隱圈足。胎為黃白色,胎質稍粗。黑褐色釉,釉層較亮,釉面密布小棕眼和大大小小的氣泡疤。施滿釉,裹足刮釉,足心刮釉成「十」字狀。口部以下一周剔刻十一瓣花瓣,肩及上腹一周剔一支卷葉紋,剔刻技術嫻熟,線條簡練粗獷。

元—明 黑釉雞腿瓶

1993年山西省懷仁縣鵝毛口村懷仁窯址出土

高41、口徑4.3、底徑10.5厘米。小口,溜肩,長曲腹,腹向下漸內收,下腹及底外撇,隱圈足。赭灰色胎,胎質較粗,胎體厚重。綠褐色釉,釉層較亮,施釉至足,肩部上半部刮釉。全身有拉坯時形成的較深的螺旋紋,肩部一周劃寫有「都酒使司」四個字。

懷仁窯

窯址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小峪村和鵝毛口村。盛燒於金代,以劃花工藝最具特色。產品以黑瓷為主,兼燒褐釉、茶葉末釉。器型有碗、罐、雞腿瓶等,胎體較厚,胎土多灰白或土黃,部份器物釉面烏黑發亮,光澤很強。劃花紋飾大多簡練、粗半、疏朗。

金 黃釉印花纏枝花卉紋碗

金 絞胎折沿盤

金 黑釉紅斑蓋罐

金 白瓷剔劃花折枝花卉紋枕

金 白瓷褐彩花卉紋玉壺春瓶

金 白釉褐彩花卉紋梅瓶

元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高28厘米,腹徑32厘米。造型渾厚敦實,色澤濃艷深沈。

器身繪飾精美的海水、纏枝石榴、纏枝牡丹和蓮瓣紋。

畫面飽滿而不擁擠,裝飾繁而不亂,是難得的元代青花傑作。

明景泰 青花麒麟紋罐

明天順七年

青花波斯文筒式三足爐

高11.7、口徑15.3厘米。

腹外壁青花書波斯文字三段,節選自波斯詩人薩迪【果園】詩集。內底有「天順七年(1463年)大同馬」款,內壁有「大同馬氏書」字樣。這是一件有明確紀年的明代「空白期」的標準器。

明宣德 青花把蓮紋盤

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紋盤

明宣德 青花把蓮紋盤

清順治 青花花卉紋蓮子罐

清康熙 青花老子出關圖棒槌瓶

清康熙「聖主得賢臣頌」青花筆筒 1961年北京市征集

高16.2厘米、口徑17.5厘米。直口,筒腹,平底,外底中心內凹。胎體堅致、細膩,釉面滋潤、勻凈,底部刮釉,外底中心內凹處有釉。外壁書館閣體【聖主得賢臣頌】,筆畫工整,字型娟秀,疏朗勻稱,排列整齊,文末有釉裏紅「熙朝傳古」篆書印章款,外底中心內凹處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青花楷書款。【聖主得賢臣頌】是西漢王褒創作得駢文。

清 康熙 青花釉裏紅花籃

清雍正 青花雲龍紋盤

清雍正 青花雲鶴九桃紋盤

清雍正 青花釉裏紅人物紋天球瓶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紋雙耳扁瓶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蒜頭瓶

清光緒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明 孔雀藍釉蟠螭紋爐

雞黃釉

明代景德鎮窯將傳統的低溫黃釉與當地優良的瓷土相結合,極大提高了低溫黃釉瓷的藝術品位。景德鎮窯從宣德時即已開始燒造低溫黃釉瓷,釉層較厚,常有橘皮紋。弘治時低溫黃釉瓷的生產達到最高水平,黃釉顏色較宣德、成化時更加鮮亮、嬌嫩,色如雞油,故有「雞油黃 」「嬌黃」之稱。因施釉工藝為澆釉,故而又名「澆黃」。

明正德 黃釉碗

明弘治 黃釉盤

清雍正 天藍釉花盆

豇豆紅

豇豆紅創燒於清康熙年間,其色調淡雅柔和如成熟的紅豆。由於燒造氣氛的變化,豇豆紅釉層裏常泛出深淺不一的綠色苔點,正所謂「綠如春水初升日,紅似朝霞欲上時」。豇豆紅色調差異較大,清人按色調的不同冠以「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臉」「大紅袍」等雅稱。豇豆紅燒成難度極大,只有官窯少量生產,僅供皇室內廷使用。

清 豇豆紅釉太白尊

太白尊:據說是由於器型像是李白喝酒的罐子,所以叫做太白尊。

清康熙 豇豆紅釉洗

清康熙 豇豆紅釉菊瓣紋尊

清乾隆 豆青釉葫蘆瓶

清乾隆 祭紅釉玉壺春瓶

祭藍釉

祭藍釉是以氧化鈷為呈色劑的一種高溫石灰堿釉,又稱「霽藍釉 」「寶石藍釉」。創燒於元代,明宣德時釉面常有桔皮紋,與祭紅、甜白並稱為顏色釉的三大上品。嘉靖時祭藍釉盛行,除傳統的祭器和陳設用瓷外,景德鎮還生產了為數不少的祭藍釉日用瓷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祭藍釉瓷器均造型優美、質素上乘。

清乾隆 霽藍釉天球瓶

清乾隆 茶葉末釉茡薺扁瓶

窯變釉

清代的窯變釉主要包括仿鈞釉和爐鈞釉兩種。仿鈞釉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的高溫窯變釉品種,有「高粱紅 」「火焰青 」等色調。爐鈞釉是清代雍正年間創燒的低溫窯變釉品種。爐鈞釉在燒制過程中熔融流淌,形成變幻莫測的彩斑和紋理,其色調豐富,有松石綠、天藍等。雍正時爐鈞釉多泛紫或泛青,乾隆時爐鈞釉則以藍色居多。

清乾隆 爐鈞釉瓶

清乾隆 窯變釉貫耳方瓶

清乾隆 爐鈞釉瓶

清康熙 五彩龍鳳紋碗

清康熙 五彩蝶紋盤

清康熙 青花五彩花卉紋杯

清雍正 鬥彩人物紋盤

清乾隆 鬥彩雲龍紋蓋罐

清乾隆 鬥彩團花紋蓋罐

清乾隆 礬紅彩折枝花卉紋藏式瓶

清嘉慶 粉彩嬰戲圖碗

高5. 6 、口徑11. 2 、 底徑5 厘米。

胎白且薄,外壁通體繪滿嬰戲圖,以房舍、山石、樹木、小橋、流水為背景,姿態各異的兒童在其中嬉戲玩耍, 熱鬧異常。

底部有「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篆書款。

清光緒 粉彩九桃紋天球瓶

清光緒 粉彩百鹿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