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人人盡說江南好!你知道江南水鄉文化的源頭在哪裏?丨閔行情

2024-03-28文化

勾勒上海發展的線索,

描摹上海的歷史風情。

如何用最少的文字,

將大上海的發展脈絡說清楚?

滄海桑田、篳路藍縷,

終成「上海」,

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

「發現閔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第十二季,我們邀請了滬語播音員來誦讀【上海小史】。今天,你將聽到的是【水鄉稻文化淵源】……

朗讀人:原閔行廣播電視台播音員 晨音

點選收聽朗讀

稻作文化是江南水鄉文化的源頭。【漢書·地理誌下】記載:「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耨(nòu),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這就是說,居於副熱帶地區的古越人有著溫暖的氣候,充沛的雨水,上天的恩賜既豐厚又穩定,他們的註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生長出所需的一切的大地上,「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果獻贏蛤」都由大地提供,稻作文明的特點非常顯著。

中華文明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稻作文明,它之所以能存在萬年以上,一是發明了人工取火;二是發明了種植業。水稻種植的發明,是一個跨時代的大事件,稻作文明讓中華民族率先進入到產食經濟時代,產食讓中華先民們初步具有了擺脫自然束縛的能力。有了產食經濟為支撐,遠古先民不再像以前一樣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漁獵和采集上,成天為填飽肚子而勞碌;由於食物有了初步的保障,他們有了精力和時間來觀察天地和思考人類自身。所謂人類文明,就在思考和規範中點亮了未來。

民國初年上海郊區稻田裏插秧的農婦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吳越之地的先民依靠自己耕種的土地,體現了農耕民族對土地的珍惜,對大自然的尊重,對天地的敬畏。同時註定了農耕文明尚和平節制而不尚侵略掠奪,並延伸出敬天愛人、尊道貴德的和平、和諧價值觀等,這和遊牧文明、西洋工商文明表現的貪婪掠奪、征服殺戮有著顯著的區別。

太湖流域的江南水鄉,水利資源豐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從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和查山遺址來看,人們主要聚集在地勢比較高爽的區域。早期的稻作栽培,「火耕水耨」,人們可以控制水流,卻不至於形成大規模的水旱交替。【齊民要術】引【周禮·地官·稻人】條下的井田系統,說稻田之「作田」,就是所謂「塘浦圩田」,有了水利系統與圩田系統,才有火耕水耨等植稻技術。

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也不能排除木器工具。「耒耜(lěi sì)」,傳說為神農氏所發明。它以「斫(zhuó)木為耜,揉木為耒」,就是用一根長柄(耒)安在一個尖形鏟(耜)上。耜初為木質。後來有了鐵,改為鐵質,耕作效率大大提高,這就是最原始犁的雛形。用它可以翻地、播種、中耕。唐陸龜蒙著有【耒耜經】,記載犁的演變。後來把「耒」部份改為弓形,更符合力學原理,與現代用的木犁大體相同了。用牛拉犁進行耕作,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國語·晉語】記載有:「宗廟之犧,為畎(quǎn)畝之勤」,反映了牛耕已經作為一種先進的事物受到重視。

耒耜的發明開創了中國農耕文化,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播種用農具則有西漢的樓犁,樓犁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耕地整地,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從耒耜到畜力犁,開啟了稻作農業的發展過程,經過先秦,到漢代的畜力犁已然最重要的耕作農具。魏晉時期,江南一帶已經形成犁、耙、炒(chào)的水田耕作體系,這套耕作體系在宋代已臻於成熟,北宋時期還出現了秧馬——一種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

盡管學術界對稻作技術的時間節點尚存在爭論,但可以成為定論的是,當時太湖流域確實活躍著一支擅長稻作農業的原始先民,他們在這塊土地上頑強地生存,勇敢地開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代代相傳。農耕民族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重農輕商、安土重遷和性格平糊。【管子·輕重篇】中記載:「一農之事,必有一耜一鉍(yáo)一鐮一椎(chuí)一绖(zhì)然後成為農。」先民們對於稻作工具的奉獻,不斷豐富著水鄉農耕文化。在六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太湖流域,特別是吳淞江沿岸的原野和涇浦及水塘間,留下了他們雄渾有力而經久不衰的生命之歌、農耕之歌。有個古老的神話傳說,當年伏羲、神農曾在太湖邊傳播百谷。太湖畔流傳著一首頗耐尋味的吳歌歌謠,世世代代傳唱在吳地農民的口中:「伏羲神農駕金龍,九龍山下五谷種,傳下五谷救萬民,萬民萬代謝羲神。」正因為有了稻米,中華民族進入了一個新的文明時代並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1930年代上海郊區百姓在水田裏耕作的情景

農民拔秧用的坐具,也稱秧船或秧凳

作者:仲富蘭

編輯: 湯婧嫻

初審:王藝霖(實習)

復審:林心怡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註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