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第六章 古建築屋頂構造/第一節 古建築屋頂概述

2024-02-10文化

古建築屋頂位於中國式三段的上段,最為引人註目。它不僅是在建築最上面起圍護結構的作用,而且屋頂形式、屋脊做法和裝飾物,以及采用的屋面材料等,都能反映出建築的等級、建築的使用性質、類別、建築物主人的身份地位等,並在這些方面有著嚴格的規定,是絕對不可逾越的。

第一節 古建築屋頂概述

一、屋頂類別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大部份屬於坡屋頂的範疇。與平屋頂相比,其優點是排水迅速、不易積水,所以一般不會形成滲漏並影響下部結構。各種坡屋頂類別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基本形成,到宋代更為完備。在【營造法式】中就記錄了四阿頂、廈兩頭造(九脊殿)、不廈兩頭造和鬥尖(撮尖)四種主要形式的屋頂。到了明清時期,古建築屋頂的類別更為多樣,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類。

1.正式建築九種屋頂類別

明清時期,古建築行業習慣將官式建築分為正式與雜式。硬山、懸山、廡殿、歇山是正式建築屋頂的四種基本型。廡殿、歇山可以做成重檐建築,歇山、懸山和硬山建築可以區分為帶有正脊和不帶正脊(卷棚)做法。這樣正式建築屋頂就形成了重檐廡殿、重檐歇山、單檐廡殿、單檐歇山、卷棚歇山、起脊懸山、卷棚懸山、起脊硬山、卷棚硬山九個依次降低的等級,構成了正式建築屋頂嚴格的等級序列,詳見表6-1,正式建築屋頂詳見圖6-1。

表6-1 正式建築屋頂等級序列

圖6-1 正式建築屋頂

2.雜式建築屋頂類別

在古建築中,凡是平面不是長方形,屋頂為廡殿、歇山、懸山、硬山四種基本型之外的均屬於雜式建築範疇。雜式建築屋頂的類別有攢尖、盔頂、盝頂、圓頂、平台屋頂、單坡頂、扇面頂等形式。雜式建築屋頂詳見圖6-2。

圖6-2 雜式建築屋頂

3.組合屋頂類別

組合屋頂多是由於建築平面較為復雜,從而引起了屋頂的變化。從形態構成來看,主要是在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基本型的基礎上,透過人字坡、圍護和端部結束形式的穿插組合,形成組合型屋頂。大致可以分成簡單和復雜兩種類別。

(1)簡單組合屋頂 主要有抱廈、勾連搭及L形、工字形、十字形、萬字形頂等。

①抱廈,又稱「龜頭屋」,從平面上看,在主建築一側或兩側,局部向前突出一間(或三間)。從剖面上看,屋頂與主體建築可以采用勾連搭形式或丁字相交形式。

②勾連搭,多個屋頂沿進深方向前後相連線,在連線處做一水平天溝使雨水向兩邊排瀉的屋面做法。勾連搭使用於建築進深較大,為降低屋頂高度,則采用低屋面前後相連的方式。勾連搭與抱廈的不同之處為:勾連搭為通長勾連,而抱廈的勾連則短於殿身面闊。

抱廈與勾連搭屋頂詳見圖6-3。

圖6-3 抱廈與勾連搭屋頂

③其他簡單組合屋頂。其他組合屋頂主要有L形屋頂(轉角建築)、丁字頂、十字頂、工字頂、萬字頂等。各類屋頂均為適應不同的平面而形成,參與組合的建築屋頂呈縱橫相交狀態的組合關系。

其他簡單組合屋頂詳見圖6-4。

圖6-4 其他簡單組合屋頂

(2)復雜組合屋頂 還有很多古建築,其屋面形式比L形、丁字形、十字形、工字形、萬字形還要復雜很多,形成平屋頂及各類坡屋頂上下疊置、高低錯落、平行並列等多層次的組合關系,詳見圖6-5。

圖6-5 復雜組合屋頂

二、古建築屋面類別

瓦原為燒制土器的總稱,後來專指覆蓋在屋面之上起防水作用的建築材料。依其質地有琉璃瓦、布瓦、銅瓦、鐵瓦、木瓦、竹瓦等。中國古建築屋面主要為琉璃瓦屋面和布瓦屋面兩大類別,各自又有多類不同做法。

1.琉璃瓦屋面

琉璃瓦是表面施釉的瓦,它由琉璃胎經過1100℃以上的高溫燒制後塗上釉料,然後再進行800~900℃的低溫回燒而成。在宋朝時已經在宮殿上使用黃綠色琉璃瓦。元朝宮殿則用黃、綠、藍、紅、粉、白、黑、紫等多色琉璃瓦和琉璃構件。明清兩代宮殿、陵寢和皇家寺廟多用黃色琉璃,皇家園林建築和離宮別館雜用藍、綠、黑等色的琉璃及琉璃聚錦。親王府邸、園寢多用綠色琉璃或琉璃剪邊。琉璃瓦屋面主要有以下三種做法。

(1)單色琉璃屋面 屋面和屋脊均采用同色琉璃瓦件形成。單色琉璃屋面多用於宮殿建築,如北京天壇,全部采用藍色琉璃瓦;太和殿全部采用黃色琉璃瓦。

(2)琉璃剪邊 用布瓦做屋面,用琉璃瓦做檐頭和屋脊,或者用一種顏色的琉璃瓦做屋面,用另一種顏色的琉璃瓦做檐頭和屋脊。前一種多見於城樓與廟宇,後一種多見於園林建築。

(3)琉璃聚錦 是在屋面上采用兩色琉璃或多色琉璃拼出圖案的做法。常見的圖案有方勝(菱形)、疊落方勝(雙菱形)、雙喜字等。琉璃聚錦的做法常見於園林建築或地方建築。除了上述三種琉璃瓦屋面外還有一種叫削割瓦屋面,也常歸類在琉璃屋面。削割瓦是指用琉璃瓦坯燒制成型後「燜青」成活,但不施釉彩的瓦件。外觀與青瓦相似,但做法必須遵循琉璃規矩。尤其是屋脊,仙人走獸的做法與琉璃瓦屋面完全相同。

2.布瓦屋面

顏色呈深灰色的黏土瓦稱為布瓦,布瓦屋面又稱為黑活屋面。根據其屋面做法又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筒瓦屋面 以板瓦做底瓦,筒瓦做蓋瓦的屋面做法為筒瓦屋面。它常用於宮殿、廟宇、王府、縣衙等大式建築,以及牌樓、影壁、亭榭等。小式建築中不得使用3號以上的筒瓦。

(2)合瓦屋面 北方稱陰陽瓦,南方稱蝴蝶瓦。合瓦屋面的特點是底瓦和蓋瓦均采用板瓦,底、蓋瓦按照一反一正即「一陰一陽」排列。合瓦屋面多用於小式建築和民宅。江南地區的蝴蝶瓦屋面中,不鋪設泥背和灰背層,直接將底瓦擱置在板椽上,再把蓋瓦鋪蓋於底瓦瓦壟之上。

(3)仰瓦灰梗屋面 屋面不施蓋瓦,以板瓦為底瓦,在兩壟底瓦相交的瓦楞部位用灰堆抹出形似筒瓦壟,寬約4cm的灰梗,多用於不太講究的民宅。

(4)幹槎瓦屋面 屋面不施蓋瓦,以板瓦為底瓦,在兩壟底瓦相交部位也不堆抹灰梗,透過瓦與瓦的互相搭置遮蓋瓦縫。這種形式多見於河南地區及河北地區民居。

(5)棋盤心屋面 在合瓦屋面的中間部位或下半部挖出一塊,局部改作灰背或石板瓦的做法。

各類布瓦屋面詳見圖6-6。

圖6-6 各類布瓦屋面

3.其他雜類屋面

其他雜類屋面是指除了琉璃瓦和布瓦屋面以外的屋面做法。

(1)灰背頂 屋頂表面不用瓦覆蓋,以「灰背」直接防雨的屋面就是灰背頂。常用於平台屋頂,也可用於屋頂局部,如用於勾連搭房屋連線處的天溝,用於棋盤心屋面等部位。

(2)石板頂 屋面采用小規格的薄石片排列有序地鋪在屋面上。石板頂做法屬於地方手法,具有較強的田園風格。

(3)金屬瓦頂 屋面多采用銅瓦或銅胎溜金瓦,以造成金碧輝煌的效果。多用於皇家園林和喇嘛教建築。

(4)茅草頂 以茅草作為屋面覆蓋材料,多用於園林景觀建築中的小品。

(5)明瓦頂 用玻璃覆蓋屋面的做法,宮殿建築中也有雲母片加工成的明瓦頂,裝飾效果較好但采光稍差。明瓦頂多用於花房或是特殊觀賞需要的園林建築。

三、古建築屋脊類別

屋脊是古建築對於屋面交界線或邊沿線的特殊處理而產生的構造形式。

1.屋面與屋面的陽角相交

(1)正脊 它是指沿前後兩坡屋面相交線做成的脊。正脊往往是沿檁桁方向,且在屋頂最高處。

(2)垂脊(包括排山脊) 凡是與正脊或寶頂相交的脊統稱為垂脊。

(3)戧脊 戧脊是在歇山建築中,前後坡與兩山坡面交界線處的脊,該脊沿著四角45°方向上與垂脊傾斜相交。

(4)角脊 角脊是重檐建築屋頂中,下檐屋面轉折處,沿角梁方向所做的脊。

2.坡屋面與垂直墻面的交接

(1)博脊 當坡屋面與豎向墻面交接時,往往要沿接縫處做脊,一般將此處的脊稱為博脊。在歇山建築中,兩山坡面與山花板相交處,沿接縫方向所做的水平脊就是一種典型的博脊。

(2)圍脊 重檐建築下層屋面與木構架(如承椽枋、圍脊板、枋等)相交處的水平脊。圍脊能夠頭尾相接呈圍合狀,故俗稱「纏腰脊」。

3.處理邊沿線產生的脊

(1)排山脊 在歇山、懸山、硬山建築兩山部位屋面邊緣,順山尖而上所做的垂脊稱為排山脊。

(2)披水梢壟 它是懸山、硬山建築屋面在兩山部位的簡易處理,不做垂脊而僅做梢壟,不用排山勾滴,而僅用披水磚檐的做法。詳見本章第三節相關內容。

(3)盝頂圍脊 特指盝頂上部平台屋面四邊的水平脊,因其圍合相交故稱圍脊,也因其在屋頂最高位置處,也稱正脊。

各類屋脊在重檐歇山屋頂中表現得最為全面,詳見圖6-7。

圖6-7 重檐歇山屋頂中的各類脊

四、大式屋頂和小式屋頂

在明清做法中,除了透過屋頂的等級序列來規定建築屋頂的形態外,還透過瓦件的材質、脊件做法和脊飾構成,明確地把屋頂分為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兩個大類,這兩類屋頂的主要區別如下。

(1)在屋頂形制上 本著「上可兼下、下不得似上」的原則,大式屋頂可以采用正式建築中的九種屋頂,而小式屋頂只限於正式建築屋頂序列的後四種低檔屋頂,並限於硬山與懸山兩種基本型。

(2)在[插圖]瓦材質上 大式屋頂既可以采用琉璃瓦,也可以采用布瓦;而小式屋頂只能采用布瓦,即所謂的黑活屋頂。

(3)在吻獸的設定上 大式屋頂可以帶吻獸,也可以不帶吻獸,而小式屋頂一律不允許帶吻獸。

(4)在[插圖]瓦方式上 大式屋頂通用筒瓦屋面,屬於高等級體制,而小式屋頂只能用最小號規格的筒瓦屋面,大部份還是使用合瓦屋面、仰瓦灰梗屋面、幹槎瓦屋面、棋盤心屋面等,等級依次降低。

(5)在用脊形制上 大式屋頂的正脊,尖山式采用大脊,卷棚式采用過壟脊。小式建築屋頂的正脊通常分為過壟脊、清水脊、鞍子脊,做法簡單。大式建築屋頂通用帶排山勾滴的鈴鐺排山或帶披水磚的披水排山。小式建築中除鈴鐺排山和披水排山之外,還增設「披水梢壟」,等級依次降低。

(6)從屋面做法的變通上 可采用大式小作和小式大作的調節機制。大式小作具有大式屋脊的基本特征,但屋頂的脊件做了必要的簡化。小式大作具有小式屋脊的基本特征,但脊件做法借鑒了大式屋脊的脊件特點。這兩種變通方法,屬於大、小式做法中的中間檔次。

五、古建築屋面材料

1.宋【營造法式】中記述的屋面瓦件

在【營造法式】中記述了6種[插圖]瓦(同筒瓦)、7種[插圖]瓦(同板瓦),並規定了不同的[插圖]瓦和[插圖]瓦的使用範圍(在後面敘述中皆采用筒瓦與板瓦)。

(1)筒瓦 宋【營造法式】中筒瓦尺寸詳見表6-2。

表6-2 宋【營造法式】中筒瓦尺寸

(2)板瓦 【營造法式】中板瓦尺寸詳見表6-3。

表6-3 【營造法式】中板瓦尺寸

(3)瓦當和滴水

①瓦當(清稱勾頭瓦)又稱華頭筒瓦,紋樣歷代不同,有雲紋、幾何紋、動植物、四神、文字、蓮瓣、獸面、龍鳳、花草等。

②滴水(清稱滴子瓦),有重唇板瓦(帶形或齒形)及垂尖華頭板瓦兩種。

(4)當溝與線道瓦

①當溝,用在屋脊的最底層,正好卡在筒瓦壟與板瓦壟之間。【營造法式】中提到有大當溝與小當溝。

②線道瓦,為直線形板瓦,相當於清代的壓當條。

(5)屋頂脊飾

①鴟尾。它用於正脊兩側,圍脊轉角部位,尺寸有2.5尺、3.0尺、3.5尺、4.0尺、4.5尺……直至1丈,鴟尾由數塊采用鐵鞠(鋸)拼接而成。

②正脊火珠、鬥尖火珠與滴當火珠

a.正脊火珠用於寺觀等殿閣正脊當中。火珠的直徑有1.5尺、2尺、2.5尺三種。火珠都為兩焰,在其夾脊的兩面做盤龍或獸面。

b.鬥尖火珠用於四角亭子頂部。火珠的直徑有1.5尺、2.0尺、2.5尺、3.5尺等幾種,火珠做兩焰、四焰或八焰,下部使用圓形的基座。

c.滴當火珠用於位於華頭筒瓦滴當釘之上(相當於清代的瓦釘釘帽),滴當火珠高三寸至八寸不等。

③獸頭。獸頭分為正脊獸頭和垂脊獸頭,有1.4尺、1.6尺、1.8尺、2尺、2.5尺、3.0尺、3.5尺、4.0尺等幾種。

④嬪伽、蹲獸、套獸。嬪伽為女身鳥狀仙女(人頭鳥身的神鳥),蹲獸有九品,分別為行龍、飛鳳、行獅、天馬、海馬、飛魚、押魚、狻獅、獬豸。嬪伽高0.6尺到1.6尺不等,蹲獸高0.4尺到1尺不等。宋代蹲獸用雙數,最多使用8枚。套獸用於殿、閣、廳堂、亭榭轉角子角梁端,套獸徑從四寸到一尺二寸不等。

常見的宋代屋面瓦件見圖6-8。

圖6-8 常見的宋代屋面瓦件

2.清代屋面瓦件

清代屋面瓦件根據上不上釉,分為琉璃瓦件和布瓦。

(1)琉璃瓦件 琉璃瓦件包括筒瓦、板瓦、勾頭、滴子、正脊筒子、正吻、垂脊筒子、垂獸、戧脊筒子、戧獸、仙人走獸、套獸等,種類繁多。明代規定為十樣瓦,清代頭樣和十樣瓦不常用,規定為二樣至九樣瓦。常見琉璃瓦件尺寸詳見表6-4~表6-9。

表6-4 常見琉璃瓦件尺寸(部份)

表6-5 琉璃正脊構件尺寸 單位:cm

表6-6 琉璃垂脊構件尺寸 單位:cm

表6-7 琉璃仙人走獸及套獸構件尺寸 單位:cm

表6-8 琉璃戧脊、角脊構件尺寸 單位:cm

表6-9 琉璃博脊構件尺寸 單位:cm

(2)布瓦 布瓦瓦件主要為筒瓦、板瓦、吻獸、望獸、套獸等。清代規定為1號、2號、3號及10號四種。各地生產的尺寸大小不一,其中北京現行瓦件尺寸較為接近清代官窯尺寸,詳見表6-10。

表6-10 布瓦尺寸 單位:cm

常見的清代屋面瓦件見圖6-9。

圖6-9 常見的清代屋面瓦件

3.江南【營造法原】中記述的屋面瓦件

【營造法原】的瓦材多是對唐宋瓦件傳承的提升,對廳堂類房屋一般采用板瓦,又稱蝴蝶瓦、合瓦、陰陽瓦等。殿庭之類房屋,規模較大者,可將蓋瓦改用筒瓦(長1.2尺,筒徑6~7寸)。蝴蝶瓦是各種房屋所常用瓦材,但蓋瓦和底瓦尺寸略有差異,其規格詳見表6-11和表6-12。

表6-11 【營造法原】蓋瓦尺寸 註:【營造法原】中,1尺=275mm。

表6-12 【營造法原】底瓦尺寸 註:【營造法原】中,1尺=2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