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文化尋根·約會浙江考古文明⑤|一座古城,守望5000年

2024-07-27文化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

●蔣衛東

【神聖與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

●趙曄

【湮滅的古國故都:良渚遺址概論】

●俞為潔

【飯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

●劉斌

【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綜論】

【良渚古城與中華五千年文明】

●王寧遠

【遙遠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

●劉恒武

【良渚文化綜合研究】

●方向明【良渚玉器與中華文明】

錢江晚報版面

1936年,西湖博物館(今浙江省博物館)館員施昕更在家鄉杭縣(今杭州市余杭區)良渚鎮進行三次田野考古發掘,出土大批新石器時代黑陶和石器,良渚文化初露曙光。

2019年,經歷四代考古人80多年的努力探尋,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紗被層層揭開,其精妙的玉器、宏大的水利系統和復雜的社會結構,將一座底蘊深厚的良渚古城展露在世界面前,良渚古城遺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員。

2024年7月6日,是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五周年,也是第五個「杭州良渚日」。中國的良渚古城與西班牙的托萊多古城在良渚遺址「相遇」,橫跨萬余公裏,相隔3000多年,兩大古老文明透過文明對話,書寫美美與共的新篇章。

5000年的良渚文化,正在大步走向世界。

深度訪談

飯稻衣麻,探尋良渚文化的衣食銘印

經歷了舊石器時代的篳路藍縷與新石器時代的滄桑巨變,余杭這片土地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前孕育了輝煌的「良渚文化」。玉琮光潤、黑陶質樸,映照著先民的生活圖譜;水城煙柳、稻作興起,滋養著遠古的江山社稷。

談及良渚文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玉器、玉禮制以及大型土築工程等。作為良渚文化的標誌性符號,玉器制作技藝高超,紋樣繁復精美。玉禮制則構建了一個以玉為載體的社會信仰體系,反映了當時社會復雜的組織結構與深刻的精神世界。大型土築工程如水利系統、祭壇與宮殿遺址的發現,更是將良渚文化的輝煌推向了極致。

在這背後,離不開農業生產的堅實基礎。農業簡稱耕織,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解決人們吃飯和穿衣問題。參與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俞為潔著有【飯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一書,從良渚文化考古出土的材料入手,分析和復原良渚文化飲食和衣著方面的狀況,深入探討良渚人的飲食之儀和衣飾之美。

良渚文化遺址。圖源:視覺中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良渚先民生活在水網密布的沼澤平原,恣意生長的水稻自然成了他們的主要食物。良渚文化遺址中的水稻分布非常廣泛,甚至成堆出現,2010年至2012年,考古隊員在良渚古城的莫角山宮殿區東坡一淺坑中發現大量碳化稻谷。俞為潔表示:「幾乎所有的良渚文化遺址都發現有稻的蹤跡,這方面的證據主要有稻植物體遺存、稻葉矽體細胞和稻花粉化石三類。」

良渚文化時期發現的與先民食物生產有關的植物種實遺存,除了稻米之外,還有葫蘆、甜瓜、菱角、芡實、桃等,這些植物現在均被人工栽培,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稻作農耕文化體系中瓜、果、蔬菜種植的傳統特色。

而新式農具的套用,更是推動了原始農業生產技術的革命性變化和水稻生產效率的突破性提升。良渚文化時期,一種安裝在木質犁架上的新型農具——石犁得到廣泛套用。原來的耜耕是翻一鍬土、人倒退一步再翻第二鍬土,犁耕則可以拉著犁連續不間斷地往前破土,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翻耕效率。

紡織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浙江余杭反山遺址M23(墓主女性)發現了3對織機構件的玉端飾,3對玉端飾一一對稱配套,相疊在同一位置,連結鑲插的木桿已朽爛,遺痕長約35厘米。透過復原,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趙豐認為,這是一種相當原始的、純靠手工挑織的原始腰機,但各部位的設計已經非常合理。

良渚文化時期,人們的服飾已經相當講究,從考古遺存看,良渚人至少已經有帽子、衣服、腰帶、木屐等服飾。其中,腰帶的使用就是一大代表,典型標誌物是玉帶鉤。它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數量極少,僅見於少數權貴大墓。在福泉山M60和瑤山M7發現的玉帶鉤就出土於墓主腰部或腰腹部,屬於腰帶上的帶鉤。

俞為潔介紹:「雖然良渚文化的這種玉帶鉤大都素面無紋,但制作規整,造型美觀大方,而且都是選用色彩斑斕的玉材琢制而成,是一種很好的腰部裝飾物和等級標誌。」這種以腰帶體現等級的做法,在後世的封建社會也被繼承和發展,各品級之間的腰帶不僅質地不同,而且制作工藝及花紋圖案也都有客製。

盡管良渚文化因自然變遷與社會演進的復雜交織而逐漸式微,但其建立在稻米和絲麻基礎之上的文明體系,卻以各種方式融入了中華文明體系中,成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

良渚出土文物。圖源:視覺中國

博物館長說

良渚文化實證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誌著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世界廣泛公認。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為支撐,並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

良渚博物院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傳良渚文化的考古遺址博物館。常規展館以「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為主題,依托「水鄉澤國」「文明聖地」「玉魂國魄」三個展廳,全面立體地展示良渚遺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

良渚博物院執行院長馬東峰告訴記者,良渚遺址自1936年被發現以來,發掘出土不少精品,在良渚博物院陳列——

玉鉞:玉鉞為軍事指揮權的象征。最早始於崧澤文化的石鉞,至良渚文化時期,玉鉞與玉琮、玉璧一起構成了用玉制度的核心,是顯貴者階層特定身份地位的玉質指示物。良渚文化玉鉞一般有長方梯形玉鉞和扁方梯形玉鉞兩種類別,其最高形式一般由鉞身、冠飾、端飾三部份組成。

玉璧:為良渚文化玉器乃至中國玉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多素面,少數有鳥立柱、鳥形刻符等紋飾,是最為盛行的良渚重器,出土時一般位於墓主人胸腹以下直至腳端的部位。玉璧一般被認為是祭天用的禮器,也有學者認為是財富的象征。

刻符黑陶罐:夾砂黑皮陶,在余杭南湖采集。因出土於河沙中,故表面多呈銹紅色。燒制成後,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圖亦文的12個符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李學勤研究員稱其為「前所未見的珍品」。

嵌玉漆杯:整體為一瘦長形的帶把寬流杯,口沿外壁弦紋帶上鑲嵌有小玉粒,鼓腹,從野外背面的杯底塗朱痕跡判斷,其可能有圈足。其圖案以大者玉粒為中心,主要結構有重圈、螺旋紋等,類似陶器上的鳥蛇樣刻劃或玉器地紋的螺旋線,其工藝極為復雜,是良渚文化時期木作、漆作和玉作的整合之品。

民間留言板

良渚第三小學在校內開設了「良渚古城小講解員」拓展課程,與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展開合作,邀請專業講解員為學生科普良渚文化。同時,學校搭建校內一廊兩櫃、校古城微公園和校外良渚遺址公園等平台,以一院一園的講解稿素材為藍本,培養學生講良渚故事的能力,成為遺產和文明的守護者和傳承人。

在良渚文化月裏,杭州余杭區雲會中心小學組織學生學習並了解良渚玉器及其種類,完成了畫玉器、曬玉器、藍曬書簽制作、良渚文化長卷制作等任務,在多彩的藝術實踐中感受到良渚文化的底蘊和魅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