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青未了|你將像書中的風一樣自由

2024-07-26文化

題記:如果時間是線性的,那以我們身處的時代為中心,過去和未來就像遙遠的星空,忽閃著狡黠的眼睛,呼應著我們內心好奇的脈動和腦海深處求知的欲望。莎士比亞在【暴風雨】中借普洛斯彼洛之口,對愛麗兒說,「你將像山上的風一樣 自由 。」今天,我也學著莎翁的口吻對愛書的你說:「你將像書中的風一樣 自由 。」

在電子化、網絡化和影音化的今天,說到讀書,仿佛能聞到孔乙己長衫上散發出來的腐臭味一樣,既讓人好笑,又讓人同情。但於愛書人而言,讀書卻有黃金屋和顏如玉一樣的開心和幸福。是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散發著淡淡油墨香的書籍像是從瑯嬛寶閣中走出的大家閨秀一樣。面對這樣一位溫文爾雅的佳人,怎能不沐浴更衣、正襟危坐、持心正念呢。白皙的紙張像是凝脂的肌膚,墨玉般的方塊字像是含情脈脈的眼眸,手指在紙張和文字上輕撫像是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書頁翻動的沙沙聲像是口吐芬芳的耳邊呢喃……這種內心的愉悅豈是電子影音讀物所能賦予的。如果說電子書是秦淮河畔的花魁,那書籍就是詩經裏莊姜,或許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吧,可以遇見心中美好的未來。

卒於一九五零年的喬治·歐威爾曾寫過一本【一九八四】的書,作為一名曾經參加過西班牙內戰並在二戰中投身反納粹活動的老兵,厭倦了暴力和戰爭,回到英國開始文學創作。作品【一九八四】,既是他情緒和價值觀的表達,同時也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測和想象。書名【一九八四】,如果僅僅從時間線來看,對喬治·歐威爾的確是未來,但他在書中表達出來的情緒和觀點——「除非歷史的行程發生改變,否則全世界的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大部份人類的特質,變成沒有靈魂的機器人。」——對於像我一樣,已經將一九八四視為歷史的人來說,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手機智能化的發展,人類的溝通交流,慢慢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溫暖,轉向了「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的冰冷。沿著喬治·歐威爾對未來的預兆,其預測卻像是越來越走向現實的實證一般。

維珍尼亞·伍爾夫說:「過去總是美好的,因為一個人從來都意識不到當時的情緒;它後來擴充套件開來,因此我們只對過去,而非現在,擁有完整的情緒。」這就像喬治·歐威爾一樣,基於對未來的悲觀,我們無法窺見未來的美好,因此,我們的情緒總是沈湎於過去的美好之中。但有一點不可否認,我們在不同作者的著作的閱讀中,可得以窺見不可知的未來,至於未來能否被實證,於當下的我們來說,似乎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只需將「讀書見未來」這一顆種子深埋心底,將不斷的閱讀和思考,作為催生這顆種子的陽光和水分,努力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那麽未來的美好或絕望,一如風雨和彩虹,總是在轉身旋面之間。

如果說讀書是一顆種子,那麽種下的時間應該越早越好。但這顆種子何時能夠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卻是各自不同。如朝菌則不知晦朔,而大椿則以八千歲為春秋,這是不同的種子有不同的經歷。而如王母娘娘蟠桃園中之蟠桃,雖同屬一種,卻也有三千年、六千年和九千年一熟之不同。正是因為這不同,才成就了大千世界。正因為這不同,才成為了各自的參照和思考。如果朝菌能夠讀書,將會知道自己從晦到朔的一生,僅僅是大椿生命中的一天而已,或許會發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之慨嘆。如果大椿也能讀書,或將會陷入朝菌人生軌跡的思考中,是什麽力量成就了其向死而生的決絕,而我卻要忍受著漫長歲月的磨礪,成為一個晚熟者。

種下一顆閱讀的種子,腦海中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一種對未來的期待和遇見,茁壯的芽,繽紛的花,豐碩的果……,至於到達未來的時間距離已經不是那麽重要了,就像兩小兒辯日,遠和近並不會影響我們對陽光的享受和敬畏。但如果想將這個距離拉長,讀書,科幻類的書無疑是一個優先的選擇。劉慈欣的【三體】就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存在。【三體】有宏大的宇宙觀,有漫長的時間軸,有合乎邏輯的科技發展線,有生存法則的深刻思考……,而這所有的未來,都是從葉文潔回應外星文明作為起點——「1971年,清華大學的優秀學生葉文潔,出於試試看和好奇的心態,利用太陽強大的輻射能力向外太空發送了一束電磁波,希望能與外星文明取得聯系,8年後,她真的收到了外星人的回信,但內容是死亡警告:不要回答!」——與我們而言,這起源於已經成為過去的時間點,讓我們對【三體】預見的「危機紀元,威懾紀元到掩體紀元,再一直到遙遠的宇宙時間線」,整體感覺雖遙遠卻不生硬,就像雖然歷經九千年才成熟的那顆蟠桃,吃起來的口感依然軟糯、多汁,香甜。

與其說相信「讀書見未來」是時間線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更喜歡愛因斯坦的「知識圓圈論」,因為影響未來的變量從來都不是只有時間。時間、空間以及時空的交叉、重疊或平行,還有不同時空下的最主要的變量「人」(或者叫生命體)在發生作用。就像【三體】中葉文潔告訴羅輯的兩條定理——「即宇宙社會學的邏輯基石,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而這兩條定理皆是從生命體的視角出發的,因為只有生命體才將生存作為第一需要,而生存本身就蘊含著出生和存活之意,。為了生存的更久和更好,於是在博弈中平衡出了「文明」。文明的表現形式不一樣,如我們回望歷史,從石器時代到冶煉時代,從蒸汽時代到電器時代,從資訊時代到智能時代,文明在一路狂奔升級,但文明賴以存在的主體的訴求和欲望依舊。也正是基於此,雖然影響「讀書見未來」的變量很多,但基於生存這一根本需要,我們仍然能夠管窺蠡測。

讀書不僅僅可以遇見未來,既使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描述,或者是對萬事萬物的刑名表達,亦或者是對容貌形體的客觀呈現,都往往是或喟嘆於「書到用時方恨少」或驚嘆於「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拿對人美貌的描寫,遍覽古今中外之文字,怕是無出【碩人】其右者。「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讀此文字,其美不是局限於文字中,而是活脫脫的站在眼前,可觀,可觸,同時還留有無限想象空間,如果未來能夠以此文字制作一個機器人,當是碩人穿越而來。可見,在閱讀中,可以往來今古,遙見未來。或許曹植筆下的洛神,就是未來的智能機器人穿越時空,在洛水之畔幸會相遇。若以此心度之,【山海經】【神仙傳】之類的流傳之作,或非神話故事,而是未來在古人心目中的真實呈現。

如果以生命為座標,時間的流逝是單向的,於是往往會心生「高堂明鏡悲白發,朝為青絲暮成雪」的感慨。但透過閱讀,卻可以「以書為舟」,在時間的長河裏穿梭和遨遊。與其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慨裏蹉跎,不如「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手捧古卷,常伴青燈,天地悠悠,任我遨遊。我相信,正是因為讀書的這一魔力,才能讓關雲長既使在軍營中也要夜讀春秋,並將【春秋】這一讓亂臣賊子懼的「忠信義」精神刻進了骨子裏,成就一代武聖。還有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孫康,焚膏繼晷的韓昌黎……這一個個流傳千古的讀書故事,讓我們明白,我們雖然無法暫停時間的腳步,但我們可以透過閱讀,拉長生命體驗的長度,增厚人生閱歷的厚度,加深了人文關照的深度。正如橫渠先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鏗鏘之語,立足當下,卻能縱貫古今,橫亙八荒。

如果以陰陽輪轉,四季輪回的視角來看,那麽展望未來和回望過去應當是硬幣的兩面。而打通未來和過去的隧道,穿越其中的方舟就是我們讀的一本本的書。如韓昌黎為改變中唐時期工整華麗卻空洞無物的文風,發起文風質樸卻氣勢雄渾的古文運動,以復古之名卻開啟了以文載道的蔚然之風,這也正應了布袋和尚插秧偈中的「退步原來是向前」。韓愈在【答侯繼書】中也自我定義說「吾之退,未始不為進,而眾人之進,未始不為退也。」或許,韓愈,字退之,正是冥冥之中的天註定吧。因此,復古不是開歷史的倒車,閱讀歷史經典更不是掉書袋。每每提及孔夫子的「克己復禮」,往往是避之而不及,仿佛一旦沾染就成了罪人。反觀被人視為圭臬的「文藝復興」,其思想起源和哲學起點,難道不是來自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藝術傳統嗎?難道這「言必稱希臘」的文藝復興和「克己復禮」不都是在勇敢的面對當下,並從歷史積累中提煉和萃取變革和改造現實的新生力量嗎?可見,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的看清現實,更是為了更好的遇見未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幾千年來,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中,讀書是至高追求。至於讀書的目的是「學而優則仕」,還是「讀書學聖賢」,進而是「讀書明道」,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正如亞聖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至言,是好男兒內聖外王的畢生追求。我們讀老莊孔孟,讀經史子集,可學古,可復古,但不是泥古。是以古為鏡鑒,正如李世民所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並以此來指導解決當下的問題,構建通達未來的坦途。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翻閱批註二十四史,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不僅帶領中國走出了內憂外患,還指明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途。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且我們也需要以永遠向前的勇氣遇見更美好的未來,而這向前卻不是割斷歷史,掩埋歷史,而是透過讀書,接續並萃取歷史的某一部份,將遙遠歷史中最具生命力和成長力的部份作為我們深深紮入土地的根,將枝幹挺拔於時空之中,與當下的陽光、空氣和水進行有機而高效的光合作用,為明日之花和豐碩之果孕育源源不斷的能量。

無論是白丁還是鴻儒,無論是黎民還是帝王,終極追求永遠都是長生不老。能使鬼推磨的錢財,我們可以灑脫一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恩愛,我們也可以慷慨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權力,我們也可以鄙夷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我們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卻是刻在基因裏的天荒地老。於是乎,佛家有了從此岸到彼岸的輪回,道家有了煉化萬物而攝取的長生,儒家有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而追求長生的法門,無不是以文字呈現並一代代傳承的典籍,【心經】【道德經】【論語】……我們在凝結了先賢智慧的字裏行間,采集果腹的千鐘粟,搭建安居的黃金屋,好逑偕老的顏如玉,直到在書籍和閱讀中遇見更好的未來。

在麥家的新書【人間信】中有句話「世間的一切都是為了通往一本書」,換個角度,可以說「一本書可以通往世間的一切」。正如聖經有言「已有之事,後必再有;已行之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所以然者,皆時代在變,而人心人性未變之故也。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能透過讀書預見未來。比如,只要人類還存在,人的欲望,對權力和財富的欲望就不會變,那為了攫取掌控,就無法避免搏鬥和戰爭。當然,戰爭的形式、打法和武器會有不同,從石器時代的棍棒石頭,到冶鐵時代的刀槍劍戟,到火器時代的槍林彈雨,到未來時代的光電磁波……但無論未來的科技之路走到哪裏,依然無法擺脫人心的好奇和人性的欲望。

閱讀究竟是什麽?當是以書本記錄的文字為媒介,向內向外的求索。向外是開眼看世界,是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滿足。向內是閉眼觀內心,是對攫取心和獲得欲的修正。正如余華在【活著】一書中的自序中所說:「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地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麽突出。內心讓他真實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是的,一個真正的作家是為內心而寫作,那麽一個真正的讀者也只有因內心而閱讀,才能與作者實作心有靈犀,並在這心心相印中透過了解自己而了解世界,透過了解

過往而了解未來,將自己置身於發現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滄海桑田的變易和歲月輪轉的蹉跎,我們可以看到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和氣吞萬裏如虎的豪邁,我們可以看到談笑的鴻儒和往來的白丁……一個個鮮活的面容,只要進入歷史的長河就會無足輕重。維吉爾說:「一絲微風勉強把他們的名字吹入我們耳中。」這一絲微風就是你翻動書頁的風。

作者簡介:王新靖,字安之,籍貫萊蕪,現居濟南。山東詩詞學會會員,山東金融作家協會理事,齊魯金穗文學社編輯部副主任,山東省委宣傳部第六屆先進閱讀推廣人。詩歌、散文等散見於中國詩歌網、金融文壇、齊魯壹點、齊風詩刊等文學期刊。齊魯晚報首屆「青未了散文獎」獲得者,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

壹點號 安之如是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套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