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北方,已經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方向

2024-07-11文化

晚間下班時刻,小妹所在的北方小城市正在暴雨雷鳴,發過來的影片中大街積水很深,還依然是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的德性,絲毫沒有改變。

對於這個小城市而言,這才是正常的,正所謂狗不可能改得了吃屎。

對一個地方的失望,並不是因為某個人,而是因為這個地方在伴隨成長的漫長過程裏,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爛,爛到乏善可陳。

其實,很多地方如此,也不單單是這個小城市。

算了,打住吧。

今天開始,陸續分享又一本

枕邊書

的閱讀隨手記。這些記錄只是閱讀時候想到哪裏就順手記錄下來的內容,不可能有什麽真知灼見。

在這些真正的經典古籍面前,很難有純粹原創的「真知灼見」,感觸的,感慨的,幾乎全都是前人感觸和感慨過的。有時候難免碰巧了,自己感慨的貌似「稍有見識」,突然的哪一天就會在另外一本經典中讀到前人早就曾經感慨過的內容。即便如此,並不影響自己閱讀古籍經典的興致,而這種碰巧的「拾古人牙慧」反而讓自己樂在其中。

我把這種閱讀當做「尋根探源」,自己感覺自在就足夠了。

書名

:【華杉講透

論語

作者

:華杉

出版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新一本枕邊書,是「華杉講透系列」中的最厚一本(800頁)。因為是枕邊書,不給自己設定閱讀計劃,見縫插針,哪天讀完是哪天。之前已經讀完了【

大學

】【

中庸

】,剛剛又讀完了【

孟子

】,現在讀【

論語

】。以上皆為重讀,引發感觸的句段就把感觸隨手記錄下來。

【論語】開篇,開宗明義,給學習錨定了性質——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9個字,看似簡單,誰都會背,卻不一定誰都真正領會其中深意。

學,既是學知識,又是學做人。怎麽學?刻意練習。怎麽練習?隨時隨地,時時刻刻的練習。

只有如此,才可以達到內心期望的結果。結果達成,自然很開心。至少,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不亦說乎」,這四個字讓我想起故鄉至今還依然在使用的方言「不亦樂乎」。

你看這倆孩子,到一起就玩得不亦樂乎!

在故鄉的方言裏,玩得不亦樂乎,就是「玩得忘乎所以開心的不得了」的意思,有形容詞意味,傾向於小孩子專用。

我懷疑這種用法就是直接遺傳自【論語】中的「不亦說乎」,只不過在語言流傳演變中改變了含義和局部發音。期間畢竟間隔了2500余年的漫長時光。

想要達成「不亦說乎」的學習效果,「學什麽」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言簡意賅,越是這樣的語言,越是需要「慎思」「明辨」。

學而時

,一個「習」字是開啟儒家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肚子裏、腦子裏有貨,且禁得住推敲,這是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厚重。這樣的人比較靠譜,不論是學習,還是幹別的事,都不會出問題。這種人具有三大特征——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我要感慨的重點是這第二點「

無友不如己者

」。

表面來看,意思就是「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主流註家看法大多如此)。

以孔子的認知高度來說,孔子的本意不可能是這種表面意思。

孔子到底是什麽意思?可以借助他另外一個主張來解答這個問題。「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某人某一方面比我厲害,我就好好學習這一點,某人某一方面不咋地,我就要對照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毛病,有的話趕緊改。

這才是孔子的本意。

無友不如己者

,如果這個人真的是沒有一絲一毫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那就要把他身上所有值得警醒和改善的地方都多加關註,與自己深刻對照,然後改正自己。

這種認知和自覺不是誰都可以做得到。

知道自己有毛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有毛病卻不敢正視,更不敢下決心去改正。

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憑空就「厚重」起來。

開哥

李白

鐵桿粉絲,愛

讀書

,愛

運動

,23年持續踐行……

202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