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又被誇爆,東北明星怎麽總出「大大方方」的敞亮人

2024-02-14文化

對於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過年通常由穿睡衣、走親戚,以及在爸媽的怒視下炫光家裏的年貨組成。

但如果你在東北,那就意味著多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在爸媽的半強迫下,接受一場「闖蕩能力考核」。

「闖蕩」,東北方言,有時還可以寫做闖實、闖浪。 指的是性格開朗,在任何場合都能從容淡定的狀態。

這個詞最早在網上出圈,源於趙昭儀在【花少】裏給媽媽打電話時說的一句話:

「你擔心啥,放心, 你姑娘多闖蕩啊 。」

當時有外地同事問我什麽意思,我說就跟社牛、為人敞亮差不多。

只不過一般都用來形容晚輩,比如「你看那誰家小誰,見人就打招呼,真是個闖蕩孩子」。

卻忘了告訴她,如果說敞亮指的是外向性格,那麽闖蕩就是一種技能——

而技能,是用來學習的。

是的,只有東北小孩才知道,自己曾經因為「不闖蕩」挨過多少罵。

都說東北沒有I人,在路邊哭能遇到東北大哥讓你摸他家貓,找不到路有東北妹子主動搭話。

但這並非地域天賦,而是最殘酷的物競天擇。因為不夠闖蕩的I人,根本無法在東北存活。

靦腆有罪,內向判刑。

知名東北I人毛不易和李雪琴,曾經在節目裏聊到自己回家時如果在電梯遇到鄰居,一定會跟對方搭話。

「都住同一個樓了,站一起超過兩秒鐘不吱聲屬於沒禮貌。」

而對面的浙江人單依純,試圖理解這種東北獨有禮儀:「如果你跟鄰居認識,那見面打招呼也正常。」

毛不易和李雪琴異口同聲地表示: 「那也不用太認識。」

東北小孩闖蕩考試第一課:見人必須要打招呼。

這裏的「人」不只包括相熟的家人朋友。

還包括第一次見的爸媽同事、只在倒垃圾時打過照面的樓下鄰居,以及小區門口早餐鋪正在招攬顧客的老板娘。

@八零徐姥姥

而打招呼也不能只是點頭微笑示意。流利清晰是基本操作,如果還能聊上幾個來回,那爸媽未來一年臉上都有光。

說得少也不行,很容易喜提「艮艮揪揪」「吭吃癟肚」的評價。

剛會說話的小孩也得會叫人。@今影片

一位網友說自己現在二十多歲,每年春節家裏來親戚之前,都還是會被爸媽囑咐:

「客人來了之後記得叫人,別象個木頭似的往那兒一杵。」

@塞雷公主

哪怕平時的人設再高冷,此時也要做一個為人闖蕩的晚輩。

「爸媽可以接受我不聽話、學習不好、工作不行。 但如果被蓋上了‘內向’的標簽,基本在家族裏已經身敗名裂了。

別誇什麽東北I人也絕不會讓話掉地上了,那都是被罵多年之後的肌肉記憶。

天性不愛笑沒關系,每個東北孩子都已經自學掌握了一套叫人公式: 先喊稱呼,然把對方正在做的事情用重復的語氣說一遍。


比如「三姨奶,溜達呢?」「二舅,買菜呢?」

如果不太確定對方正在做的事,就問一句「幹啥呢?」

真正的高手,甚至連在街邊看到一只駱駝,都能自然來一句:「溜達去啊?」

只是看駱駝這艮艮揪揪、吭吃癟肚的樣子,一瞅就不是什麽東北駱駝。

@茶香ww

另一個讓東北孩子訓練「闖蕩」的場合,一般是家庭聚會。

寶石老舅曾經總結過東北的年夜飯程式:桌上的人一般先提酒,緊接著進入才藝展示環節,最後以全桌人的交心結束。

一個不成文的默契是,10歲以前的東北小孩可以只參加其中的文藝表演環節。

學拉丁的來段舞蹈,會樂器的來段演奏。如果沒有才藝,也可以背首古詩、講個笑話,但前提必須得大方自信。

看起來內向的東北小孩,表演節目一秒變社牛。@賽博坦汽車貼膜總店

一旦超過10歲,耳邊就會出現一個可怕的聲音, 告訴你得開始參與祝酒詞環節了。

對於內向的東北小孩來說,這場家宴雖然只有十幾個人出席,但嚴肅程度堪比一場面對幾千觀眾的演講。

多少人已經長到20幾歲了,過年還是提前半個月都睡不好覺。

得先在手機備忘錄裏寫好祝酒詞,然後在腦子裏一遍一遍彩排。

@塞雷公主

萬一同桌還有那麽幾個同齡、但比你外向得多的堂哥堂姐、表弟表妹——

壓力立刻就從「幾千人的演講現場」,變成了 「幾千評委坐在下面的演講比賽」。

堂妹開頭一句「我是我們這輩最小的」,於是你知道比賽的第一名不會是你。

表弟說完祝酒詞後來一曲【最親的人】,你知道自己的最好成績也不過是倒數第二了。

@小美子(努力漲粉版

此時但凡稍微扭捏一點、話少了一點,哪怕月薪三萬一線有房,都要被爸媽白一眼。

「看看弟弟/妹妹多有出息,你這孩子小時候挺闖蕩,怎麽現在越活越回炫。」

於是油然生出一種自卑和迷茫——

「怎麽,這個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不闖蕩的人嗎?」

不過話說回來,過年走親戚、年夜飯的酒桌敬酒,只是東北小孩訓練闖蕩人格的集訓班。

闖蕩作為東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bushi),套用範圍遠遠不止在人際交往中要熱情、高情商這麽簡單。

它的另一個同義詞「大大方方」,可以說是接管了東北人的方方面面。

正如前幾天的一個熱搜詞條, 「東北小孩被大大方方支配的一生」。

學滑冰的時候要大大方方,指的是動作要舒展開啟,每一步都邁得自信;

@開森蜂蜜~杜萌萌

吃雪糕時要大大方方,是說要豪爽地咬下去,不要羞澀地小口小口舔。

穿衣服要大大方方,指得是要打扮利落,絕不用越做越小的潮牌女裝勒緊自己的腰。

「就連我結婚那天,主持人說新郎可以吻新娘了,我爸都在台底下喊‘大大方方的’。」

從外表來看,「大大方方」跟闖蕩一脈相承,形容的是一種得體、有分寸的姿態。

不會亂出風頭,但也絕對不怕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知否】裏在馬球場上大殺四方的張大娘子是大大方方;

滿腦子只想著宅鬥,騎馬還要抱怨太顛的鄒小娘就是「甲甲咕咕」。

往深了說, 還指不內耗,總是能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看甄嬛得寵,承認自己「有一點點吃醋」的眉莊是大大方方;

整天一臉「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安陵容就是艮艮揪揪。

不過對於東北人來說,「闖蕩大方」不止是一種個性偏好,還是家長們盡力為孩子培養的生存技能。

畢竟很長時間以來,在東北人情、社交不止是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生活工具的一部份。

會做人意味著朋友多,家裏有事兒的時候會有人來主動幫忙;

不怯場意味著敢出頭,才能在工作、生活中脫穎而出、如魚得水。

有人回憶,小時候跟大人出去吃飯,要個筷子、飲料、餐巾紙,爸媽都特意讓孩子去找服務員。

統稱:鍛煉鍛煉。

哪怕如今很多東北年輕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已經不再需要靠這一套了,但「闖蕩」教育帶給他們的影響卻留了下來。

所以你會看到東北明星甭管內向外向,出門在團隊裏通常都是主動去跟人交涉的那一個。

李雪琴進店點菜,會自然地跟隔壁桌交流哪道菜更有特色。

花少團去國外旅遊想吃街邊的冰淇淋,是「闖蕩」的趙昭儀主動問店主能不能試吃,確定好吃了才買。

南韓NCT團裏有個小偶像是吉林人,某次他們在國外想要跟一群當地人打籃球。

社恐的隊友們一邊嘴上說說得去邀請人家,一邊不好意思地往後退。

反倒是吉林小夥 大大方方 走過去,直接成功搞定。

開頭說,闖蕩在有些地方還被讀作闖實、闖浪。但無論怎麽念,都逃不開一個「闖」字。

東北有句老話「鼻子下面是大路」,意思是鼻子下面有嘴,嘴可以問路。

@迷路的霧

有了路,就能往前走。

為啥東北人最高評價是「闖蕩」?因為一個人只要大大方方,生活中哪怕遇到再多難事兒,最終總能擺平。

很多天性不算外向的東北人,會一度覺得爸媽這種「闖蕩教育」很煩。

疑惑於為什麽要認為外向比內向更有出息,以至於內向的自己一直要努力扮演活潑開朗。

尤其青春期時臉皮又薄、自我意識又爆棚,誰還不是出去大大方方,回家獨自療傷。

直到真正習得了「闖蕩」這項技能,發現確實有用。

比如同樣都是為I做E,東北I人就是會做的更熟練、更沒有心理包袱一點。

有網友說因為從小就養成了見人打招呼的習慣,畢業後無論是在小區還是公司裏,都能在大爺大媽的圈子橫掃四方。

」有段時間在事業單位幹合約工,那個收發室大爺可喜歡我了, 快遞都幫我送上三樓,別人都得自己取。」

也有人長大以後,依然做回了一個不愛說話的內向人。

但至少早已把「大大方方」刻在了骨子裏,兒時形成的價值觀輕易忘不掉。

一位東北網友回憶自己當年因為客觀原因跟男友感情轉淡,是媽媽勸她不要反反復復也不要冷暴力。

「決定好了就大大方方說分開」。

因為分的很體面,兩個人至今都是逢年過節會互道一下祝福的良好關系。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內耗和糾結中慢慢變壞的。

好在哪怕內耗無可避免,東北人至少能從家鄉話和童年中得到一些答案。

之前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過一段影片,是於正為某部戲面試趙昭儀,略帶刁難地問趙昭儀算不算美女。

結果趙昭儀一秒鐘都沒有猶豫地說:「我當然是了,雖然我的臉有缺陷,但我覺得也是很有辨識度的。」

@娛小白

不是娛樂圈人精式的謙虛,也不是上一代女明星「女王」般的自傲。

而是真誠、自信、不卑不亢。

我轉發到家庭群,說這是不是就是咱東北人說的大大方方。

結果慘遭爸媽吐槽:「要說你小時候也是這麽闖蕩的,怎麽越大越回旋(活回去了)。」

唉,成為一個闖蕩的人,恐怕是每個東北孩子一生的課題。

但過年收紅包的時候除外——記住,東北人幹什麽都要大大方方,只有收紅包的時候,必須得撕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