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
小編前兩日釋出的文章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介紹了幾首古代經典的勸誡讀書詩。這些詩作旨在勸誡警示人們珍惜光陰,努力讀書學習。但古來文武相輕,有勸人讀書的詩,自然也有「反讀書」的詩,宣揚出一種讀書無用不如棄筆從戎的思想。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便是幾首經典的「讀書無用」詩詞:
"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
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本就是一「書生」,何以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文人慕武,也是自古有之,更何況「烽火照西京」正是國家危難之際,「心中自不平」當是誌士報國之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即便是一介書生想必此刻也熱血沸騰,欲棄筆從戎,投身戰場!這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歷來被看做「讀書無用」的典型,實際上它所講的是一介書生保家衛國的壯誌豪情!
"
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
「若個書生萬戶侯」,淩煙閣之上,封侯拜相的,有哪一個是書生出身呢?李賀這首絕句寥寥四句,卻兩次發問「男兒何不帶吳鉤?」、「若個書生萬戶侯?」,讀來激昂頓挫,頗有立時便投身烽火邊疆之態。然而這卻是「書生」李賀的憤懣牢騷之語,看似要投筆從戎博取「萬戶侯」,實則是抒發作為「書生」懷才不遇的激憤和不平。
"
焚書坑
唐·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
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
劉項原來不讀書。
"
千古名句「劉項原來不讀書」也是常常被人們用來宣揚「讀書無用論」!而實際上,這也是斷章取義,曲解原詩。這首詩是一首懷古詩,旨在諷刺秦始皇焚書坑儒。秦始皇與李斯將「書」、「儒」當做霍亂之源,於是焚書坑儒,以為就此可以安享太平,殊不知最後滅亡秦朝的劉邦、項羽都是「不讀書」的匹夫而已。不讀書的人滅亡了焚書坑儒的秦朝,可謂是辛辣的諷刺。但這一句「劉項原來不讀書」卻被後世斷章取義曲解為劉邦項羽不讀書都能成就大事,變為「讀書無用」的詩句,實在是謬之極矣!
"
雜感
清·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招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
"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也是最為典型的用來嘲弄讀書人的詩句。殊不知,這首詩最初寫就本是文人的自嘲、懷才不遇的牢騷之語。詩人黃景仁一生潦倒窮苦、懷才不遇,空有壯誌,卻難有施展之所,才寫詩感慨,「百無一用是書生」則是與李賀的「若個書生萬戶侯」一般是激憤不平之下傾訴。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若個書生萬戶侯」、「劉項原來不讀書」、「百無一用是書生」等等經典名句在當今都被當做「讀書無用」的詩句,殊不知這些詩句本就是讀書人寫就。文人讀書,本為學得一身知識,報效國家,致君堯舜,然而讀書進取之途畢竟坎坷,世間之事也多有不平,就連蘇東坡這般大文豪都一生顛沛流離,因而才有了「儒冠多誤身」之類的牢騷不平語,初衷實非宣揚讀書無用。但可惜這些詩句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傳於後世卻被斷章取義地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