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時代大潮中的日本元素與中國

2024-01-12文化

時代大潮中的日本元素與中國

橋本隆則

新年中最令筆者驚奇的是兩件大事:日本天災人禍連續不斷,中國【繁花】熱播。

正好有讀者向筆者請教【繁花】中的一個細節,於是就有了這篇專欄創作靈感。

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上海的一大批人東渡日本,這就有了【繁花】中日本元素。

「魔都」進賢路上 玲子開的「野東京酒吧」。菱紅的在東京拉面店的打工經歷。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虹口汪小姐」的一次失敗,這也是讀者詢問筆者的內容。

汪小姐為了幫助阿寶向詢價的橋段,由於「惡意」殺價,日本拒絕銷售縫紉機給阿寶。

這時遊本昌扮演的上海灘「爺叔「告訴玲子:你在破壞規矩,日本不能貨比三家,所以不賣給你。

這個故事的背景時代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筆者還是沒有搞明白「爺叔「所說的規矩是什麽?

日本商社不能貨比三家?還是日本要懲罰客戶,拒絕賣貨物給自己的大客戶。

「爺叔」的說法有點像現在美國人的做法,不再遵守商業基本規矩,而是動不動用「危害國家安全「拒絕出賣技術與產品給大陸。

30年前的日本,還真的沒有這樣的豪氣與底氣這麽做。

就算當時美國人非常忌憚的蘇聯(1992年後的俄羅斯),日本商人也要想辦法把高精尖的機床賣出去,更不要說是縫紉機。

(補充一下:由於中國是紡織品出口大國,日本縫紉機制造商「重機「很早就在中國嘉興設立工廠,在中國制造縫紉機。)

回頭再說這個橋段。筆者這樣回答讀者:

1. 如果數量足夠大,完全可以跳過商社直接向廠家詢價,廠家肯定不會直接面對買家,所以會指定一個單獨的商社作為「視窗「應對。作為王小姐一方,這樣就有了一個直通的渠道,或許價格應該是最合理。

2. 其次,「爺叔「說的日本人不能貨比三家,筆者並不認同,就算不接受同時報價,日本商社也會明確告訴你拒絕報價,讓你接受第一家報價商社的價格,而不是拒絕出售商品。

3. 或許還有一個可能,王小姐所在的商社現地法人做出的決定,明明有三家商社,一家現地法人如何通天決定整個市場?

4. 筆者還有一個疑問,當年日本做縫紉機的並不是一家,就算其中一家廠家價格不合適,還有其他廠家,為何會搞得好像要破產?為了1000台縫紉機,集體封殺,這完全不合理。或許橋段就是橋段。

筆者並沒有仔細看【繁花】電視劇,但是,電視劇【繁花】的背景筆者真的知道,30多年前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中國人為了幸福生活而奮鬥的歷史。

正好今天東京的股價又重新到35000點,就是當年阿寶的時代的東京股價也是35000點,而正是阿寶的崛起,讓日本經濟一路走跌,似乎歷史又重新走了一個輪回。

當年,很多人背著大米到東京打工,把賺到的錢寄回中國國內,成為創業的「第一桶金「。

玲子,菱紅,汪小姐……。

現在又有很多人前往東京,他們是揣著人民幣前往,似乎有著要買下東京的所有塔樓的沖動。

當年,只要進一家拉面店,幾乎在櫃台內的夥計都是中國留學生。

現在,在東京每一個新盤,很多買房的人都是講中國話。或許這也是東京的一種【繁花】。

有人問筆者,如何看待這麽多中國人買房這件事。

這個回答很困難……。

有兩個令筆者困惑的地方:

首先,目前日本有很多空置房子,在地方這樣的空置率超過50%,而一邊很多塔樓正在拔地而起。房產公司說塔樓有市場。但是,日本人口在急劇減少,需求哪裏來?

或許有人說日本人口在減少,但是日本人的生活追求提高,年輕人要分戶生活。

數據顯示,日本單身家庭2115萬戶,其中超過65歲的占32%左右。而年輕的人的比例是在減少。

在大阪,購入塔樓的除了期待房價上漲的外國人買房外,就是從今駒山下來的有錢老人,他們為了醫療而住在市中心。

這樣的話,房價未來真的會上漲?

因為,一邊日本未來人口還要減少30%,另一邊塔樓不斷增加,空房也在增加,僅靠外國人,真的……

其次,筆者對那些拿著錢搶購日本房產的中國人說一句,地震怕不怕?

東京小杉的新造塔樓,由於地震連續一周時間斷水斷電,沒有電梯,不但塔樓價格猛跌,而且對於塔樓的恐懼到了極點。

俗話說: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很多人認為自己有錢可以「狡兔三穴「,但是要看這個」穴「是不是真的安全?

重新回到電視劇【繁花】,筆者認為第一代留日的中國學生並沒有給中國帶去日本好的經營理念,甚至從「爺叔「的教導看,有很多錯誤的觀點。

阿寶在股市中賺到第一桶金,如果僅僅憑借縫紉機,也不能在隨後的商業大潮生存下來。

如何管理工廠,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擴充套件訂單,或許阿寶會聘請一位日本退休老法師幫他管理工廠,幫他獲得訂單。

阿寶也會前往東京,看看玲子告訴他,她曾經打過工的「スナック「,又或者在東京街頭吃一碗拉面,體會一下真正的日本。

過去,他會聽「爺叔」講日本的神奇,只有去看了才知道是不是真的神奇。

中國人超過日本是靠什麽?股票認購證?夜東京酒吧?還是服裝紡織廠?

看【繁花】可以看來路,有的時候不能局限在其中還要向前,沒有了奮鬥精神,或許昨天的東京就是明天的上海。

原名:探討電視劇【繁花】中的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