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山西平定春節習俗「棒槌火」的前世今生

2024-02-26文化

正月初五一過,對大人們來說,這年就算過完了,而孩子們則意猶未盡,在漫長的等待中,急切地盼望著正月十五的到來。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搭牌樓,掛紅燈,扭秧歌,耍社火,一夜魚龍舞,好不熱鬧快活。

在兒時的這些狂歡記憶中,最為溫暖的,莫過於家鄉的「塔火」了。

盛行千年的平定塔火

我的家鄉山西省平定縣,自古以來就有一種習俗: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不論城鎮鄉村,也不論貧窮富貴,家家戶戶都要壘砌、焚燒古老的"塔火"。

▲ 山西省平定縣街頭的「棒槌火」

塔火,也叫「旺火」,鄉人習慣稱之為「棒槌火」。

在鄉人心目中,壘塔火是一項非常神聖的習俗活動。壘一個燃得旺燒得久的塔火,是每年正月裏家家戶戶最為重視的一件事情。

初十過後,就開始壘塔火。壘塔火,需請手藝精湛的匠人。匠人們在庭院門前、或村口戲台前,用磚石和泥土置爐。爐高五六尺許,底實,肚大,中空,頭尖,形若「浮屠」(佛塔)。

▲ 山西省平定縣街頭的「棒槌火」

塔火壘好後,用麥稭泥將爐體內外抹平拋光,然後用一根圓形長條木棍(鄉人稱之為棒槌,類似搟面杖),順著爐體磚與磚之間預留的空隙,在爐身上下鉆出數十個圓形通孔,這就是為什麽叫「棒槌火」的緣由。

也有人認為,之所以叫「棒槌火」,是因為這火爐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根棒槌。

正月十四,至夜,點燃膛內炭塊,火苗便透孔而出,紅彤彤,金燦燦,如火龍吐焰,似明珠溢彩,在夜色漆黑或大雪紛飛的寒冬裏,為人們帶來光明、送去溫暖。

正月十六,鄉人有"遊百病"的習俗。屆時,塔火熊熊,花燈如晝,眾鄉親攜老扶幼,傾家而出,環街市或鄉路遊轉一番,意在「有病去病,無病免病」。

▲ 山西平定民間習俗:烤花糕

遊百病中,孩童或晚輩們,要遵照母親囑咐,隨身攜帶一個面蒸的棗花糕或饅頭,以筷串之,遇塔火則在爐眼上炙烤。每爐塔火限烤七個眼,待烤夠七爐,共七七四十九個眼後,當即吃下去,不但可去病消災,而且能開竅益智、促學業有成。

平定興燃塔火之舉,據史記載,約起始於宋代,追根溯源,則與女媧煉石補天有關。

女媧煉石補天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成書的【淮南子•覽冥訓•天文訓】。書中說,遠古洪荒時期,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爭奪帝位,共工戰敗,怒觸不周山,天柱折,西北的天塌了一大塊,致九州地裂、天火洪水泛濫、猛獸鷙鳥肆虐,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山西平定街頭雕塑「女媧補天」

據祖輩代代相傳,依縣誌冊冊記載,女媧在補天過程中,發現了平定的煤炭是極好的煉石燃料,於是便在平定東浮山開采煤炭,支竈煉石,以補天穹。

時至今日,在平定縣東浮山媧皇廟中,還存有明代平定知州陸深撰文的【浮山遺竈記】碑刻。碑刻顯示,女媧氏補天所用的五色石,即是用當地產的煤炭作燃料煉就的。

神話傳說,當然不足為考。但是,神話是古代思想文化的土壤,它反映了古人對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最原始的看法,其中包含了許多原始的哲理和科學的成分。

▲ 女媧補天

神話故事中的「天柱折」,或許就是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據科學考證,平定縣境內的東浮山就是遠古時期的一個火山坑),女媧在領導人們抗震救災的過程中,發現了被火山引燃的埋藏較淺的煤炭,於是產生了「女媧煉石補天」的神話傳說。

從古至今,鄉人普遍認為「石火之利」是女媧氏神力所賜,故每當上元之夜,便點燃棒槌火,意在沿襲先祖燒石補天的壯舉,以紀念這位司職光明的女神之功德。

旺火,遠古火崇拜的產物

對火的崇拜是世界性的,祭火活動可能是人類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

▲ 古代先民的「火崇拜」

旺火,究其根本,是遠古時期火崇拜的遺俗,而談「火崇拜」,則須談及「社火」。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土地解決人的口腹之需,火給人以光明和溫暖。正如【管子·乘馬】中所說的那樣,「方六裏,為社」,即方圓六裏為一社,以社為單位,人們「擊器而歌,圍火而舞」,所以就有了社火。

據此,有的學者認為,「社火」最本質的意義,是春節期間民間自娛自樂的「鬧紅火」活動,而「旺火」及與之類似的事物出現,是「社火」文娛活動的附庸,換言之,所謂「旺火」,最初只不過是用來照明取暖的篝火,進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塔火」「棒槌火」。這個觀點不能稱之為錯誤,但的確有失偏頗。

▲ 山西「旺火」

在人類歷史的行程中,火的影響無疑是無比巨大。可以這樣說,人類文明進步的每一個腳步,都深深烙刻著火的銘印。

遠古的人類,憑著原始的思維認為,火是「神」,火有「靈」,而表達對這位神靈的敬畏之情的最好方式,就是舉行祭祀儀式,頂禮膜拜,所以說,祭「社」與祭「火」,在先人的心目中同等重要。

▲ 山西「旺火」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以及人類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祭祀社與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樂的成份,成為諸多民間娛樂活動的其中一項。

也就是說,「火」,或者幹脆說「旺火」,最初,它是核心的祭祀神物,後來,它由主角向配角漸漸過度,成為了春節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民間娛樂活動的一個點綴。

古代文獻中的旺火

旺火習俗歷史悠久,最早的史料見於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燃草起於庭燎。」這裏的「庭燎」,即是「旺火」的原型。

▲ 古代「籸盆」

其實【詩經】中有【庭燎篇】,並有「庭燎之光」的描述。這裏的「庭燎」,是指宮廷中用來照明的火炬。

後來逐漸演變成「籸盆」,即以麻籸為燃料的照明火盆。過年時燃火盆於門外,用以送神、祠祭或燕設(即宴席)。

很多時候,籸盆所用燃料並不限於麻籸,亦可用松柏枝、木柴木炭等,俗稱「燒火盆」「燒松盆」「旺相」。

▲ 北京天壇皇家「燔柴爐」

古人用火祭拜天地的習俗,在古代文獻中也多有記載。如【爾雅·釋天】載:「祭天曰燔柴。」【禮記·祭法】載:「燔柴於泰壇,祭天地。」

庭燎、燔柴,這些都是「旺火」最初的形態,其最早擁有使用權的是宮廷及貴族之家。

旺火,作為歲時節日中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它的發展與演變離不開穩定的政治社會局面。旺火到現在之所以會越燃越旺,是一個傳統文化沈澱的過程,每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都在起著重要作用。

▲ 古代民間「燔柴」習俗

在古代中國的國家禮儀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規定。

【後漢書·禮儀誌】雲:「元日,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劉昭註解時參照蔡質【漢儀】雲:「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皆陛覲,庭燎。」

【隋書·禮儀誌四】雲:「梁元會之禮,未明,庭燎設,文物充庭。」

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南北朝的時候,「庭燎」這一習俗,由宮廷向民間發展,逐步演變成鄉民們在自家院落、門外,或村社開闊地,聚在一起,點燃旺火,祭奠祖先、祭祀神靈、驅邪避災、祈求平安。

▲ 山西「旺火」

如山西【壽陽縣誌】記載:「元旦,貼宜春字。雞鳴起,肅衣冠候神,上燃香燭,設饌於庭,以祀宅神。燔柴草,以當爆竹,謂之‘接神’。」

到了明清時期,旺火便普遍流行於世,且都直接稱為「旺火」,燃燒旺火的時間也都出現在「上元」前後。雖然有的地方燒柴,有的地方燒煤,但都是用以「祀神、祭祖」。

如山西【大同府誌】:「元旦,壘熾炭於門,如浮屠狀,名曰‘旺火’。」 又「元夕前日起,城市張燈結彩,壘旺火,郡城四大街尤盛。」又山西【平陽府誌】載:「元旦,夙興燔柏葉,或焚束薪,名曰‘興旺火’,陳牲醴、果饈,祀神、祀先。」

炭旺火的出現

最初的旺火,無論貫以何種稱謂,其所用的燃料,或松或柏,或麻或柴,均為木質。即使現在,不少地區在過年的時候,仍有在火盆中燃燒松柏枝、桃杏枝的習俗。

▲ 山西平定出產的優質無煙煤

旺火習俗分布很廣,幾乎遍布全國,尤其在山西最為興盛。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山西各地盛產煤炭,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為旺火習俗的經久不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山西,是舉世聞名的煤炭之鄉,全省國土面積15.7平方千米,含煤面積5.7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個縣級行政區中,有94個縣地下有煤,91個縣有煤礦,煤炭儲量占全國30%。

關於山西煤炭的最早記載,見於先秦典籍【山海經·北山經】:「孟門之山」「賁門之山」「其下多涅石」,「涅石」即煤炭。據考證,孟門、賁門二山皆在山西南部。

▲ 先秦典籍【山海經】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註】記載:「水發火山東溪,東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熱同樵炭也。」「火山東溪」就是現在的大同礦區口泉溝,說明大同在北魏時期就已經發現煤炭了。

唐朝時期,日本僧人圓仁法師在前往長安途中,看到了太原附近普遍用煤燒飯的情形:「出城西行三四裏,到石山名為晉山,遍地有石炭,近遠諸州人,盡求而燃,料理飯食,極有火勢。」

到了宋代,煤炭已成為冶煉、燒石灰、燒磚、制陶、釀酒等工業行業的重要能源,這些行業對煤炭的大量需求,使「仰石炭以生」的民戶數量逐漸增多。【宋史·食貨誌】記載:「河東鐵、炭最盛。」

金滅北宋後,山西成為主要的煤炭生產地區,用煤相當普遍,據史載,平定縣境內煤窯星羅棋布。

到了明清時期,山西各地的采煤業發展一片興盛,「車推舟再」「日不絕於途」,運銷陜西、河南、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區,若一時供應不及時,這些地方的居民則「懸釜以待,民情惶急」。

正是由於山西各地煤炭采掘業較大規模地興起,才出現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炭質旺火。所以說,山西炭旺火的歷史,就是一部山西煤炭開采利用史。

由旺火被禁想開去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發展,旺火越壘越多,能源耗費、環境汙染等問題也日趨突出,時至今日,山西境內絕大多數地區普遍禁燃旺火。

▲ 山西平定棒槌火「烤花糕」習俗

旺火歷經千年演變保留至今,寄托了山西人的美好祝願和對幸福的向往。它作為中國本源文化的真實寫照,根植於人們內心,折射出人們求發展、求和諧的心理需求,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發展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堅實力量。

每到逢年過節,鄉民們家家戶戶在門外院裏壘一個小旺火,透過直沖雲霄的火焰來溝通天上諸神和人間,以求諸神庇佑,護家人平安,保莊稼豐收。

元夕之夜,鄉民們匯集在一起,圍繞旺火,舉行諸多豐富多彩的活動,燃爆竹,遊百病,賞花燈,扭秧歌,踩高蹺等,實質上反映了人們與大自然的友好交流與溝通。

▲ 山西「塔火」

民俗反映了一個民族文化中共同的層面,表達了一個民族共同的心理意願,只有在民俗文化中,才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

長久以來,人們按歲時節氣安排生產生活,依千年舊俗舉行各種儀式和活動,祭祀、祈禳、慶祝、婚喪、迎送、遊樂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習俗,不僅使人們的生活充滿樂趣和生機,更重要的是能夠滿足人們文化心理上的"期盼""回味"和"重歸"。

今天的人們常常會感嘆心靈歸屬感缺失,就是因為隨著外來思想的不斷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信仰越來越失去了自己的土壤,失去了原來的社會整合與行為規範的作用。

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抵禦外來文化的侵入;尋找本民族的民間信仰,留下民眾生活的歷史,這是一個永遠都不會過時的嚴肅課題。(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