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榮國府鬧元宵鬧的是什麽?被當成笑話取樂的,是寶釵和薛家一家人

2024-02-25文化

劉姥姥逛大觀園時是什麽待遇,薛家人在榮國府就是什麽處境。

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時候,榮國府給了她女清客的地位,這段情節中所有的爆笑點都是劉姥姥帶來的。

可劉姥姥是一個村婦,她的社會地位決定了,她沒有資格混頂級貴婦的社交圈。

劉姥姥進大觀園這段情節再華麗,她也只能,或者用一個稍顯貶低人的詞匯,她只配在榮國府的社交圈子中出現一次。(我最喜歡劉姥姥了,在這裏向她致歉,不是我貶低她,是豪門貴婦沒人會真心把她放在眼裏的。)

順便說一句,賈母或者鳳姐給劉姥姥的大都是面子情,只有很少的惜老憐貧的成份,可多年以後換來的是劉姥姥的真心回報,劉姥姥的善良在小說中熠熠生輝!

豪門貴婦沒人真心把劉姥姥放在眼裏,可她們對女清客的需求卻是一直存在的,榮國府有一條明顯的時間線,在年節的時候都會大排宴席、大搞慶祝。

榮國府想要搞慶祝,那就必須用人烘托出歡樂的氛圍,這個人會是誰?

是鳳姐嗎?

首選當然是她,她就相當於榮國府宴席的固定主持人。

可鳳姐的搞笑程度不夠,因為真正的搞笑是渾然天成的,就像劉姥姥的那句:

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擡頭。

能達到的笑點,是鳳姐永遠達不到的高度!

在榮國府,寶釵和薛家就是這樣搞笑的一家人。榮國府的人,有時候會故意拿薛家一家人開玩笑取樂。可薛家人畢竟是親戚,除了賈母本人之外,沒有人會直接針對這一家人。

可讓讀者意外的事情就這麽發生了,沒人拿薛家人搞笑的時候,寶釵和薛家人能主動出錯,把笑料遞給讀者……

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本事!

尤其是榮國府鬧元宵的時候,薛家人把搞笑能力運用到了極致。

閑話少敘,直接上論據。

一.元妃省親恰逢元宵節,整個過程寶釵一直在出錯被嘲笑

榮國府過得最盛大的那個元宵節,自然是元妃省親的那一次。

元妃省親,體現的是皇家的排場、是榮國府盛宴,這件事情幾乎和薛家人沒有關系,和小女孩薛寶釵更是完全沒有牽扯。

薛寶釵可以把自己混在眾人堆裏,隨著母親和小姐妹行禮就行了,這樣她就不會出現一點差錯。

有的時候人不能太強出頭,無過便是功。

可薛寶釵從來不是這樣的人!

【紅樓夢】的作者有這樣的一個特點,對林黛玉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多,同時在描寫林黛玉的心理活動時,對薛寶釵的心理卻不提半字。

在那個時間點,作者只描寫薛寶釵做什麽,寶姑娘是怎麽想的,那就得讀者自己去分析了……

元妃省親的時候,命小姐妹和寶玉作詩應景。

其實任誰都明白,給貴妃娘娘獻的詩作,那就是應制詩,詩的內容核心是頌聖。

換句容易理解的話就是,元妃娘娘當眾命小姐妹和賈寶玉作詩拍皇帝馬屁。

寫應制詩,應該在榮國府的少奶奶和小姐的計劃之內。作者就給林黛玉,做了這樣的心理描寫:

原來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巫師,將眾人壓倒,庚辰雙行夾批:這卻何必

我喜歡林黛玉這個人物,可同時也並不覺得這個人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的。比如對作應制詩這種事,我與評書人的看法相同,這卻何必!

林黛玉這個小姑娘還是缺乏歷練,太過書生意氣,面對元妃省親這種大場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千萬別想著大展巫師。

真到了場面上,林黛玉還是很快端正了態度,沒搶其他小姐妹的風頭。林黛玉很快看清了元妃的真正目的,貴妃娘娘讓小姐妹做事都是應景,人家真正想捧的只是她親弟的賈寶玉一人。

然後呢?

林黛玉也審時度勢,順著元妃的心意,將一首【杏簾在望】送給了賈寶玉。

順便說一句,這首詩那是拍皇帝馬屁的絕唱: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這首馬屁詩拍的入情入景、生動活潑,用那時的話說,必然能使得龍顏大悅。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那薛寶釵呢?

作者沒有描寫薛寶釵想什麽,卻是直接描寫的薛寶釵做什麽。

作者沒寫薛寶釵想大展巫師,可寶姑娘偏偏也幫助了賈寶玉作詩,那寶姐姐是怎麽想的?

這就值得讀者去琢磨一下了……

正做「怡紅院」一首,起稿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推他道:「貴人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才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又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分馳了?

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將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唐南北韓珝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都忘了麽?

讀者在這段情節中能看出什麽?

能看出,薛寶釵無書不讀、才華橫溢?

能看出,寶姑娘情緒穩定、端莊大氣,應對大場面也絲毫不露怯?

能看出,寶姐姐聰慧機敏、反應快?

其實讀者都被賈寶玉和賈寶玉背後站著的作者帶偏了,作者借賈寶玉之口表面上明誇寶姐姐:

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意,笑道:「該死,該死!眼前現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師’了!從此只叫你師傅,再不叫姐姐了。」

可實際上呢?

薛寶釵給賈寶玉這個綠蠟的典故經不經得起推敲,那就要看讀者能不能從中讀到細節了。

古文人詩詞讀得多,很容易就能從中看出強烈的搞笑意味,可現代人有幾個會讀全唐詩?

現代之人能看幾首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就不錯了,錢珝的詩很少會有人註意的。

因為現代讀者沒有看過這首【未展芭蕉】的全文,因此很容易就會覺得薛寶釵真是又有才、知識面又廣,可如果讀者看過【未展芭蕉】的全文,會立刻得出相反的結論,認為寶釵用綠臘的典故真是又可笑、又荒唐。

不賣關子直接上論據,這是未展芭蕉的全文:

未展芭蕉

唐·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劄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這首詩,把一個嬌羞的少女暗藏心事的心態描寫得淋漓盡致,這首詩很美、很有意境。可哪怕這首詩再美、再有意境,也是少女思春的調調,後來,大觀園群芳結詩社的時候聊聊這種詩無傷大雅,可這首詩絕不是用於元妃省親這種場合。

元妃省親,那是國事行為!

綠蠟這個典故,賈寶玉可是真用了,並且由賈元春帶進了後宮。

然後呢?

賈元春未必知道這個典故的出處,可貴妃娘娘身邊的宮娥彩女,一定有比薛寶釵更有才華的,那些宮中女官,指不定在背後怎麽嘲笑薛寶釵的失儀呢!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薛寶釵到底知不知道【未展芭蕉】這首詩說的是什麽?

哪裏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知道、二是不知道。

無論是哪種可能性,薛寶釵都已經成為榮國府元宵節的笑話了。

如果薛寶釵知道【未展芭蕉】全詩,她還在貴妃娘娘面前替賈寶玉用了綠臘這樣的典故,那她就是故意讓賈寶玉、甚至是站在賈寶玉後面的榮國府在整個後宮丟盡臉面。

從這個角度來說,薛寶釵不至於這麽狠。

那就意味著,薛寶釵不知道這首【未展芭蕉】詩說了什麽。

薛寶釵就是老師用填鴨式教學,畫題畫出來的偽學霸,她其實和平凡的讀者沒什麽區別。

普通讀者也知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能背誦全篇【嶽陽樓記】的人,少之又少!

冷燭無煙綠蠟幹,這句詩比喻生動情景交融,寶姐姐大概率只背了這一句 ,可讓寶姐姐沒有想到的是,下一句人家作者偏偏話題一轉,寫道了芳心猶卷怯春寒……

寶姐以為的詠物詩,偏偏內核是少女思春。

寶釵在元宵節,丟人是丟大發了。

寶姐姐想在寶玉和貴妃面前展示才華,卻沒想到用典搞笑;

寶姐姐是比誰都想要一個才女的名聲,卻沒想到當眾丟人。

沒有人算計的時候,寶姐姐都丟了大人,若是真有賈母在成心算計呢?

元妃省親這一年榮國府鬧元宵,作者給了非常多的筆墨。薛寶釵過生日,榮國府小姐妹做燈謎,都在榮國府鬧元宵的場面中。

這一年薛寶釵的生日,那是由賈母親自給過的:

但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老太太說要替他作生日

一些讀者由此認為,這是賈母疼愛薛寶釵,把薛寶釵當成孫媳婦對待的表示。

真是這樣嗎?

如果作者只寫了這一段話,那還真意味著賈母對薛寶釵無比疼愛。在榮國府,就連賈母親孫子、親孫女的生日,一般也是由王熙鳳給張羅著過的,國公夫人很少管這種小事了。

可偏偏:作者在後文中又補了這樣一句話:

誰想賈母自見寶釵來了,喜他穩重和平,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辰,便自己蠲資二十兩,喚了鳳姐來,交與他置酒戲

這句話就意味深長了,在那個時間點,薛寶釵進榮國府都好幾年了,怎麽可能才過第1個生日!

現在來算一下時間線:

元妃回宮後,正月二十一榮國府給薛寶釵過生日。

元妃被封為妃,之後修建大觀園,這段期間薛家人已經住進了榮國府。

這是多長時間?

林黛玉說過,這園子蓋才蓋了一年,再加上籌備和軟裝修的時間,大觀園建成大概是快兩年的時間。

這快兩年的時間裏,薛寶釵可都住在榮國府,賈母沒給她過生日。

之前呢?

薛家人一家經歷了秦可卿完整的故事,從秦可卿健康出場一直到秦可卿死亡,這大約又是一年多的時間。

也就是說賈母給薛寶釵過生日的時間點,薛家人至少在榮國生活三年多了。

這符合生活的邏輯,薛寶釵待選,十三歲選秀,她十二歲左右進京都備選,十五歲的時候進京都三年左右,這是正常的生活軌跡。

換句簡單的話說就是,聚寶釵已經進榮國府三年多了,賈母硬要說給她過頭一個生日,這可不可笑。

更可笑的是,薛寶釵還要硬著頭皮陪賈母過完這個生日。

賈母這是很疼愛薛寶釵嗎?

如果這樣都叫疼愛的話,那麽世上就沒有故意給人難堪這種說法了。

賈母喜歡薛寶釵嗎?

對於一個表面上舉止端莊、周到的小晚輩,賈母沒有不疼愛的理由,可賈母疼愛一個晚輩的前提是,這位晚輩不能過分牽扯榮國府的格局,比如晚輩不應該去幹涉賈寶玉的婚事。

而薛寶釵卻偏偏弄出了什麽金玉良姻……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賈母已經失去了疼愛薛寶釵的可能性。

賈母明著表示疼愛,實則給薛寶釵一次難堪,如果薛家人能感受到這份難堪之後收手,那他們之間還是相親相愛的兩家人,畢竟在大面的情上,誰也沒撕破臉。

可惜薛家人就是裝不懂,這才導致了榮國府在過另一個元宵節的時候,對薛姨媽的直接炮轟。

這件事情,在下一段詳述。

按照時間順序,先來看榮國府小姐妹做燈謎。

其實對於賈母和邢夫人、王夫人這種夫人級別的人物來說,她們看晚輩小女孩做燈謎就是圖一個熱鬧。

而晚輩小女孩呢?

這些晚輩小女孩只要歡樂的在長輩面前玩耍、作燈謎,把氣氛炒熱,她們就算在長輩面前盡了禮數和孝心。

對於一個世家小姐來說,應付鬧元宵、作燈謎這種闔家歡樂的場合,其實是件很容易的事。

可就是這麽簡單的事情,也被薛寶釵搞砸了。

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其他人做的燈謎,在一般人的眼裏看來,元春作的炮竹燈謎,炮竹很符合節日氣氛;

迎春作的算盤燈謎,算盤象征著財富和聰慧很吉利;

探春作的風箏燈謎,風箏象征著祈福和吉祥同樣符合節日氣氛。

惜春作的海燈燈謎太淒冷了,這個燈謎做得很不應景。

還有另外一個不應景的燈謎,就是薛寶釵所作。

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裏總無緣。

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

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一看到這樣一首燈謎,很多讀者甚至於書商都覺得,一定是林黛玉所作。

為什麽?

因為他們就覺得這首詩,就是林黛玉的悲傷的調子。可這個燈謎,我認為和林黛玉無關。不只是因為,很多版本的【紅樓夢】原文就是這首燈謎是薛寶釵所作,還因為這首燈謎寫的是一個少婦婚後的心情。

紅迷都知道,林黛玉沒有活到結婚的那一天……

同時,在這一天賈寶玉也沒有寫燈謎,而賈寶玉和林黛玉又是一對兒,作者同時沒有安排這兩個人寫燈謎,那一定有其他的深意暫且不表。

只說這首燈謎是薛寶釵所作,那是大概率的。

榮國福利鬧元宵,越大的豪門就越迷信、越講究吉利,可薛寶釵呢?

寶姑娘一開口就煩、就內心煎熬,像賈母那樣的長輩,哪能看得上一個小女孩,張口、閉口就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對於薛寶釵,作者已經不是暗示,而是借著賈政的心理活動公開批評了:

賈政看完,心內自忖道:「此物還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

【紅樓夢】中第1次對元宵節的描寫,在薛寶釵不停地出錯中結束。誰也不能否認,寶釵是這段情節中最出彩的一個人物,可她的出彩是可以被人當成笑話取樂的。

【紅樓夢】中第2次對元宵節長篇幅的描寫,來自於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的前後幾回,這幾回不只薛寶釵,整個薛家人都被榮國府嘲笑。

二.搞笑一家人

在元宵節之前,大觀園群芳在暖香屋制燈謎,其中最出彩的,自然是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薛寶琴寫的十首懷古詩謎底究竟是什麽,到了今天都有很強的討論價值。

鑒於篇幅,我參照兩首給讀者看一下:

蒲東寺懷古其九

小紅骨踐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梅花觀懷古其十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我為什麽參照這兩首燈謎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兩首最具有討論性;

因為從這兩首詩中,能看出薛寶釵的為人。

請讀者註意,我並沒有筆誤,我說的就是薛寶釵不是薛寶琴。

薛寶琴在這兩首燈謎或者是詩中,參照了【西廂記】和【牡丹亭】中的典故。

小紅就是紅娘,出自【西廂記】。

梅花觀是個虛擬地名,出自【牡丹亭】。

曾經,林黛玉也用了【西廂記】和【牡丹亭】中的典故玩文字遊戲。

在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林黛玉說了紗窗也沒有紅娘報,和良辰美景奈何天這兩句話。

然後呢?

薛寶釵對林黛玉進行了一大番說教:

寶釵冷笑道:「好個千金小姐!好個不出閨門的女孩兒!滿嘴裏說的是什麽?你只實說便罷。」

很多讀者因此認為寶釵真是個知心姐姐,她幫林黛玉指出錯處、改正缺點,還沒把這件影響林黛玉名譽的事情傳出去。

寶釵對林黛玉可真是好!

我覺得寶釵對林黛玉的言論,都是在 Pua林黛玉。只有像林黛玉那麽心思純凈的小孩子才那麽好騙,才能被寶釵哄了幾句就認錯。

【西廂記】和【牡丹亭】的國民度太高了,稱得上高到眾所周知的程度!

不只林黛玉,太多的小女孩都知道【西廂記】和【牡丹亭】大概的情節。

連榮國府的小戲子,也彩排過【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這段戲文榮國府的小戲子就唱過……

當情況發生逆轉,參照【西廂記】【牡丹亭】典故的人變成了薛寶琴,而置身事外的是林黛玉的時候,讀者才能看清楚寶釵和黛玉人品的高下。

林黛玉的人品,要比寶釵好太多了。

同樣是看「禁書」,當看書的是林黛玉的時候,薛寶釵把黛玉 Pua了一番;

當看書的是薛寶琴的時候,薛寶釵就開始當眾裝糊塗:

寶釵先說道:「前八首都是史鑒上有據的,後二首卻無考,我們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兩首為是。」

這時候寶釵既不會冷笑,也不會 Pua自家的妹妹了。

而林黛玉呢?

如果我是林黛玉,我會把曾經寶釵對我的態度一股腦的還回去。

可世外仙妹不是我,人家是真有氣度和容人之量:

黛玉忙攔道:「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這兩首雖於史鑒上無考,咱們雖不曾看這些外傳,不知底裏,難道咱們連兩本戲也沒有見過不成?那三歲孩子也知道,何況咱們?」

在林黛玉的口中,寶琴寫這兩首詩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完全沒必要大驚小怪。

寶琴的詩是好詩、人是好人,姐妹之間沒有波濤洶湧,曾經的往事一筆帶過。

這就是林妹妹思想的高度!

至於寶姐姐,無論是人品還是格局那差太遠了。

這個時候讀者再看寶姐姐對林妹妹所謂的好,是不是顯得特別虛偽和搞笑。

情節繼續,到了【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這一回。

從這一回中,讀者如果摳細節能摳出很多東西。

且說寶琴 是初次進賈祠觀看,一面細細留神打量這宗祠……

這一回中,薛寶琴已經進賈府宗祠祭祖了,這說明榮國府認寶琴做幹女兒,那是正經認的。

經此事以後,賈氏一族的族人將視薛寶琴為自家女孩,琴姑娘沒有嫁給賈氏一族任何男子的可能性了。

那些認為賈母喜歡薛家姑娘,想把薛寶琴嫁給賈寶玉的讀者可以洗洗睡了,賈母真想把寶琴嫁給寶玉,是無論如何不可能讓寶琴參加賈氏一族祭祖的。

這說明了什麽?

這說明了賈母對寶琴的好都流於表面,國公夫人可以允許寶琴表面上成為榮國府自家的女孩,卻不準寶琴有任何成為自家孫媳婦的可能性!

那寶釵呢?

薛家人和寶釵在榮國府經營了這麽多年的金玉良姻,卻一朝被薛寶琴的光彩給比了下去,薛寶琴就是賈母婉拒金玉良姻的籌碼。然後賈母又以認親為名義把薛寶琴捧上去,讓寶琴失去了嫁入賈氏一族的可能性。

那薛家人算什麽?

薛家這一家人,在榮國府不過就是一個供人消遣的笑話罷了!

情節繼續,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這一回的元宵節過得無比熱鬧。

榮國府不只有自家人,還有李紈的嬸子李嬸帶著兩個女兒,有薛姨媽帶著寶釵、寶琴兩姐妹,還有邢岫煙……

這樣一場家宴,真是無比熱鬧!

這裏賈母花廳上擺了十來席酒,每席傍邊設一幾……

這時候大家最容易聊八卦,那麽八卦誰呢?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最大的八卦,自然就是賈母說的「掰謊記」:

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

接上文,薛家人始終不肯放棄經營金玉良姻這個噱頭,這個時候賈母就要下重錘了。

賈母說的那個,見了清俊男人就想終身大事的女子到底是誰?

這個話題持續了幾百年,還具有非常高的討論度。

不賣關子,賈母說的這個人是薛姨媽。

太多讀者,都把這段情節集中解讀到這個女子到底是薛寶釵還是林黛玉上了,可其實這個方向是不對的。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那是賈母和榮國府的主場,賈母一向以自家的規矩和體統為榮,自信家中不會出現才子佳人的故事。

事實上也是如此,千金小姐和男人私定終身這種事情,在榮國府從未發生過!

退一萬步說,就算那個小姐真的是薛寶釵和林黛玉,賈母也不會當成八卦去說的,因為那丟自己家的臉。

薛寶釵十二三歲就住進了榮國府,如果寶姑娘有什麽才子佳人的故事,那麽一定是和榮國府男子發生的;

林黛玉是榮國府的養女,如果林姑娘有什麽才子佳人的故事,那就是榮國府沒教導好孩子。

無論怎樣,丟的都是榮國府的臉,以賈母的人情練達,她不可能當眾內涵薛寶釵和林黛玉,做這麽傻的事情。

當讀者放棄薛寶釵和林黛玉這個角度的時候,就會發現「掰謊記」的主角很好找。

為什麽?

因為只要讀者揪著薛寶釵或林黛玉不放,那麽答案永遠不會出現,因為賈母說的就不是她們兩個人,怎麽會有答案呢!

這時,咱們再重新看一下賈母的掰謊記:

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

所謂四大家族裏面的書香門第,只有史家和薛家的祖上符合這個標準,榮國府和王家都算不上,榮國府和王家都是以軍功封爵。

可賈母會公開諷刺自己家嗎?

當然不會,那賈母此時說話的指向性為一,就是薛家。

咱們繼續往下看。

既說是世宦書香大家小姐都知禮讀書,連夫人都知書識禮,便是告老還家,自然這樣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麽這些書上,凡有這樣的事,就只小姐和緊跟的一個丫鬟?

賈母說的這段話的指向性更明顯,就是薛家。

雖然都是王家姑娘出身,可王夫人和王熙鳳身邊的陪房婆子無數,薛姨媽的身邊竟連一個有名有姓的陪房婆子都沒有,這在貴族圈子是罕見、而且惹人笑話的事情!

順便說一句,由於薛姨媽身邊連個像樣的陪房婆子都沒有,直接導致了薛寶釵身邊缺少體面的教引嬤嬤,這同樣讓薛寶釵被人嘲笑了幾百年。

當然這種事情不能怪薛寶釵,主要怪她的母親薛姨媽沒有長輩的體統。

中年的薛姨媽身邊沒有陪房婆子,這可以間接地證明,少女時代的薛姨媽身邊也缺少服侍她的丫鬟。

這個時候,讀者還可以透過薛寶釵的角度去看薛姨媽,寶釵身邊常年跟著的就只有一個丫鬟鶯兒,文杏那個小丫鬟約等於無。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的時間點,薛寶釵已經住進榮國府七八年了,就算文杏跟著薛姨媽一家進榮國府的時候才5歲,這時候也該十二三歲是個大孩子了,可以承擔起二等丫鬟的差事了。順便說一句,二等丫鬟是可以跟著主人出門的。可這個文杏,仿佛就沒長大過一樣,薛寶釵的身邊從來只跟著鶯兒,這是不是太奇怪了!

薛寶釵身邊的丫鬟配不足,只能說明薛姨媽對這件事情完全不在意,這又一次間接地說明了,薛姨媽很習慣自家人身邊只跟著一個丫鬟,因為那就是薛姨媽本人的習慣。

這時候讀者可以往深一層去想,為什麽王夫人和王熙鳳都嫁進了國公府,而薛姨媽會嫁給一個商人呢?

讀者要知道王夫人和薛姨媽可是親姐妹,按照古代門當戶對的婚姻原則,正常薛姨媽也應該嫁入世家大族的。

可薛姨媽偏偏嫁進了薛家,為什麽?

對此,有些讀者的解讀是,王子騰想要求發展,幹脆用薛姨媽的婚事來換錢,來豐滿自己的羽翼。

可這是無稽之談。

因為薛姨媽的婚事,發生在【紅樓夢】主線情節的30年前,那個時間點大約就是王熙鳳口中的:

鳳姐忙接道:「我們王府也預備過一次。那時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

那個時候的王家,是王熙鳳爺爺做主,還輪不到王子騰去嫁薛姨媽。

同時呢?

那個時候的王子騰多說出20出頭,一個毛孩子想要謀一個職位,幾千兩銀子足夠,還不至於用毀掉親妹妹婚事的方式去換錢,這點錢,王家還拿得出來。

人家可是,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不缺錢。

那薛姨媽為什麽嫁給了商人之家?

此時的答案為一,那就是薛姨媽和薛老爺互相看對眼兒,上演了才子佳人的故事。

然後呢?

王家老太爺也無奈,就算是門不當戶不對,也只能把薛姨媽嫁給薛老爺了。

薛姨媽的婚事,類似於被逐出家門,就是她沒有龐大的嫁妝、產業和陪房的原因。

之後呢?

薛姨媽嫁給薛老爺之後,幾十年就沒進過京都,沒回過娘家;

就住在金陵的王家長子,王熙鳳的父親,同薛姨媽也沒什麽聯系,薛蟠出了葫蘆案,薛姨媽寫信要向榮國府求助,也不敢求助在身邊的大哥。

這就是薛姨媽上演才子佳人故事的下場。

這本來是薛姨媽的短處,卻被賈母公開給說了出來。而薛姨媽呢,需要姨媽本人還要應酬著賈母。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只要薛姨媽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只能是在場的親友。

只要薛姨媽自己覺得那不是自己,掰謊記的主角到底是誰?這個話題就會爭論百年!

榮國府的元宵節,寶釵和薛家一家人,就被榮國府用來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