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內卷,你實作了階層跨越嗎?

2024-02-08文化

內卷

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

人們各自希望自己高於別人,又各自匍匐在別人面前。——【沈思錄】

內卷從何而來?

內卷的本質在於「階層跨越」。眾所周知,資源的總量是固定的、社會是分階級的、人口數量是不斷增加的,上層社會想要保持穩定的數量和較強的控制力,必然會提高「入場券」的價值。當中產階級的基數很龐大,就要爭取少數」階層跨越「名額,恰在這時候社會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生產力也處於緩慢的「量變期」,大家就透過各種手段提升自己的價值,以買到那張珍貴的入場券,於是就產生了內卷。借用一位知乎網友的例子來說明:

「我2011年在剛上初中時候,當時成績排名提升的同學會被老師表揚,名次下滑的會被批評。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每個人都想提升自己的名次,都拼命學習,那麽每個人的成績都會提高。但每個人的名次還是沒變,但重點高中還是只招前10名的同學,不會因此擴大招生名額。’」

所以,固定的資源、高價且少量的「入場券」、中產人口的龐大基數、跨越階層的焦慮感、沒有突破性變革的生產力和「個性意識」的隱藏促成了「內卷」。

良性競爭與內卷

很多人會問:「我努力學習錯了嗎?」沒錯,不甘心落於人後思想是符合人性的。我認為,關於這個問題答案的關鍵在於自己對人生的目標定位。大家都知道,十九大報告中鮮明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所以大部份人的人生目標定位應當是過上「美好生活」。

那對於我們來說,什麽是美好生活?是「良田千頃、佳人在側」?還是「高居廟堂、虎嘯龍吟」?亦或是「守得園田三畝,望向南山千堆雪」?我認為在於付出代價和收獲的是否呈正相關。

當付出代價和我們的美好生活目標呈正相關,我稱之為良性競爭。良性競爭是一種所有參與者都能獲得進步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承認社會分工,且社會分工在價值概念上是相對平等的。社會日益廣泛的分工使得每個人的需要不能僅僅透過個人的努力來實作,而是同時需要其他人的幫助,這種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的場景將會在未來社會中得到更深入的體現。在個人能力範圍內、自己的社會分工職責下,滿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求,就會促成良性競爭。

當付出代價已經與美好生活背道而馳,我稱之為「內卷」,也就是惡性競爭。階層跨越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他們對自由、權力、金錢的渴望超過了所有人。這就好比,一個從小坐井觀天的人有一天扒在井沿看了一眼天,就想翺翔天際。不平等價值觀念的深入、不甘被踩在腳下的原生動力在不斷鞭打著這一部份人,促使他們為社會發展、公司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群體總是處在一種狀態,他們期待註意,也就很容易被人暗示……一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之中,就會變成「無意識的野蠻人。」(古斯塔夫·勒龐)在群體意識下,大部份人會被緊張的情緒帶動起來,於是就產生內卷。當然,這也造成了一種「欣欣向榮」的假象,更造成了資源的普遍浪費。

「內卷」是無解的嗎?

是無解的嗎?至少我不這麽認為。

加速提升生產力,提高人的主觀性。縱觀歷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帶來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社會分工會被極大的改變,龐大的勞動力會被釋放出來,人思維的主動性、活躍性、創造性會被拔高一個層級。

普及平等意識,承認社會分工。縱觀五千年歷史,我們還沒有走出「士農工商」的陰雲,當代一些文藝作品、文學作品乃至自媒體還在大力鼓吹歷史中的「陰謀」,宣揚人性的惡、打造「陰險人設」,何其卑鄙!所以要承認社會分工、普及分工的平等意識,讓人有強烈的自尊、自愛、自強感,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不被焦慮刺激,拒絕成為打雞血的人。創作者多久沒有好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或者思考一件事?打工人多久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的前程能走到何處?家長多久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傾聽、思考一下孩子的需求?要讓自己的節奏盡量慢下來,用心去感受真實的存在。

搞活思想,豐富個性,創造多元。「大家都要、大家都想,所以我也要、我也想……」群體意識太可怕,極大地壓制了人活力的發揮,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這也是部份基層單位失去活性的重要原因。我們應當承認個體的重要性,發揮個性的能量,創造出合力,真正讓多元化的能量回歸社會、回歸全體。

造一棟大樓,需要經過設計等數十道工序,最終才會有人站在樓頂眺望遠方。人們往往看到「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鞭撻宇內」後半句的風光,而忽略前半句的艱難,短短六個字是秦人幾百年的奮鬥與設計。我們應當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個人所需、所求是否與自己的能力匹配、與自己的願景沖突,真正擺脫浮躁的社會之風,將一件事做好、做精。

天道既裁,唯一以猶一,唯復以猶復。

——【恒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