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浙菜飄香還需加點什麽?周鴻承:多加一點文化的「調料」

2024-09-25文化

潮新聞客戶端 編輯 王金帥 設計 張恬怡

從新聞到見解,字裏行間讀懂社會萬象。

有觀點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時代脈搏。

讓我們一起【讀端】,一起「潮」。

本期嘉賓是 浙江工商大學歷史系主任、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周鴻承

中秋節期間,烏鎮特設靈水蟹宴。烏鎮景區供圖

最是煙火慰平生。一個「吃」字,看似事小,實力了得,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是拉動消費的重要行業,內含著文化傳承,也可以成為「城市名片」。

瞄準美食經濟,浙江正拉開「陣勢」。全省最能吃「辣」的衢州,打出「辣經濟」品牌,兩個月前剛剛開出一條匯集全國經典辣味的美食街;萬物可「醉」的紹興菜,依靠黃酒布丁、熟醉蟹等爆款,吸引了一大批年輕食客;「鮮」氣飄飄的台州菜,加快「走出去」步伐,逐步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開啟局面……

經濟大省研究「吃」,背後有何考量?讓浙江菜飄香全國,還需加點什麽「料」?

讓浙菜飄香全國,還需加點什麽「料」?

浙江工商大學歷史系主任、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周鴻承:

歷史飄香,文化調味,浙菜是中華飲食文明的活化石

浙菜文化歷史悠久。苕溪、錢塘江、曹娥江、甌江等八大水系流淌過的之江大地生機勃勃,食材供應豐富,餐桌上的味覺遺香愈久彌新。杭嘉湖的平原美食、金衢麗的山珍美食、溫台甬的海洋美食,讓澤國、山谷和海濱之民接受到數千年的「自然饋贈」,「飯稻羹魚」是浙江人民飲食生活的基本特征。

良渚是實證中華五千年飲食文明史的聖地。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稻米、家豬、魚、‌螺螄、蛤蜊等食物原料,鼎、甑(zèng)、豆、鬶(guī)、壺等各類飲食器具,見證著中華飲食文化發展歷程。隋唐大運河帶來的南北飲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浙東運河運輸著各式食貨「通江達海」,浙江是大運河商品貿易的中轉站,大運河連線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外飲食文明交流互鑒的大動脈。

以江浙滬為中心形成的江南美食文化,被網友們戲稱是「中國最佳飲食模式」,是「包郵區美食」,是可以比肩歐洲「地中海飲食」的最佳東方膳食模式。山河湖海的自然饋贈,之江先民的生存哲學,名人名家的飲食智慧,時代餐飲的數碼創新,讓我們對新時代的浙菜文化復興充滿期待。浙江美如畫,浙菜如何香天下?我想,我們應該給浙菜多加一點文化的「調料」,傳承保護利用好餐桌上的浙菜遺香。

魚羹美,佳話昔年留。憶江南,最憶是杭州。良渚古城見證著中華美食文化的歷史變遷,南宋杭城是中華美食盛世的璀璨明珠,錢江源裏流淌出的瓜果蔬菜、魚蛟蝦蟹,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浙菜是中華飲食文明的活化石。浙江人民傳統與健康結合的餐桌知識與烹飪實踐,必將為未來中國健康膳食可持續發展帶來有益啟示與歷史智慧。

國際上的法國大餐、地中海飲食、墨西哥美食、日本料理以及南韓越冬泡菜早已成為世界級的人類非遺,而素有「烹飪王國」美譽的中華美食尚未實作人類非遺「零的突破」。作為中餐重要組成部份的浙菜,見證了中華五千年飲食文明史,是中華飲食文明的活化石,浙江傳統烹飪技藝及其食俗禮儀知識必將助力中餐成功申遺,我們期待著。

文化「加料」,歷史飄香,中餐文化活化石才是「浙菜香天下」的取勝之道、致勝法寶。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