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為什麽無法真的讀懂一本書?

2024-04-27文化

人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困惑,明明讀了一本書,過一段時間之後,就忘掉了。甚至別人談起那本書的內容,自己竟然一無所知,還被人嘲笑沒記性。那麽,為什麽無法真的讀懂一本書?

雖然讀書是無功利的行為,但從長遠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功利內容。有人讀書為了增長見識,有人讀書為了消遣,有人讀書為了學到一些技術,有人讀書是為了泡妞。目的不一樣,取舍也不一樣。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人們無法真正讀懂一本書。

作者寫書的時候,會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卻並不一定能夠熟練使用文字,也不一定能用文字做到精確表達。即便作者認為用文字做到了精確表達,也不一定能精確傳達意思,不一定被讀者理解。很多讀者的解讀都是片面的,是誤讀,而不是正解。即便有讀者聲稱正解某部作品,也只是從個人觀念出發,做了一定的解讀,或者按照主流意識形態觀念做了解讀,卻並不是真的正解。如此來看,讀者似乎陷入了偏執的境界,該如何克服呢?

書籍有很多,讀者可以博覽群書,開闊眼界。就好像閱人無數的人一樣,具備一定的識人本事,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想法。讀書也是如此,讀多了就會明白很多道理,但要想讀懂一本書,還真的很難。一本書的產生有其必然性,並不是偶然產生的。王國維說:「一代有一代的文學。」套用一下這句話就是,「一代有一代的書籍」。【水滸傳】只能產生在明清時期,不可能產生在當代。【白鹿原】只能產生在當代,不可能產生在古代。只是語言就做出了分界,就更別提作家的經歷和創作思路了。

試著讀懂一本書,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了解作者的思想,進而透過書中的文字做進一步了解。當然,很多書並不是讀者理解的那個樣子,而是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存在,就好像大江大河,讀者只是「取一瓢飲」,還不一定喝痛快了。讀者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並不一定放下現有的知識以及邏輯判斷,去完全認同書中闡述的思想,而是會有所判斷,有所借鑒,有所摒棄。如此一來,讀書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就像佛家說的「所知障」一樣,知道的越多,判斷越多,認知障礙也就越多,影響接受速度和效果。為什麽小孩子接受能力強?因為他們的認知系統不完善,沒有多少知識儲備,也沒有多少邏輯判斷,全盤接受,深信不疑,當然會接受快了。而成年人大多思想復雜,不容易全盤接受,加入判斷和推理是在所難免的,不然會被人牽著鼻子走,也就上當受騙了。但有了很多的判斷和推理,反而影響接受速度和效果。

讀者閱讀一本書,只能「活在當下」。讀書深入或者進入淺層,都能獲得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也不一定可靠。人們深信這種認識的可靠性,還認為這種認識就是真實的認識,其實只是自己產生的認識————被書本中的內容激發後產生的,帶有主觀片面性,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想要讀懂一本書,只能說相對讀懂,卻不能全方位理解。即便研究【紅樓夢】的專家學者也不敢說讀懂了【紅樓夢】,就更不用說讀大量的書籍了。有女教授解讀【論語】,說的頭頭是道,卻忽略了【論語】產生的社會環境,只是進行了現代化的解構,怎麽說都是一種嚴重的誤讀。

人們會產生遺忘,讀書也是如此,當時感動得稀裏嘩啦,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次捧讀的時候,竟然忘掉了很多情節,也不覺得有什麽感動的思緒了。即便記性好的人,也不能完全闡述書中的內容,就更別提記性不好的人了。大多數人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也沒有長久準確記憶的能力。讀過一本書,過一段時間就忘記了。哪怕當時認為已經完全讀懂了,過一段時間也就不記得了,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認真讀過。倘若動了筆墨,一邊讀一邊記錄,還有些印象,而大多數人基本上不動筆墨,直接開讀,算是比較瀟灑的行為,卻始終無法窺其堂奧,無法完全讀懂。

即便如此,讀者還是要閱讀,甚至要博覽群書,在書籍的海洋裏遨遊。並非讀書越多越反動,而是讀書越多越聰明,而且還會和古人神交,和外國人超時空對話,算是一種超越世俗和功利的精神活動。讀書好處多多,但前提是讀好書,而不是胡亂閱讀。既然無法真的讀懂一本書,那麽人們就沒必要苛求自己了。多讀書總是好的,哪怕只是誤讀,也會逐漸修正,逐漸完善,逐漸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