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談談孝順父母

2024-06-08文化

老話講「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不知從何時起,也不知是因為經濟快速發展,還是說外來西方文化的侵擾,亦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導致很多人都忽視或不重視孝順父母了。尤其是在很多農村家庭和城市家庭中,都沒有給予父母足夠的物質供養和精神慰藉,很多父母長輩都只能勉強和卑微的活著,難免讓人心痛,我覺得我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醒,重視孝道,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

什麽是孝順呢?簡單的講就是,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誌。孝順由孝和順兩個字組成,孝主要是孝敬父母,贍養父母,對他們在心靈上,物質上都盡量滿足和尊敬。順主要是順從長輩,理解長輩,對他們多關心多理解,只要不違法和合情合理的事都要盡量順從父母。

明朝大思想家王陽明是一個孝子,他認為孝順有「三種境界」:一是養長輩的身,保障長輩吃穿不愁;二是養長輩的心,讓長輩心情愉悅;三是養長輩的誌,讓長輩活得有意義。真正孝順的人,「三種境界」都能夠做到,越孝順福報越多。王陽明孝順的三種境界給我們提供了孝順父母的具體做法:

一是養身,贍養父母,讓父母衣食無憂。

俗話講,父母養我們的小,我們長大後要養父母的老,世間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把我們養大,要求的不是我們大富大貴,更不是每天大魚大肉,其實最簡單的就是家裏有什麽就吃什麽,家裏能承擔什麽就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做什麽即可,贍養父母沒有明確的金錢標準,看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樸實無華的供養和安心。

二是養心,尊敬父母,讓父母心情舒暢。

孝順父母,先從和顏悅色好好說話開始。小時候,我們很聽父母的話,對父母也很依賴,隨著我們長大成人,覺得父母年老了,生活習慣和自己不一樣了,好多想法也不一樣了,我們有了自己的工作,翅膀也硬了,對父母說話也不那麽客氣了,好話都給了外邊的人,壞脾氣都留給了父母家人,這又是何等的愚蠢至極。事實上,人都會長大變老,這是自然規律,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應該對老年的父母多些關心理解和尊重,只要不違背大原則就要多包容他們。尊敬父母也是尊重自己,體現的是內在的修養和格局。

三是養誌,成就父母和自己,讓父母感到自豪。

我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的大舞台,也意味著父母退居幕後,這時我們應該尊重父母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和有意義的事,讓父母感覺到老年人活著的意義和樂趣,兒女也要積極想辦法幫助父母實作他們自己的老年價值。反之這時候作為走向社會崗位的子女,也應該努力學習和工作,努力爭上遊,努力成為父母的驕傲,讓父母在談到自己的兒女時,臉上有面有笑容。

總之,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養大教育成人,孝順父母也應是天經地義的事。孝順父母,除了物質上的奉養,也要有精神上的關愛,把老人的需要和感受放在心上,並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照顧,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溫暖和祥和。

作為兒女,我們也應該深刻的意識到,做人最大的善,就是對父母盡孝, 百善孝為先,一個不孝順的人,就永遠和善良無緣,也很難做出很大的成就。老話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著父母還健在的時候,要及時盡孝,有能力就好好地孝順父母,善待父母,多陪伴父母,讓父母安度晚年,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不管以前做的有多不好,都不要太自責,就從當下努力做起,孝順父母,父母就是活佛,孝順父母就是讓佛祖保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