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襄陽名勝:那些曾風光無限的襄陽名亭

2023-12-15文化

亭,為中國山水園林中常見的建築形式之一。作為短時的餞行、觀景、集會或飲宴之所,其有頂無墻的構造雖然簡略,卻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愛。

在襄陽歷史上,也有不少亭子堪稱千古名勝。若論名氣和在歷史上的影響力,應首推峴首亭(詳見本刊【一個人叫響一座山】一文)。除峴首亭外,還有四大名亭頻頻進入文人的筆端,占盡風情,並驚艷了後世。

重建的漢廣亭

桃林亭

舊誌皆稱,桃林亭建於漢代,位於城南三裏處。專家考證,桃林亭原址位於峴山之北。【水經註】中記載:「沔水又徑桃林亭東,又徑峴山東」,可見桃林亭在魏晉時已是具有地理標誌意義的建築。另,【荊州圖副記】中有載:「襄陽縣南有桃林館,是餞行送歸之所萃。館在山麓,故亦以桃林名。」

桃林館究竟是桃林亭的別名,還是桃林亭的配套設施,難考其詳。【南雍州記】中述及桃林的來歷,說晉桓沖北伐時曾屯軍於此,軍士們吃桃後吐出的核於次年春天萌生,之後成為茂林。這個記載經後人考證,純屬傳說,因為無論是亭還是館,漢代已有,而桓沖北伐則是晉代的事。

桃林亭何時成為文人約定俗成的送別之所,已不可知,大概因為桃林亭正好處於「長亭外,古道邊……夕陽山外山」的地理環境中,特別適合作為送別之所,南北朝時期的沈約在與梁武帝蕭衍【襄陽蹋銅鞮歌三首】的奉和詩中寫道:「分手桃林岸,送別峴山頭。若欲寄音信,漢水向東流。」

此外,唐代詩人張子容曾在【送孟八浩然歸襄陽】詩中寫道:「鄉在桃林岸,山連楓樹春。因懷故園意,歸與孟家鄰。」作為孟浩然的至交好友,張子容的詩則透露出兩個資訊,一是張子容的故居就在桃林亭一帶,二是孟浩然的故居,即澗南園,也在桃林亭附近。

峴首山上的桃林亭

孟亭

襄陽的孟亭,為紀念唐代大詩人孟浩然所建,始建年代不詳。乾隆年間,守道陳大文復建孟亭於道署東偏,內有孟浩然石刻像,並附詩文。陳大文在【孟亭詩並序】中稱,襄陽舊誌載有孟亭,亭中繪先生小像,後人續修。也許是皮日休的【郢州孟亭記】影響太大,後來的郡誌中認為孟亭在郢州,便刪之。陳大文後考【郢州誌】發現,清毛會建題孟亭詩曾有「一在襄陽一石城」之句,說明襄陽本來就有孟亭。因此陳大文便「結屋半楹」,復建孟亭,將孟浩然像刻於石上,附以詩文,以此「正舊誌之失,且慰仰止之思」。其詩為:

「坐對鹿門深,清詩愜道心。江山長古蔡,風月自桃林。蔓草淒以綠,荒亭不可尋。寫圖仿摩詰,千載仰知音。」

道光年間,守道楊以增對孟亭進行重建,可見孟浩然在歷代士人心中的分量。今日的襄陽孟亭重建於薈園內,雖非舊址舊跡,卻也堪慰今人「仰止之思」。

漢廣亭

關於漢廣亭的命名,是否取自【詩經·漢廣】,史誌中未見記載。清乾隆【襄陽府誌】中載,漢廣亭位於城南,為唐代襄州刺史徐商所建,李騭撰記。周圍「群山環繞,漢水映帶,平陸萬裏,望之使人感慨」,一名北顧亭。

而清光緒【襄陽府誌】中記載襄陽歷史上的漢廣亭共有三處:一在漢陰驛,即唐代襄州刺史徐商所建,內有江亭一所,即漢廣亭;一個在小北門西,為宋淳熙年間安撫使馬夔所建;一個在城南,又名北顧亭。

漢廣亭的「出圈」,始於曾鞏的【漢廣亭】:「悠悠漢水長,剡剡楚山密。若與心目期,爭從窗戶出。太守樸鄙人,迂無適時術。治民務不煩,得意偷暇日。北城最憑高,局促皆曠逸……」後人根據詩中的景物描述推斷,曾鞏所寫的漢廣亭應是位於徐商所建的漢陰驛內。

鑒於漢廣亭在歷史上的影響,襄陽在臨漢門公園內重立漢廣亭,其位置與乾隆【襄陽府誌】中所述的古亭位置大致吻合,也算原址復建。

聞喜亭

聞喜亭名字聽上去就很喜慶。舊誌稱,聞喜亭在城南三裏,唐太守裴坦建,趙璘撰記,後廢。康熙中,有僧於城東北隅掘得石刻歐陽修【和韓學士襄州聞喜亭置酒】詩,知府沈五杲於是就地建亭,並將其和作勒於石上。後廢圮。道光十七年,守道楊以增將亭移建於鹿門書院,仍嵌諸石刻於壁。

文史專家方莉曾專門撰文講述聞喜亭的來歷。裴坦(?―874),字知進,唐僖宗時宰相。聞喜亭的命名,應與裴坦的郡望為河東聞喜(位於今山西運城)有關。據文史專家方莉考證,裴坦於唐鹹通九年九月至十二年七月之間任山南東道節度使,當時山南東道的治所在襄陽,聞喜亭應建於裴坦節度使任上。

唐代的聞喜亭尚未聞名於世。到了宋代,聞喜亭無意間得到了歐陽修、梅堯臣和曾鞏等一眾文豪的青睞,使聞喜亭成為後世文人喜聞樂見的名勝佳構。

歐陽修詩為【和韓學士襄州聞喜亭置酒】:

巀嶭高城漢水邊,

登臨誰與共躋攀。

清川萬古流不盡,

白鳥雙飛意自閑。

可笑沈碑憂岸谷,

誰能把酒對江山。

少年我亦曾遊目,

風物今思一夢還。

此外,梅堯臣也有一首唱和詩,即【和韓欽聖學士襄陽聞喜亭】:

亭欄下望漢江水,

凈綠無風寫鏡明。

日腳穿雲射洲影,

槎頭擺子出潭聲。

檣帆落處遠鄉思,

砧杵動時歸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興,

高吟不減謝宣城。

歐陽修與梅堯臣的兩首詩均是與韓欽聖的唱和之作,韓欽聖為首唱者,可惜原詩已不存。

熙寧六年(1073年),曾鞏知襄州,又為聞喜亭賦詩一首:

聞喜名自昔,廣亭臨漢津。

飛甍出萬屋,地絕無纖塵。

盤道城堞古,遠林墟曲新。

靜覺耕釣勝,幽宜鷗鷺馴。

賴此荒僻郡,幸容樸愚人。

閣鈴晝常寂,齋釀寒更醇。

一樽且勤設,勿負頭上巾。

有三位頂流詩人先後為其賦詩,聞喜亭想不出名都難,尤其是歐陽修的詩起到了關鍵作用。為此,方莉建議,如今峴首亭、桃林亭、孟亭、漢廣亭均已復建,有著千年文脈的聞喜亭若能擇地重建,必能為襄陽古城再添一景。

全媒體記者蕭雨林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