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世上最淺薄的關系(太對了)

2024-10-12文化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朋友:

習慣享受你的付出,卻很少有感激的舉動;

相處越久,自己付出得越多,最後幾乎要榨幹你所有的精力;

只是一件小事沒合他心意,他也會瞬間翻臉,抹殺之前的所有付出。

劉震雲說:世上最淺薄的關系,就是一件事沒隨他的意,就忘了你所有的好。

只有犧牲的感情,很難獲得真心;不懂感恩的關系,註定難以長存。

放棄這些淺薄的關系,才是明智的處事之道。

01

作家 @斑馬 講過朋友老趙的一段經歷。

老趙和同事家住得很近,一次順路送同事回家後,同事便開始「蹭車」。一開始同事還給老趙帶零食,滿口都是感謝之詞。

可半年後,同事漸漸習以為常:

一上車就把座位調到最大,一路外放音樂,下車也不打招呼。

因為彼此相熟,老趙一直選擇默默忍受。

直到有次他急著去機場接人,下班沒有載同事。

剛出發十分鐘,就接到了同事電話。

電話那頭氣沖沖地質問:「你這人太不地道!等你半天,結果你提前走了?」

老趙連忙解釋自己著急去接人,今天不方便送他回家。

可同事不依不饒:「那你怎麽不早說!這個點班車都走了,等我到家都幾點了?」

老趙半開玩笑地回了句:「那你打個車唄,我也不是專職滴滴。」

這句話竟徹底得罪了同事。

第二天下班,老趙照常給同事發訊息,卻發現自己已被拉黑。

不僅如此,從那以後同事見到老趙就陰著臉,還到處宣揚老趙小氣,不夠朋友。

半年的付出竟換來如此對待,老趙的心涼了半截,再也沒有搭理過那位同事。

貝勃定律中講道, 人的心理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當你付出太多,對方會逐漸習慣,甚至滋生貪欲。

他指望你幫十分,若你幫了七分,他非但不感恩,還覺得你欠他三分。

可沒有誰幫人的初衷,是為了給自己培養一個債主。

把別人的好意當做無限索取的工具,終究會失去別人的真心。

楊絳一家三口曾與趙翔鳳夫妻同住,將對方當家人對待。

不是幫著他們照料孩子,就是替他們 生爐 燒飯。

日復一日的善舉卻換來了得寸進尺的索取。

一次楊絳女兒錢瑗雇人來洗衣服。

趙翔鳳厚著臉皮湊上前,不僅指使洗衣工先給自己洗,還要求錢瑗替她付錢。

錢瑗不願遷就她無理的要求,便委婉表達了拒絕。

沒想到,被拒絕的趙翔鳳竟狠狠抽了她一耳光,滿是怨毒地咒罵,兩家自此結怨。

一段關系最傷人的結局,莫過於此。

我們付出的千般好,於對方是水過無痕,一次拒絕,卻招來百般記恨。

這樣的關系,沒有正向回饋不說,還埋下了仇恨的雷。

一旦有一件事沒做到位,關系就會破碎,最終傷人傷己。

02

聽過一個「100-1=0」的人性定律。

指的是不懂感恩的人,哪怕你為他做一百件事,只要一件不合意,之前的付出也會被全部抹殺。

他們對別人期待值太高,對關系的容錯率又極低。

無論我們多麽小心翼翼地經營,仍改變不了走散的結局。

莫言小說【晚熟的人】中,表弟秋生的故事正是如此。

秋生沒有一技之長,總拜托莫言幫忙找工作。

不忍看表弟在家荒廢,莫言先後為他介紹了好幾份工作。

可他不是嫌辛苦,就是偷奸耍滑被開除。

工作無望的他想到了創業,又找莫言借錢。

盡管不看好創業,莫言還是籌錢支持他,結果仍打了水漂。

屢次失敗的他轉頭去寫小說,想靠莫言的人脈幫自己發表。

可他的作品【黑白驢】實在粗糙,莫言只得拒絕。

期望落空的表弟,瞬間換了一副嘴臉,挑釁道:

「莫言你有什麽了不起,寫本小說尾巴翹天上了?我要是趕上好時候,哪輪得到你猖狂!」

話裏的嫉妒和恨意昭然若揭。

有些人的人情賬永遠不平,始終是別人虧欠自己。

卻忘記了,這個世上沒有誰,能滿足你所有的期待,也沒有哪段關系,永遠有求必應。

多看別人的付出,多念關系的好處,彼此才不會漸行漸遠。

讀【水滸傳】時,對燕青和盧俊義的故事印象頗深。

燕青自幼失去父母,靠乞討為生,差點餓死街頭。

幸而遇到了盧俊義,不僅收留了他,還教他識文斷字,徹底改變他人生境遇。

燕青一直感激盧俊義的幫助,把對方視作一生追隨的恩人。

然而管家為霸占財產,設毒計讓盧俊義誤會燕青覬覦自己妻子。

勃然大怒的盧俊義將燕青痛打一頓,與他恩斷義絕。

燕青卻沒有心生記恨,在他看來,盧俊義對自己的恩情遠大於誤會。

盡管兩人決裂,他仍處處留意對方生活。

在盧俊義被陷害,關入大牢時,燕青竭力營救,保護他躲過奸人所害。

後來又背著盧俊義一路逃命,對他悉心照顧。

經此考驗後,兩人的友情直線升溫,成為莫逆之交。

牢固的關系不是沒有瑕疵,而是不會為一點問題抹殺對方所有的好。

感恩曾經的真心相助,也能理解對方的不足,感情才能抵住世事考驗,久處不厭。

03

齊白石靠畫作成名後,慕名而來的求畫之人絡繹不絕,其中就有舊相識李徽之。

兩人有同鄉之誼,齊白石對他很是歡迎。

可見面後幾句寒暄,李徽之便向齊白石討要畫作。

看在昔日情分上,齊白石欣然答應,丹青揮毫間,就為他繪了一副【琵琶熟了】。

李徽之對畫作贊不絕口,卻絕口不提酬勞。

可齊白石早有言明但凡賣畫不論交情,需照潤格出錢。

眼看對方裝傻,齊白石沒有再多計較,而是選擇了諒解。

沒想到嘗到甜頭的李徽之,不久後故技重施,再度登門要畫。

寒心的齊白石沒有和他撕破臉,只是在新畫上題字道:去年相見卻求畫,今日相求又畫魚;致意故人李居士,題詩便是絕交書。

此後齊白石選擇了及時止損,和他徹底決裂。

對於很多人來說,關系是為自己謀利的工具,交情是為自己鋪路的借口。

若你與他們深交,其實就是在默許他們一次次地利用你的價值,無盡地盤剝感情。

不要陷在一段淺薄的關系裏,酒要和投緣的人對酌,真心也要給對的人付出。

亦如海清和導演李睿珺的經歷。

當年李睿珺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有一次和海清參加了同一場影展。

可就在半路上,李睿珺得知妻子病重垂危。

萬分焦急的他,立刻掉轉車頭趕回家去。

影展開始後,海清發現李睿珺沒有到場,順嘴詢問了情況。

得知他為了搶救妻子,海清立刻把熟識的醫生介紹給他,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萍水相逢卻被真心幫助,李睿珺十分感動,一直牢記恩情。

幾年後影視市場飽和,海清很難接到劇本,不得不在典禮上喊話,懇請多給中年演員一些機會。

李睿珺把海清的話放在了心裏,在劇本【隱入塵煙】寫好後立刻聯系海清,邀請她來拍攝。

海清憑借這部電影重新翻紅,兩人的友情也在互動裏愈發深厚。

【易經】中說: 施人之事,不記於心;受人之恩,銘記於心。

這世間所有的感情都需要雙向流動。

投桃報李,有來有往。

互相幫助,彼此支持,才是一段關系長久維系的基礎。

看過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從哪一刻開始決定收起好心?」

高贊回答是:「我從沒有決定收起好心,只是不再對誰都那麽好心。」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音,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用心維系。

遠離那些淺薄的關系,經營那些值得的人。

往後余生,放下涼薄的人,溫暖有情的心,始終和對的人並肩同行。

點個 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