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善用其心】:心定的樣子是怎樣的?

2024-04-23文化

人生最好的狀態:

一半書香、一半煙火,這就是生活最美的樣子。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多了,容顏、氣質、談吐、胸襟都會有所改變,且是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當然,也能顯露在你的生活和文字中。

其實,能愛上閱讀是精神世界永遠不會匱乏的人。

經常會有人說:

總是讀不進去書,翻一頁兩頁就停止了,一本書很難讀完。

讀書這件事,並非很難。

至於讀不下去,無非兩個原因:

一是書的內容無法吸引你,二是讀書是為了什麽沒想明白。

第一個原因很好解決。

剛讀書的朋友們,就是要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內容。

比如,大家熟悉的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基本都會是一開啟就要看到底的小說。

因為東野圭吾的小說故事情節是環環相扣,節奏緊張,能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第二個原因,讀書的目的,我們著重講一講。

讀書的畏難情緒,是阻礙很多人讀不進去書的原因。

不光是讀書,大部份無法持續下去的事,都有這樣一個特性,就是【目的不明確】。

然而,我們總會因為自己做不好、做不到、做不到持續而自我否定。

覺得自己沒長性,做事老是虎頭蛇尾,無法管理好自己。

其實不然。

不管做什麽事,只要目標不堅定,方向不明確,只是跟風去做、人雲亦雲地做,大抵都不會堅持多久。

記得萬行法師說過:

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可不是一步到位的事,需要一個長期訓練和不斷堅持的過程。

管好自己的身體,遵紀守法,遵守所在團體的規章制度,不做壞事,不傷害他人;

管住自己的嘴巴,該說的必須說,不該說的打死都不說;

管住自己的意念,只生善念,不生惡念。

透過這樣不斷地訓練,久而久之,一個人的自律就建立起來了。

我們要依靠什麽來管住自己呢?

僅憑毅力嗎?不一定能行。

僅憑借毅力,容易讓人感覺很「苦澀」。

我們做事總要有個次序,否則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亂才怪呢。

讀書也是一樣。

讀書也是一種習慣,首先是要培養習慣。

這個首先前面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確定將讀書列入生活的日常習慣。

至於為什麽要讀書,原因就多得很。

比如,去那些沒走過的地方、去了解歷史、去不同故事裏找自己的影子,還有,讀書可以讓我們在談吐中更有底蘊等等。

總之,我們想好了自己的讀書目的,那麽,怎麽讀就是接下來要具體去嘗試的問題了。

一開始,我們可以養成「翻開書」這個動作。

正如一位體能教練指導學員跑步時說:

你每天穿上運動鞋,不管你到底想不想去樓下跑步,都先穿上運動鞋子。

穿上的那一刻,就能激發你下樓的意願。

每天這樣做,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地就能運動起來。

我們讀書初期也可借鑒這個方法,選好一本書,每天翻開它,讀一讀目錄合上也行。

就這個動作至少能讓你知道全書的章節及大概內容。

說不定就有某一個章節能吸引到你。

也不一定你就想翻到那一頁讀一讀。

就這個翻書的動作每天都去做,你會不知不覺中將它形成一種習慣。

其次,讀想讀的內容,帶著找答案的目的去讀。

讀書難,難就難在沒有畫面感。

書裏的文字不像影片內容,一看便有結果,文字則不同。

文字需要我們透過眼睛反射到大腦中形成畫面,大部份人不願意在這個過程中「受累」,

所以,讀書成為了難事。

待翻書養成了習慣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走進內容裏。

從喜歡的內容著手,也可以帶著找困境出口的目的去讀一段文字。

這裏向大家推薦萬行法師的書籍。

【善用其心】是透過一段段事件來講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一些難點。

每次讀這本書,不同時間段,會有不同的感受。

【善用其心】是繼【降伏其心】之後,萬行法師解答眾弟子關於參禪打坐、為人處事等方面提出的問題所講的開示。

從這本書中,我們能體悟到怎麽是【隨境能出入,方為自在人】。

我們在生活中練習時時保持覺照,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提起是為了放下」,管理好心,才是我們做人行事的根本。

我們一說起修行,立即會想到「出家」,其實,「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修行,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

不是非要出了家,才是修行。

我們在世間的家庭、工作,都是我們的修行場。

在事上修心,在事上煉心。

也就是萬行法師常說的:借事煉心。

生活壓力大,不妨停下來,給自己一點閱讀的時間。

讀一本好書,讓卷香氣滋養你。

枕邊有書、家中有愛,和喜歡的人一起度過三餐四季,慢品人間煙火色,閑觀人間發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