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今年端午是兇日,老人說「3人要躲端午」,指哪3人?老傳統要遵守

2024-05-25文化

眼看端午佳節將至,恰逢與周末相連,構成了一個小長假。不禁讓人想起那句古詩:「端午節裏誰最自信?千古流傳的答案是屈原。」 屈原的故事伴著楚江悠悠,卻洗不盡忠良蒙冤的哀嘆。

這個小長假,你規劃好了嗎?是要享受一番宅家的悠閑,還是攜寶貝走進大自然的懷抱,來一場親子探險?

不過,老祖宗有言在先:「端午一到,五毒蘇醒。」 提醒各位戶外探索時,務必小心毒蟲侵擾,夏日炎炎,濕潤環境下它們更為活躍,別讓小咬傷破壞了好心情。

說起來,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像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它承載著漢族深厚的文化傳統,起源可追溯至古人對自然的敬畏與龍圖騰的祭祀儀式。

而這個農歷五月初五的特別日子,不單是紀念先賢,也是個集祭祀、祈福、避邪、娛樂和品嘗美食為一體的全民慶典,真可謂是一個多彩多姿的民俗盛宴。

今年的端午佳節非同尋常,兩個特別的情況湊到了一塊兒。

一是它與高考時間不謀而合,可能導致部份高校學生無法離校過節,目的嘛,是為了嚴防替考事件的發生。

二是端午當天碰上了「建除十二神」中的「閉日」,這日子在老黃歷裏可是不太受歡迎的,因為它意味著收縮和結束,大夥兒普遍認為,在這樣的日子裏不宜做重大事情或決定,因為「閉日」被看作是不利的,算得上黑道日的一種。

老一輩口中還流傳著「端午須避三人」的講究,究竟是哪三位呢?秉承傳統,咱們來細細探究一下這個習俗!

古人受限於當時的知識範圍,不像現代人能輕松透過智能電話搜尋獲取海量資訊,他們探索宇宙和自然的奧秘,全憑一套獨特的理論——五行學說。

擡頭望天,古人眼中閃爍著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光芒。金星,有個詩意的名字「太白星」,它在晨曦初現時是「啟明星」,黃昏時分則化身為「長庚星」。

木星,古稱「歲星」,因其每十二年環繞蒼穹一圈,成為古人記錄歲月流轉的天然行事曆。

水星,被賦予「辰星」之名,與古人觀念中的災禍和戰事緊密相連。

火星,以「熒惑星」聞名,紅色的外表讓它在東西方文化中均被視為戰爭與死亡的預兆。

土星,則有著「鎮星」、「填星」的稱號,它緩緩移動,28年完成一次天空之旅,每年駐足於二十八星宿之一,守護著天際的寧靜。

而在大地之上,五行概念同樣深入人心。春歸木,夏屬火,長夏與土相依,秋收金黃,冬藏於水。這不僅是季節的符號,更蘊含著萬物生長消亡的哲學。

透過這些生動的比喻,古人構建了一套理解世界的方式,雖簡樸卻深邃,讓人不禁感嘆先人智慧的光芒。

古時候的人們有個特別的看法,他們覺得一年裏的十二個月中,五月似乎內建點兒「倒黴」體質。在這354天到384天的一年裏,五月初五更是被標記為「不吉利」的日子,民間甚至直接稱它為「毒月毒日」或「惡月惡日」。

要是你對咱們的老歷法——農歷的二十四節氣有所了解,你就會註意到,每個月都有那麽一個節氣作為代表,而農歷五月的象征就是夏至。

夏至那天,日頭高掛,白晝拉長到極致,但過了夏至,白天就慢慢縮短,太陽也逐漸低垂,用【易經】的話講,這就是「一陰來姤」,意味著陽氣達到頂峰後陰氣開始滋生,好景不常在。

這時候,像長江、黃河流域等地,過了芒種就迎來了濕漉漉的梅雨季,高溫加潮濕,東西容易長黴,細菌病毒也趁機狂歡,人的身體也更容易出狀況。

再加上,像蛇、蜈蚣這些讓人頭疼的小動物開始四處溜達,古人便覺得五月是個「毒物」滋生的月份,於是用「毒」字來形容它。

五月裏還有九個日子被認為是「毒日」之最,五月初五端午節正是其中之一,其他的還包括初六、初七以及十五到十七,還有二十五到二十七。

面對這些「毒日」,古人們想出了各種辦法來祈福避邪,比如佩戴香包、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喝點雄黃酒去去邪氣、打午時水、洗草藥澡、貼午時符、祭祀祖先等,這些都是流傳下來的習俗,帶著人們對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

端午節時,有這麽三類人群遵循著「躲端午」的習俗。

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新婚或已婚的女性。她們會選擇在這一時節回到娘家過節,這便是所謂的「躲端午」。

為何會有這樣的習俗呢?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農歷五月初夏,氣候濕熱,易滋生疾病,尤其是對女性健康不利。因此,回娘家「避難」,既是為了遠離病源,也是遵循古老的傳統智慧,保護自身健康。

此外,端午作為重要節日,團圓的意義非凡。這些女性透過回娘家,與親人們圍坐一堂,共享佳節的喜悅,增強了家族間的情感紐帶。

古文獻如【豐歲】詩中的描述:「攜羊酒,擊鼓競舟,迎接歸家女,共祭神明」,生動展現了迎接女子歸寧的熱鬧場景。而【嘉靖隆慶誌】、【灤州誌】等史書中,亦有著詳細的記載,強調了新婚女性在端午期間被迎接回娘家,即「躲端午」的風俗,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親情的溫暖。

說到「躲端午」的第二類人群,就得提到體質較弱的朋友了。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對健康安全的一份細心考量。

一到農歷五月,隨著天氣愈發濕熱,加上蚊蟲增多,疾病傳播的風險悄然上升。對於身體素質欠佳,尤其是上了年紀、抵抗力弱的群體,潮濕的環境簡直就是健康的小偷,稍不留意就可能讓人感到不適,甚至招來疾病。

因此,建議體質弱的人群,在端午期間要聰明地避開日頭最毒的時段,減少外出,這樣能有效預防身體因炎熱而不適,守護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安度這個傳統佳節。

至於孩童為啥也「躲端午」呢?其實是考慮到他們的安全。端午時節,天氣又濕又熱,正是毒蟲、蛇類活躍的時候,小朋友們容易受到意外傷害。

當然,這些說法源自傳統的風俗習慣和老一輩的信仰,了解就好,信不信就看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