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想通了這3點以後,我終於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2024-05-08文化


hi,大家好,我是森島小記。

一個自由職業探索者,想要吃寫作這碗飯,陪我一起成長~
這是一篇3月份的存稿,晚上整理文件的時候發現好幾篇沒發的存稿,於是還是覺得發出來。
1,善用工具,省時省力。
今早我突然發現我現在已經會自主使用Excel進行自我管理,這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效率。
但在之前,我覺得我的電腦只發揮了它的百分之一的作用,尤其是大學時期,只用來看綜藝和做一些簡單的作業。
現在想來,簡直是太浪費了。
我在大學時間最多的時候,沒有好好的學一個技能,甚至連Excel也沒學。
很多關於Excel的技能都是我後來自學或是在工作中學到的。

之前更多是使用手機,現在則是更多使用電腦和iPad,電腦完成不了的或是不太方便的就使用手機。

之前總要找一個APP來做自我管理和計劃,我用過很多筆記軟件,現在感覺Excel好好用。
果然大道至簡。
2,放棄過度完美的心態。
我總喜歡把所有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之前我寫日記,我在有道雲筆記中記載,但我意外發現我微信登入的賬號和APP裏的賬號不是同一個,導致我的內容是分開的。
後來,我花費了很多時間把內容搬到了一個賬號內,又為了便於尋找,一個個按照日期重新命名,給他們分類,放在固定的資料夾裏。
但後來,我發現,我花費了這麽多功夫分類的日記,我並不會回憶翻看。
好像除了美觀一點,並沒什麽用呢?
也並不會給我當下的生活帶來好的改變,但卻浪費了大量時間。
很久之後,我才明白,這種行為叫做「過度完美」。
我不把這件事情做完,就會強迫癥般的很難受。
如果這件事能很快做完,那就也還好,如果這件事需要大動幹戈,我就會很煩躁。

做還是不做呢?

經過鬥爭之後,我大概率會選擇去做。
我意識到這種「過度完美」的心態不是很健康,因此我在類似的事情上,就讓自己稍微放過自己一下,想一想,不做這件事,會有什麽後果嗎?
好像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那就不做!
比如,有點時間,我很想把公眾號發表的文章統計到一個表格裏,統計了當月的,我又想統計上個月的,上上個月的,甚至去年的,但這又無疑要浪費很多時間。
並且,我統計這個數據也好似並什麽大的用處,也只為自己存檔罷了。
因此過了一段時間我就停滯了,又是一個無疾而終的工程。
但,後來我發現,從壹伴上就可以下載文章記錄,直接就是一個表格,雖然它只能分批下載,但也比自己用手登記要有效率的多。
我為什麽不早知道這件事呢?
我發覺,這就是資訊差,做一件事之前,先花一分鐘找找看有沒有捷徑能快速達到想要的結果。
-
3,讀不下去的書不強求。
這幾天發覺我看的書好少,總是不能沈浸下來看一些所謂的大熱的高評分書籍。
一開始我會覺得自己太浮躁,看的進小說,卻看不進去,可不就是我的問題嗎。
後來試了幾次,實在看不進去,不僅如此,還打擊了我看書的積極性,只想刷影片,本來還能看點的,這下幹脆不看了。
但是,書讀不進去,真的就是讀者的問題嗎?
不全是,很多書你讀不進去代表你此時不是讀這本書的時候,換個時間再讀說不定就好了,第一遍讀不懂,第二遍說不定就好了。

有句俗語「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男不讀西遊,女不看紅樓」就是說的讀書也要分年齡,分年齡,這句俗語雖不完全正確,但也確實說明了一些情況。

所以,書讀不進去,要硬讀嗎?
我的建議如果是你的學業,如果不能轉專業,那我建議硬讀,哪怕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如果是閑書,雜書,課外書,我說的就是此類。
我建議放放再讀,不要強求!
現在讀不進去,過段時間再讀,千萬不要因為某一本書丟掉自己閱讀的習慣。
並且,讀書根本沒必要從頭到尾的讀到底,只要你從這本書裏學到了東西,就不算白讀,所以,千萬不要抱著完美主義的心態去讀書。
所以,有些書是需要讀第二遍、第三遍的,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獲。
就像很多人追捧的【認知覺醒】我讀完之後並沒有感覺學到很有用的東西,也沒有讓我的生活發生什麽大的改變。

但,毫無疑問的,很多人給這本書寫書評,說自己真的覺醒了,這當然是好的,但我沒有,就會說這是本爛書嗎?

當然不是,只是不適合當下的我而已。
認清了這一點之後,我看書就不再註重書的評分,書的分類,我只在意它對於當下的我有沒有用,我喜不喜歡讀。
讀書是一個長期主義的事情,當下是看不出改變的,但你讀的書都會變成你的養料,給予你力量。
所以,去讀書吧!
別管有沒有用。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內容啦,喜歡的可以點個贊和在看呀!
我是森島小記,想要吃寫作這碗飯,關註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