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為什麽可名於大、可名於小——與三棱心道友商榷

2024-10-09文化

老朋友@三棱心的文章【「道」為什麽會可大可小?難道「道」會七十二變?】,一開始就質疑「道」的「可名於小」「可名於大」,認為事物只有演變過程意義上的大小之說,以及空間上的體量大小比較意義上的「小大之辯」。

所以,作為「萬物之母」的「道」是不會「能大能小」的。

他把「道」分為「先天之道」和「後天之道」,前者不會有大小之辯,後者可以有

關於「大小之辯」的論述,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朋友所謂的先天之道,即「恒道」。 好友說:第14章的「視之不見……混而為一」之道,第21章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之道,以及第25章的「有物混成」之道,這個「先天之道」是不可「大小」的。

由此,他斷言:「那些把‘恒道’解讀為‘可大可小’的,連‘恒道’是什麽都沒有搞明白,是‘一道到底’」的擁躉者和受害者。」他甚至認為:能讀出來「道可大可小」這層意思的,都是神人。

他強調說,老子把「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個「大」也非大小之大,而是包容之大,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

真心請教老朋友 , 莊子強調道的無處不在,老子不也在強調道的無處不在嗎?但是「道」的內容是多面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與「可大可小」的內容並不沖突,因為「道」盡管至大無匹,但是大而有「為大」之心,則小。

因此,「大道」是大還是小,關鍵在於是否「有欲」。

關於「後天之道(非恒道)」。 什麽是後天之道?好友認為「從先天之道中總結、提煉出來的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人類文明成果,包括:概念和定義、制度和文化、思想理論主義、各學科知識,等等。」這個「後天之道」在【道德經】中叫做「有或有名」。

他認為只有這個「後天之道」,才會有可大可小的內容。而是認知主體對它的主觀描述、感知或者規定。」

商榷: 如果說對「後天之道」的「可大可小」的評價是主觀評判,那麽,我們對「先天之道」的「可大可小」不同樣是主觀認知嗎?同樣是主觀評判,同樣是「可大可小」,為何「後天之道」被允許,而「先天之道」就不被允許了呢?

「大道泛兮」的「大道」不是「恒道(先天之道)」嗎?

好友認為這個大道不是恒道,理由有二:

理由一、「先天之道」不能直接使用。 「先天之道」是老子筆下第14章、第21章、第25章文字中描寫的那種狀態(似乎他只認為這三章才涉及恒道)。但這個先天之道沒有條款、沒有原則、沒有邏輯,人類不能拿來就用,必須經過自己的努力從中提煉出自己的生存之道、發展之道。

如果先天之道有條款、有原則、有邏輯,也就沒有什麽主義之爭、文化之爭、道路之爭。

商榷: 如好友所言,恒道沒有具體的條款,因為它是「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它也沒有要求萬物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它的使命就是「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就是說,它在方而為方,在圓而為圓,在白為白,在黑為黑,順遂物性, 能輔不能為,為小不為宰

這樣的大道內容,老子已經清晰地揭示了出來,其本質內容就是「清靜」、「虛無」、「無為」、「處下」、「柔弱」、「不爭」,等等。至於人類為何有「主義之爭」「文化之爭」等,那不是大道有沒有條款、原則、邏輯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中東問題自古有之,第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更是延續至今的地區熱點問題, 如果把我們總結的「有條款、原則、邏輯」的「後天之道」拿過去,被穆斯林接受,被以色列接受,是否真的就可以消除主義之爭,文化之爭?

理由二、老子講的「大小」是主觀看法和主觀感受,而非「恒道」的狀態 。他認為,本章中的大小不是指體積和體量的大小,而是格局、境界之大小高下。老子「強為之名曰大」,其中的「大」指的也是包容之大,也不是大小之大。

商榷: 關於「大」。老子說「域中有四大」,王沒有地大,地沒有天大,天沒有道大,此「大」包括但不限於所謂格局的「包容、高下」之大。

況且,「恒道」根本就不存在格局、境界之說,因此也就不存在「高下」之分,更不存在人品上的大人、小人之別。

贊成王弼、河上公、蘇轍等人的理解。王弼說:大也者,取乎彌綸而不可極也。這就不是朋友所理解的格局境界的意義了,而是「彌漫」內外且「逝遠反」的無窮無極之大。

退一萬步,即便如朋友所言,「恒道」的境界格局是「大」的,至少也承認了道是「大」的。

朋友承認老子講的「大小」是主觀看法和主觀感受,這是事實。但這不僅是所謂的「後天之道」的大小出於人的主觀,同樣的,所謂的先天之道也不是具象的、透過比較得出的結論,它同樣是出於老子的「主觀認定」。

下面看朋友的分句解讀:如果把「大道」理解為治理之道,則「可名於大、可名於小」簡直不要太容易理解!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好的治理之道會像水波漫延一般覆澤萬物,正確地把握事物的發展走向。左右不是方位詞,而是動詞,就像好的司機在前進的道路上把握著方向盤一般,不至於使車子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商榷: 老子這裏說的還是「恒道」,這不是「一道到底」的問題,因為「大道」就是「大道」,它不是所謂的「後天之道」。且「治理之道……覆澤萬物,把握……走向」是什麽意思?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萬物有了正確的發展方向才能很好地生存發展,有生存發展就有成功和希望,而成果是「萬物」幹出來的,這一句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實踐轉化。

商榷: 什麽是萬物的正確發展方向?誰來為萬物的發展方向定向?是道嗎?不是說萬物的發展成果是萬物「幹出來」的嗎?

因為大道不幹涉萬物,所以萬物才能自由發展,把這一道論落實在聖人之治上,那就是聖人「無為」,因此天下人自由發揮、自主創造,這才叫「無為而無不為」的實踐落實。而不是「萬物把握方向」是無不為的實踐轉化。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前一句是「聖人」對「大道」的自我認知,認為自己所推行的「大道」並非是自已的「個人邏輯」,把自我放在很小的位置,所以「可名於小」;後一句是「萬物」從自身發展的視角對「大道」的主觀評價,沒有「大道」的方向性選擇,就沒有萬物的發展,所以「可名為大」。

商榷: 老子論道的對應關系是:大道對應萬物,聖人對應百姓。當然老子論道最終都要落實在聖人之治上,但「衣養萬物」的是大道。所以沒有朋友所說的前句聖人,後句萬物之說。

所以,朋友這兩句的解釋邏輯不通,指向不明,這才叫不知所雲。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更不是「萬物」對「道的評價」,而是老子的自然陳述:萬物歸之於大道,而大道並不為萬物之主。

更重要的是對「可名於小」「可名於大」的理解問題。大道無論是體量還是格局,上文你已承認它是獨一無二的「大」。

但之所以說它「小」,就因為它「無欲」不幹涉,不刷存在感,故「可名於小」。如果大道找事、生事,處處以「萬物主」的身份居高臨下幹涉萬物,宰制萬物,那它就不可「名於小」。

而且經文本就有「道恒無名,樸,雖小,而天下弗敢臣」,分明說的是道柔弱細微。即便如此,天下沒有誰能讓它臣服。正因為說「雖小」,故有「天下莫能臣」之說。

關於「一道到底」。 朋友說理解【道德經】,「一道到底」是非常被動的,是行不通的。

這一說法是好友一貫堅持的,也不敢茍同。老子論道,「道一」而已,老子只論「恒道」,所謂「為道」「聞道」「從事而道」等,「為」的正是「恒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一道而已,何來二道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