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書筆記|丁勝如:我讀【論語】-【論語·為政第二】2·4

2024-03-15文化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誌做學問,三十歲說話做事符合禮儀,四十歲明白事理不再迷惑,五十歲認同自己的命運,六十歲自然地容受各種批評,七十歲隨心所欲也不會越出法度。」

本章由孔子用自己的年歲來描述個體成長成熟的不同階段及狀態,是很有意思的。每一階段都有所立,又都有所不足,還有待不斷地「切磋」「琢磨」,直到七十歲,才實作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那才算得上進入人生的化境。

孔子的身世很不幸,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殘疾的哥哥和一個姐姐,他肩上扛著對家庭的沈重負擔。他說自己十五歲時開始立誌做學問;經過十五年寒窗苦讀和社會歷練,到了三十歲「立於禮」,熟練掌握禮儀規矩,人格臻於成熟,確立了未來的人生追求方向和途徑;又經過十年的磨練,到了四十歲,對於事理都能夠明白,不再有迷惑不解之事;再經過十年,到了五十歲,自己對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一個來龍去脈的理解和認同,既知道了自己的有限性,又堅信還有自己的可能性;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讓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內心平靜;又經過十年磨礪,才能達到「從心所欲」,並且不逾越禮數和規矩。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經過七十年的風雨人生,與社會推移周旋,與自己心魔搏鬥,終於使自己走出魔圈,走向自由。孔子成了千古聖人。

「天命」「命」「立命」「正命」都是孔子、孟子屢次言及的詞匯,但其真正含義,自古以來卻莫衷一是。孔子的「天命」大致應當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的命運、人的道德責任、為人的準則、人格等豐富的含義。人生活在無可計量的偶然性之中,必須謹慎而敬畏地承擔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經歷各種艱難險阻的人生履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這才叫「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著意在這種承擔和建立的完成,即自己對前途命運的掌控。

從孔子七十年風雨人生經驗來看,修養的養成,做人做事的艱難,都要不斷積累人生經驗,練達人情世故,靠「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雄強精神支撐著前行。中國文化所講的「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融洽相處的感情等內容,而「世故」是指透徹了解事物,能夠把握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趨勢。人情世故就是指為人處世的方法、道理。宋代文天祥【送贈了敬序】:「姑與之委曲於人情世故之內。」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可惜你滿腹文章,看不出人情世故。」可見中國人對人情世故的重視。

為政靠什麽?「為政以德」「道之以德」,說明為政要以德為本;然後再透過學詩,培育詩歌「思無邪」的溫柔敦厚精神;而這一切,都要建基於練達的人情世故之上,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於為政者,深諳人情世故是一項基本功,如同萬丈高樓的堅實基礎,地基不牢,再有所謂的道德、禮數、學問、文章,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您說呢?